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展趋势创新流通模式实现生产资料流通又好又快发展

2010-02-16 06:58何黎明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1期
关键词:流通物流企业

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 100834)

把握发展趋势创新流通模式实现生产资料流通又好又快发展

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市 100834)

生产资料流通是我国商品流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后,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进程的平稳发展,以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提出,生产资料流通规模高速增长势头将趋于平缓,流通模式将呈现出很多新的趋势,流通企业只有转变经营方式才能生存发展。为更好地实现生产资料流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其中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行业管理;二是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产业升级;三是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集聚流通功能,提升批发市场;五是构建供应链,延伸产业链;六是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创新

生产资料流通是我国商品流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如何发展生产资料流通,这里谈几点看法。

一、生产资料流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生产资料流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商品流通业,2009年销售总额达27.7万亿元,是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两倍多;2010年上半年达到17.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7%,预计全年可实现31万亿元,增长15%左右。生产资料流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支撑我国GDP快速增长。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即生产资料批发业实现增加值2008年为1.5万亿元,2009年为1.6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和12.8%;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77%和4.79%;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41%和11.05%;产业贡献率分别为5.2%和4.5%。

2.纳税比例占批零业的60.5%。2008年,生产资料批发业实现纳税4680亿元,占第三产业的17.3%,占批零业的60.5%。

3.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0.2%。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1.82亿人,比2004年增加了5100多万人,年均增长8.7%;生产资料批发业从业人员(不含个体经营户)为640多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207万人,年均增长10.2%,比第三产业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生产资料流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展生产资料流通,通过消费需求引导生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生产资料流通的发展趋势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研判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趋势,理清行业发展思路,对于“十二五”时期实现生产资料流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流通规模增速将趋于平缓。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规模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十二五”时期增速将趋于平缓。以钢铁流通为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平稳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电力电信、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过了投资的高峰或高速增长期;第二,2008年底经济刺激政策出台之后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第三,中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第四,国家公布了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盲目扩大钢铁投资、增加粗钢产量的发展模式即将终结;第五,钢铁制造业面临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水电油气及运输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多重压力,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规模扩张空间有限。这一趋向,2010年上半年已经露出了一些迹象。有关资料表明,2010年前5个月国内市场消费粗钢25739万吨,同比增长18.1%,其中1月份同比增长29.6%,之后逐月递减,到5月份只增长了10.02%,为2010年以来的新低,也是近几年的新低。与此同时,钢材库存增加,6月末全国26个钢材市场、5个钢材品种平均库存量比2009年同期上升了75.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钢铁流通规模高速增长势头趋于减缓,规模扩张、以量取胜的时代渐行渐远,流通业发展模式必须向提升服务、以质取胜转变。

2.流通秩序将逐步规范。生产资料流通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其具体表现为:没有行业准入门槛,企业鱼龙混杂,假冒伪劣时有发生,工商利益关系失衡等。

但是,随着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关注,流通秩序将趋于好转。2010年,商务部加大了行业标准建设力度,国内贸易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列入了《生产资料流通术语》、《钢材流通企业经营规范及分级评定》、《金属材料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规范》、《钢材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管理规范》、《木材交易市场管理规范》等13个有关生产资料流通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出台后,对行业准入、信息平台建设、经营秩序等将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诚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燃料、木材、再生资源、散装水泥等流通领域相继建立了诚信体系,金属材料流通领域的诚信体系也在筹建之中。

3.生产与流通产业相互延伸。近年来,制造业和流通业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生产企业通过向流通领域延伸,提高直销比例,分享流通利润;流通企业通过向上游延伸,以稳定和保障资源供应,提高渠道控制力和市场话语权。

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宝钢集团与浙江物产集团。宝钢集团虽然是生产企业,但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生产,一条是贸易。在贸易方面,其战略是以直销为主,与此同时大步进入剪切加工配送领域,在18个重点用钢城市建立各类加工配送中心近三十家。浙江物产集团原来以大宗商品贸易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建网络。以钢材为例,从铁矿石采购到钢材生产,再到加工配送,凭借自身在资源组织、产品分销等方面的强大综合能力,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浙江物产集团、宝钢集团代表了未来大型流通企业、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

4.工商关系从博弈走向联合。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利益博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都想成为“流通主渠道”。生产企业要减少或绕过中间环节,尽量扩大直销比例;流通企业呼吁生产企业把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即生产上,产品贸易由流通企业承担,实现流通的社会化、专业化。二是代理销售。在代理关系中,生产厂家由于掌控资源,处于强势地位;流通企业实际上是买断代理,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关系经常会导致利益冲突,给双方都造成伤害。

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很多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都认识到,仅仅考虑单方面利益是行不通的,应该从博弈走向联合,结成利益共同体,提高市场竞争力、风险抵御能力和企业赢利水平。在这方面,一些中小钢厂已经先行一步,主动与大型流通企业合作。例如,在湖南,萍乡钢厂与大汉钢铁贸易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钢铁资源由钢厂提供,贸易商负责销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工贸合作形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今后将为更多的企业所复制。

5.流通企业合作双赢将成为主流。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以钢铁行业为例,2009年流通企业只有4家销量超过1000万吨,而国内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9家。产业集中度过低,是流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少话语权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经营分散、恶性竞争、以邻为壑,会使流通企业的路越走越窄,只有真诚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流通企业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目前,流通企业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小流通企业自发联合,统购分销、联购联销、相互拆借担保等;二是大型流通企业吸收中小企业成为自己的加盟店;三是大型流通企业对一些中小流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将之改造成连锁经营网点;四是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商会,通过行业组织来开展融资贷款、法律维权、信息沟通、行业自律等活动。随着未来流通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流通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广度将进一步拓展。

6.现代物流是未来生产资料流通的核心。现代流通主要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速度大大加快,只有物流不能依靠科技瞬间实现。生产资料流通要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必须发展现代物流。因此,“十二五”期间,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将更加关注现代物流,积极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应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7.电子商务可能改变流通格局。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主要有三种:一是现货盘的网上交易,二是远期盘的网上交易,三是期货交易。电子商务将对传统生产资料流通格局形成强烈冲击:

一是对流通区域性特点的冲击。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一般以自己为圆心,在数十或数百公里范围内服务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区域性特点很明显。电子商务将打破区域界限,客户可以“买全国”,流通企业也可以“卖全国”。这将使用户选择商品的余地加大,流通企业将面临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压力。

二是对流通企业赢利模式的冲击。电子商务使信息更加公开化,价格更加透明,地区差价、批零差价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甚至会出现价格倒挂,依靠传统经营模式生存的中间商将难以为继。但有一弊也有一利,电子商务也可以使流通企业通过远期电子盘或期货市场套保,在作为买家时锁定成本,在作为卖家时锁定利润。

三是对产供销关系的冲击。首先,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用户企业将由过去的垂直关系变为扁平关系,供应链变短,反应更快,成本更低,流通效率更高。其次,生产企业将充分利用网络市场扩大自销比例,对流通企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第三,流通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市场直接采购商品,不再局限于买卖代理,改变长期以来与生产企业之间不对等的关系。

四是对传统物流的冲击。电子商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网上采购,网下配送”。遍布世界各地的用户企业,在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订货、付款流程,而送货则必须通过物流配送来完成。正因为如此,第三方物流将成为电子商务强有力的支撑,流通企业自办物流的经营模式将受到冲击。

8.批发市场面临改造升级。现货批发市场是现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流通的重要载体。自1979年7月上海创办全国第一家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以来,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9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有4687个。其中,金属材料市场279个、煤炭市场14个、木材市场56个、建材市场200个、汽车市场169个、化工材料及制品市场38个、五金材料市场71个。

批发市场既有现场、现货、集群等独特优势,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是场地压力,一些老的批发市场大多建在城市近郊甚至市区,场地狭小,交通不便,影响环境,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很多市场必须搬迁;二是无形市场的压力,电子商务的长处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这恰恰是现货市场的短处;三是市场竞争压力,主要有来自相同类型批发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生产企业扩大自销的压力。因此,改造提升将成为今后批发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9.流通企业只有转变经营方式才能生存发展。金融危机以来,很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感叹:“空间越来越窄,利润越来越低,机会越来越少。”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2008年以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一直在2%以下徘徊。面对困境,很多流通企业积极发展流通加工、物流配送及各种个性化增值服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些大型流通企业围绕主业,进入生产领域和生活消费品领域,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模式

发达国家的生产资料流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二是日本流通高度社会化的综合商社模式。我国幅员辽阔,与美国相似,但购物习惯和频度与日本较像,这些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外国的流通模式,而只能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业发展的新路。

笔者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构建和完善统一开放、服务高效、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2010年及“十二五”时期,努力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增强生产资料市场调控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升流通业态,提高流通效率,提高流通主体竞争力,实现生产资料流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流通法制建设,建立法制健全、体制完善、秩序规范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资料流通有序协调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行业管理。生产资料流通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流通企业经营行为的法规制度,促进流通现代化的扶持政策,以及规范工商关系的政策机制等。

在行业管理方面,要适时制定全国生产资料流通总体发展规划,以指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生产资料流通监测体系和市场预警机制、生产资料供求统计体系和流通统计体系、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要加强产业损害预警工作;要建立生产资料应急储备机制。

2.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产业升级。现代物流是生产资料流通业的短板,要予以大力发展。现阶段主要是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加快实现生产资料流通由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转型。

3.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流通产业发展与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要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战略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一批主业规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要扶持和培育重点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发挥中小企业在增强市场活力、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扶持中小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发展。

4.集聚流通功能,提升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的改造提升,主要抓三个方面:一是完善、集聚流通功能,重点提高其仓储、运输、加工、配送、融资、展销、信息等配套服务能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批发业态,积极发展代理、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业态;三是注重引进大型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入市,使批发市场成为大批发商的孵化器。

5.构建供应链,延伸产业链。为提高生产资料流通业服务制造业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要主动与制造业建立战略联盟,构建供应链,将市场交易关系转化为风险共担、合作双赢的关系。要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切实提高流通企业赢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6.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在计划经济时期有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机构、市场机制、企业所有制结构、流通业态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理论很多已经“过时”了,生产资料流通理论研究工作亟待加强。北京物资学院是生产资料流通理论研究的高等学府,聚集了一批研究流通经济理论的专家,新时期生产资料流通理论研究的重任,仍需北京物资学院等研究机构来承担。

与此同时,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改革专业人才培训管理体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专业人才资质认证制度,重点培养、引进、使用科研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生产资料流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争取生产资料流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新的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文系作者于2010年10月17日在第四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搞活流通、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层峰会上的演讲。

Maintain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Make Innovation in the Pattern of Circulation and Realiz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Means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

HE Li-ming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Purchasing,Beijing100834,China)

The circulation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In the future,the growth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 will be reduced;and there will be some new trends existing in terms of the pattern of circulation.So,only with the help of change in operational pattern will the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survive.To better promot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we should stay firmly rooted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stablish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do a better job in improving the policy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control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and realizing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encouraging the enterprises to grow stronger and larger and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in industries,integrating the function of circulation and improving the wholesale markets,constructing the supply chains and expanding the chain of industry,strengthen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on.

means of production;circulation;pattern;innovation

F252.81

A

1007-8266(2010)11-0015-03

何黎明(1954-),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物流行业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陈静

猜你喜欢
流通物流企业
企业
企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