世博会的最大价值

2010-02-16 03:28杨于泽
浙江经济 2010年21期
关键词:世博会成果文明

文/杨于泽

发达国家展示了他们的科技成果、工业产品和无比悠闲的生活,但物质文明成果的制度根基没有展示出来。这需要我们深入探求,研究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形式

在流光溢彩的黄浦江畔,上海世博会落下它华丽的帷幕。此时盘点上海世博会的意义,自然不能不提到,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人民新的精神风貌。但世博会对于中国的最大价值,应该还是学习,向世界学习,以充实中国现代文明的内涵。

上海世博会历时半年,云集了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内的246个官方参展者,超出以往历届世博会;参观者达到7000多万人次,创下参观人数的新纪录。作为“世界博览会”,它自然是一种展示活动,是一种双向展示:世界向中国展示,中国也向世界展示。

正如温家宝总理昨日在世博会高峰论坛上所言:“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世博会在中国举办,给中国带来了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包括各国的传统文化、最新产业成就和人民的精神风貌,给了我们一个向世界学习的绝好机会。如果我们不能虚怀若谷,真诚学习,实际上就浪费了一个千载未逢的机会。

在上海世博会,世界各国嘉宾如云,中国展示自己是一个客观事实。世界以上海世博会为窗口,一直在密切观察中国的组织工作和民众的参观活动,在互动中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但上海世博会参观者逾7000万人次,绝大多数还是中国人自己,世博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中国看世界,了解世界,向世界各国学习。

中国曾长期闭关锁国,很多人没机会走出国门看世界,看不到我们与世界各国的差异,看不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次世博会,各国把自己的文明成果送上门来供中国人参观,我们亲眼看到了各国别具匠心的建筑设计、争奇斗鲜的工业文明成果、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参与了中外互动。我们亲身感受了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也领会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体识到中国要发展,必须把自己完全融入世界。

我们可以把中国馆与某个欧洲馆或者日本馆、美国馆拿来做个比较:英国馆有当家的种子,意大利馆有其时尚的服装设计,美国馆有其独步世界的高科技,这些东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馆在建筑上突出了传统元素,馆内展示的动漫化“清明上河图”形式上现代、内容上传统。中国有传统的优势,西方有现代的高度。如何融合传统,实现更大程度的现代创造,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在中国近百年风云变幻中,我们早已懂得,在西方坚船利炮、“奇技淫巧”背后,是先进的观念和制度,是它规范了市场和权力,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搭建了公平竞争的舞台。在上海世博会上,发达国家展示了他们的科技成果、工业产品和无比悠闲的生活,但物质文明成果的制度根基没有展示出来。这需要我们深入探求,研究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形式,把中华文化推向现代高度。

上海世博会结束了,它给我们的文明震撼没有停止,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中国向世界学习,借鉴全人类文明的成果,这项工作永远不会结束。向世界展示中国,现在刚刚开头,拿什么文明成果向世界展示,证明我们的创造能力,还靠我们在虚心向世界学习中向前努力了。

猜你喜欢
世博会成果文明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请文明演绎
验收成果
漫说文明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对不文明说“不”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文明歌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