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2010-02-16 23:27王云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馆员中学文献

王云波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 100071

☆中小学图书馆☆

浅谈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王云波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 100071

在信息和网络时代,中学图书馆内部设施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机制下,中学图书馆对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探讨新形势下中学图书馆在体制、组织结构、工作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问题,对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中学图书馆 改革 创新 以用定藏 共建共享

我们已进入信息和网络的时代,中学图书馆也不可阻挡地由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图书馆转变。特别是2007年北京市各级中学贯彻执行了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标》,实施了新课改后,学生的课程被分为选修和必修两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分大大加大。《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学会主动地、正确地、有效地选择阅读材料为自己的学习所需,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课堂”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改后的高三毕业生,也就是2010年的高三毕业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会考成绩将折算成一定比例的分数列入高考成绩,以“软挂钩”的方式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

新课程计划的实施与推进给整个教育界带来无限生机和无比深刻的影响,这同样使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中学图书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此背景下,中学图书馆应怎样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全新的概念,丰富多元的信息交流外延,孕育起独特而深刻的图书馆内涵,关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在“技术”取向的课程中怎样帮助学生建构更高层次上的信息素养;怎样帮助学生通过图书馆获取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合作、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中学图书馆所面临的新的课题和挑战;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环境和读者检索信息方式的改变,决定了中学图书馆体制、组织结构、工作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必须有所改变,管理和服务也面临新的需求和标准。那么如何为读者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跟上时代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一、对中学图书馆进行体制、组织结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从根本上说,图书馆体制就是一种管理形式。任何形式都要服从于内容。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就其社会功能、作用、为读者用户服务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作为组织管理图书馆的外在形式—图书馆体制也必须做出相应变化,即必须对图书馆的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我国原有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因而是一种条块分割的封闭式管理,其特点就是部门所有,部门管理。最终追求“小而全”,其结果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及使用的不合理。例如,一方面就全国教育系统图书馆来讲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又是因为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使中学图书馆资料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出现了重复投资,同一价值昂贵的书籍、珍本、光盘数据库等在同一地区的学校被同时购买,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在很多地区反映时代潮流及发展方向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却又因为缺少资金而不能投资兴建;此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虽属同一地区,但由于使用不同图书管理系统,他方的图书资源不能为我方所使用,这就导致宝贵的文献资料成为“藏”而不是“用”,使中学图书馆的社会效用大大降低。

总之,当前中学图书馆的这种封闭状态下的“自我建设”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应当从时代特征出发,从图书馆本来具有的社会性、公开性特征出发,建立一个具有法定地位,能独立行使职权,跨系统、行业的图书馆管理机构,即从行政隶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一个联络内部、接轨外部服务于社会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

二、中学图书馆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是服务工作的创新

1.中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中学教育系统贯彻执行新课改的今天,“书”早已不是纸书文献的专利,而是泛指包括电子文献在内的一切信息载体,这要求图书馆老师必须应用自己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掌握,利用馆内拥有的一切资源,诸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VOD点播、网络等载体,尽可能宽地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信息,使学生在图书馆所受到的教育,变单一平面型教育为复合立体型教育;变苦读型教育为愉悦型教育;变提供纯粹文献服务的静态教育为提供电光声像全景全息服务的动态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娱教合一,寓教于乐。

在这种形式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点必须向提供现代参考咨询服务的方式转移,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摆脱以往那种被动接受读者咨询的模式,积极主动开展现代化的参考咨询服务。在图书馆外部信息环境和内部业务机制的变化中,除了硬件上要有所提高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工作方式要有所发展和创新。这不仅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新形势下应对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机构挑战的需要,更是新的教育体制和新课改的需要。

2.中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可行性

中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是由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决定的,它主要包括服务观念的创新、服务内容的创新、服务模式以及管理的创新,这些方面的创新将有力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服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观念的改变是中学图书馆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主要是收藏保管书刊文献和被动为读者服务即对文献管理资料的重藏而轻用。而网络环境下新的教育机制要求中学图书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以用定藏,共建共享,呈现出开放性、主动性、针对性、多样性等服务特色。图书馆读者服务从过去的满足书刊借阅为主,变成了现代的以知识开发服务和满足信息需求为主,从“以书为主体”的服务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服务。人性化管理是图书馆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它的理念中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一方面指图书馆服务中心以“读者为本”,另一方面指图书馆内部管理中心的以“馆员为本”。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为读者服务,服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到馆的读者为根本,以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人性化管理给图书馆各项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拉近了文献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创造了一个亲切、便利的空间,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在图书馆管理中,只有充分重视图书馆活动的“人”,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不断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促使图书馆事业得以快速、持久的发展。当然,图书馆管理创新不是全盘否定原有的图书馆管理基础和管理模式,而是在保留原有管理方式的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管理的改变和创新就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不断持续发展的动力。

(2)服务内容的创新

随着中学信息网络的日趋普及,师生们对文献信息的要求向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中学图书馆作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必须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建立以师生所需为目标的变革与创新。

①在服务内容上的创新,将逐渐从提供传统印刷型馆藏向电子化、信息化以及广领域、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发展。信息资源从文字扩展到图像和音像;从印刷型到各种载体形式;可以开展网上信息服务,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将广泛、无序、分散的信息转变为有序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料,以方便师生的查阅和利用。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馆际互借,向开放式分工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

②在服务方式上要创新,即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以馆藏为中心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包括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情报检索服务、情报调研服务、网上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主动指导读者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资源,计算机数据库、光盘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载体;编制网上导读、引索,指导用户熟悉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增强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

(3)服务模式的创新

①改变环节,流通模式从实体阅读到信息传递,即流通方式不再局限于文献实体的借借还还,而是更多地通过网络来传输读者和用户所需的文献信息,使文献信息的流通变得快捷、方便。

②打通关节,阅览模式从馆内阅览发展为图书馆、办公室、家庭等相结合,打破服务对象范围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在办公室和家里进行检索,使阅览不再受其中某个图书馆藏书的限制,而能广泛利用众多图书馆的收藏资源。

3.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中学图书馆只有创新服务机制,并在激励和竞争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实现求生存、求进步、求发展。

馆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馆员的素质高低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馆员积极参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教改教研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优势,广泛而敏锐地把握国际国内教育科研的各种动态信息,通过信息整合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选题或建议议题,直接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提供信息帮助;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针对教学、教改、教科研的课题方向,切实做好信息保障和资料提供工作;甚至还直接参与一些课题的策划与研究工作,并且身体力行,担任具体的选修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图书馆在教科研工作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才能使图书管理员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信息的开发者,又是教育者成为新的教育机制下不争的事实。

图书馆员还应加强信息意识教育,要特别注重信息能力的提高,包括信息获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的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一个现代的数字图书馆要通过拥有现代信息与技能的馆员素质来体现,其所要求的馆员是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需求的网络管理员和信息导航员,它不仅要求馆员是要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外语知识、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等的综合型人才,而且还必须是业务十分熟练的操作者。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融合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因此,图书馆必须树立一种创新的理念,建立一套强而有力的创新制度。

创新是中学图书馆发展的灵魂,是中学图书馆适者生存的可靠保证。只有把创新转化为每一个馆员的内在需要,使馆员由依赖变为主动,由主动变为积极,充分发挥他们的集体创造力,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和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玄承庆.新课程研究[J].职业教育,2007,2

[2]李燕芬.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知识管理与图书馆.

[3]翟娟娟.对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5,4

[4]许文娟,林江云.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A].信息-知识时代的图书馆情报事业[C].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009-08-24

王云波,本科,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馆员中学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在多解中学创新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