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与经验

2010-02-16 14:07蔡双立张建宇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4期
关键词:互补性内生本质

蔡双立,张建宇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市 300222)

戴维·德艾克(David Aaker)强调创新应该成为企业的重要特质,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不把创新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1]早在20世纪初期,经济学家熊彼特就认为企业家的独特作用在于“实现新的组合”,而这恰恰就是创新。熊彼特认为,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从中不难发现,熊彼特对创新的阐述是为其描述经济发展服务的。然而谈及企业或国家的竞争优势,仅仅依靠熊彼特描述的创新概念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新的组合”能够被竞争对手模仿,企业创新无疑对社会具有极强的促进意义(即溢出效应),但遗憾的是企业并未从创新中获取差异化优势。

基于此,自主创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强调自主创新主要源于企业需要从中获取收益,更在于企业自身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而不受制于任何组织和个人。自主创新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提出自主创新的出发点正是基于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或市场的现状,虽然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在进行自主创新本质界定时现有的文献依然是支离破碎的。大多数文献既没有对自主创新进行概念界定,也没有说明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带来的结果,就开始对自主创新的其他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将详细阐述自主创新的本质概念,并依赖自主创新的实践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进行理论架构,从而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一、已有文献对自主创新概念的论述及研究局限

为了系统考察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的论述,我们对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检索以自主创新为关键词,检索范围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认可的30种管理期刊。结果显示,在自主创新概念的认识上依然存在着偏差,对于自主创新的本质内涵,大多数文献基本上是一笔带过,更有很多学者直接用技术创新替代自主创新进行定义。譬如李晏墅等人强调,技术自主创新是企业运用前沿知识并实现使其产业化的独立创新过程,是企业打破原有技术的知识结构,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的前沿知识相结合并推动新技术的形成。[2]张炜在参照了戴维德·蒂斯等人(David J.Teece et al.)对于创新的理解[3]后,认为自主创新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科技问题,依靠自身的创造性努力而研发出的一系列社会承认的新成果,[4]这一思想被张炜等人界定为广义的自主创新。

傅家骥认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实质上就是技术创新活动。[5]诚然,技术是一个企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不易模仿的企业专有技术更是如此,如果简单地把技术等同于研发活动,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吴贵生等人从研究和开发(R&D)的视角来阐明自主创新的内容,他们对自主创新的理解是基于研发活动中的技术突破,并强调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自身,换句话说,自主创新就是企业自力更生在研发活动中取得技术突破并由此拓展市场空间的实践活动。[6]

黄攸立等人在傅家骥、陈劲等对自主创新认知的基础上归纳认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培育自身的可持续创新能力。[7]其含义主要强调了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技术性。

以上研究主要把对于自主创新的理解集中在技术创新层面上,不少学者甚至在技术层面上单独把技术创新中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作为创新的内涵进行考虑,这是存在缺陷的。胡晓鹏就此进行了评述,并否定了自主创新就是技术创新,[8]但其在内涵的描述上并没有脱离关于自主创新的三种技术形式,即原始性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集成创新 (Integrated Innovation)、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Secondary Innovation)。事实上,这三种形式的自主创新都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国内不少学者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作为两个单独的部分展开研究,有些学者则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进行研究,认为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就需要自主创新,而不能单独引进技术(或者依赖外部技术),但是,技术引进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自主创新,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是互补的。江小涓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核心技术的过多投入往往会遭致失败。[9]这一观点与莱奥纳德·巴顿(Dororthy Leonard-Barton)所谈及的在环境变化时企业核心能力僵化[10](Core Rigidity)是一致的,由此不难想象,把自主创新简单停留在技术尤其是以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的技术上,似乎也有不妥之处。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及理论来源

根据已有文献,我们似乎难以寻找到自主创新的本质内容,自主创新在英文文献中找不到对应的翻译。[11]吴贵生也同样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的内涵和外延还缺乏很好的把握,从而造成了国内学者在国际交流中无法确切表达自主创新的困境。[12]

1.自主创新本质的宏观理解与理论根源

为了探讨自主创新的本质内容,姜宁等人从概念上对内生创新(Endogenous Innovation)、本土创新(Indigenous Innovation)和自主创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批评了国内很多学者把自主创新翻译为“独立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的现象,把内生创新和本土创新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13]内生创新强调的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创新,与外界无关,这种创新不是靠外力推动进行的;本土创新则着重强调创新的地理效应和特殊的文化环境,关注每一个创新个体的创新溢出效应,从而使得创新能力能够从地域层面上体现出来,自主创新的两大基础也就由此建立,即自主创新是内生创新和本土创新的结合,[14]内生创新是本土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基础,而内生创新和本土创新又构成了自主创新的基础。

梅永红则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阐述了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知识资产的形成,这实际上阐明了一种权利的形成,自主知识资产即表明了国家对这一资产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15]姜宁等人的研究内容比较符合中国当初提出自主创新的初衷和目的,反映了自主创新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本质内容,即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国家的竞争力。[16]

内生创新的基础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本土创新的基础则是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显然,依靠创新主体自身的力量形成产业和技术集聚效应构成了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如果此时我们把熊彼特的观点(即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放在姜宁等人所界定的自主创新本质内涵上来,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企业家如果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形成产业和技术集聚效应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界定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内容和基础理论时,这种建立在国家范畴之上的自主创新内容就有必要进行重新审视。

2.企业自主创新的逻辑与本质内涵

从已有的分析看,在宏观层面上,我们理解自主创新是强调创新的本土性和内生性,并使之成为一个国家的专有性资产。然而,当我们从企业的视角去透视自主创新的本质内容时,如果仅仅把内生创新和本土创新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显然是不够的。内生创新强调创新的封闭性,即依赖自身力量而与外界无关,这与当前学术界的共同认知是矛盾的,因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17]实际上就是强调依赖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这对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企业不太现实。

自主创新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发明,强调基础性研究,其重点在未来可能的潜在市场,显然风险极大;二是集成创新,这是将现有的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形式,即选择具有技术关联的产品,使得多种相关技术综合集成,在此基础上实现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实质上是进行的“二次创新”。我们需要从这三种形式中寻求企业自主创新的共同逻辑。

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润(扣除机会成本和正常利润之后的数值)。如果企业进行创新的结果仅仅是获取到会计利润(企业收益表上显示的利润)的话,那么这种创新必然失败。从企业的创新目的来看,显然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企业对经济利润的自主控制,而非对技术的自主控制。很多国内学者的逻辑是掌握了技术的核心内容就能够把控市场利润和锁定客户,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但是掌握技术和掌握了市场是不能划等号的,因此自主创新的唯技术论是站不住脚的。按照这一逻辑,我们跳到市场的一端来审视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能够让企业自主控制市场的创新是否就是自主创新呢?如果我们关注市场中客户的反应,尽可能满足主流客户的需求来实施创新,这种创新似乎能够锁定客户,进而锁定企业的收益,从而起到控制市场收益的目的。巴沃尔和克里斯坦森(Joseph L.Bower&Clayton M.Christensen)的研究否定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对于市场中原有的客户来说转换成本很低,所以当破坏性创新侵入主流市场后就会导致客户的迅速转换,而这种转换是固守客户原有需求或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所造成的。[18]以控制市场为目的的创新常常是一种渐进的持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这种创新常常会使企业在遭遇破坏性创新时一筹莫展而最终导致市场丢失,这不是企业所愿意看到的。因而以市场为基点来阐述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也是有失偏颇的。

从企业层面对自主创新的理解,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自主创新的目的是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经济利润,而这种经济利润至少在竞争对手获得之前必须能够让企业自己进行控制和掌握,这就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获得客户资产(Customer Equity),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说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客户资产的实质就是企业从客户处取得的净现金流,这一现金流的大小和价值取决于客户的长期购买量,客户购买所产生的利润以及这种关系的持续期或客户进行购买的次数。[19]

获取客户资产是自主创新的目的,无法获得客户资产的任何创新都不能称其为自主创新。姜宁等人将本土创新和内生创新视为自主创新的基础。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封闭式环境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式自主创新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企业是屡试不爽,这实际上也就是建立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的内生性创新,这种创新实际上为后来者构筑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创新收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自然小的公司就很难与大型公司进行竞争。但进入21世纪后,我们惊异地发现,很多新兴企业对于创新的知识产权和研发机构都没有很多投入,但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亚马逊书店、谷歌、阿里巴巴、淘宝这些新兴企业依赖客户的充分参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空间,这种创新方式显然囊括了所有相关利益者的智慧,这就是切斯布拉(Chesbrough)所界定的开放式创新[20](Open Innovation),维基百科全书(Wiki Encyclopedia)、Youtube视频网站等正是这一方式的创新产品,这也属于自主创新的内容。由于技术和研发壁垒几乎不存在,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模仿者也日益增多,然而很多模仿者未能获得客户资产,当然先行创新者可能被模仿者获得客户资产而自己却失去了创新的收益,这其中的关键原因,是企业在实施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未能形成与自身创新形式和市场客户相适应的互补性资产或配套资产(Complementary Asset)。[21]

戴维德·蒂斯在分析很多先行创新者即便很好地把产品推向了市场却无法获取客户资产时,强调了互补性资产对获取客户资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创新的商业化,需要把专有技术与其他能力或资产一起使用,营销、制造、售后服务这些都需要与专有技术相配套,最终形成配套或互补性资产,才能够让创新的收益顺利地被企业所获取。[22]比如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创造了消费者的现实购买力,这不能说不是创新,但遗憾的是这种创新不具有独占性,分期付款这一管理创新是任何一个经营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利用和借鉴的活动,因此这种创新我们就不能将其界定为自主创新。但是,如果我们将分期付款这种购买力的创新形式内化为企业专有的配套资产,并使之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那就是企业的自主创新了。

三、结 论

根据以上逻辑,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企业在创新商业化过程中形成与创新技术和企业目标市场相配套的互补性资产,其理论来源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切斯布拉的开放式创新理论,[23]互补性资产则源于戴维德·蒂斯的研究。

根据戴维德·蒂斯的观点,互补性资产共有三类:一类属于通用性互补性资产(General Complementary Asset),这类资产无需根据企业自身的创新量身打造,甚至与创新无关,这是企业竞争能力形成的基础;第二类属于专业性互补性资产(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这类资产表现为对创新的单边依赖,譬如与创新相关的核心技术、思维、方法等等,这些技术、思维和方法都与企业的创新有直接关联,都属于企业的专业互补性资产,这种资产的形成主要靠内生性创新来完成;第三类属于联合的专业互补性资产(Co-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这类资产表现为对创新技术、思维和方法以及由创新引发的分销、服务等方面的双边依赖,其形成则需要内生性创新和开放性创新的结合。在企业中,创新通过三类互补性资产促成客户资产的形成,由此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的本质内容。[24]

我国企业已经进入关键的转型期,单纯依赖劳动成本优势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捉襟见肘。进入这个时期,企业的自主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按照自主创新的逻辑和本质内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有意义的启示:

1.企业的自主创新并不单纯依赖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研发活动仅仅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性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全部。在实施自主创新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应视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自主创新方式。控制技术未必能够控制市场,技术优势能否转化为市场优势并形成最终的客户资产,取决于企业是否形成了相应的互补性资产。

2.客户资产的形成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企业自主创新的结果性指标。自主创新并非表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而拥有了专有技术或专利、知识产权,这些仅仅是自主创新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是否属于自主创新取决于企业能否控制创新收益。因此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有效的客户资产管理(Customer Equity Management,CEM)是非常必要的。

3.互补性资产的形成是判断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如果未能形成配套资产或互补性资产,所有的创新结果只可能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提供市场或技术前进的方向,其结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最终客户可能会流向跟随者或模仿者,这种创新自然不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因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培育互补性资产(如服务、营销、品牌等)是判断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性指标。

[1]David Aaker.Innovation:Brand It or Lose I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7,50(1):8-24.

[2]李晏墅,李金生.基于技术形成机理的自主创新决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105-112.

[3]David J.Teece,Pisano Gary,Shuen Amy.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4]张炜,杨选良.自主创新概念的讨论与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6(12):956-961.

[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96-99.

[6]、[12]吴贵生,等.创新与创业管理(第2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15.

[7]黄攸立,吴犇,叶长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子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2):24-29.

[8]、[17]胡晓鹏.中国学界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观点论争与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6(6):9-15.

[9]赵忆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论争[J].瞭望新闻周刊,2003(28):13-16.

[10]Dororthy Leonard-Barton.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11]、[13]、[14]、[16]姜宁,魏守华.内生创新、本土创新与自主创新辨析[J].经济经纬,2009(2):66-70.

[15]梅永红,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J].中国软科学,2006(2):6-10.

[18]Joseph L.Bower,Clayton M.Christensen.Disruptive Technologies:Catching the Wav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1-2):43-53.

[19]范应仁.基于CRM的客户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109-112.

[20]、[23]Chesbrough.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3):35-41.

[21][22]、[24]David J.Teece.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 [J].Research Policy,1986(15):285-305.

猜你喜欢
互补性内生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童年的本质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