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2010-02-17 16:08潘燕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时助产士恐惧

潘燕英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云浮 527300)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关。对一名产妇来说,尽管可以排除诸多因素,如胎儿因素、产道因素所导致的难产,但由于产时不正确的心理状态,也可导致难产的发生。所以,在分娩时对产妇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临产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研究证明,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起着重要的作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和产痛引起的心理应激对产妇和胎儿均不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05例产妇中,初产妇170例,经产妇35例,孕周33~42周,年龄最小16岁,最大43岁。

1.2 方法

临产开始时,安排一名助产士对产妇进行沟通,取得孕妇信任,了解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不同产程孕妇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助产士在助产时常用适宜的技术,进行生理、心理、体力的全面支持。

1.3 护理

1.3.1 产时不良的心理状态

1.3.1.1 陌生和孤独 孕妇来到医院,对医院的环境很陌生,周围的人都不认识,感到孤独。再加上目前在我国很多医院产房都不允许家属陪同分娩,产妇会感到害怕和孤独。

1.3.1.2 恐惧和焦虑 多数初产妇由于没有分娩经验,对分娩过程了解的较少,从多种信息途径了解的信息均是分娩的痛苦与危险,对分娩感到紧张恐惧也是必然的。临产孕妇进入产程的特点是阵发性腹痛伴子宫颈口的扩张。分娩前恐惧和焦虑常常困扰她们,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又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和母婴安全,并加重分娩时的疼痛和不适。孕妇对疼痛的恐惧、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以及各种所没有预料到的反应及治疗,是妇女分娩压力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了分娩的进程,并对产妇心理产生影响。

1.3.1.3 急躁和疑虑 疼痛是一个跨越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心理反应。分娩时的疼痛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引起反应的刺激是子宫收缩。对于正常宫缩引起的阵发性疼痛临产妇不能忍受,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烦躁不安,很想疼痛不要来又或者疼痛轻一点儿、快一点儿过去。由于对分娩的不正确认识,致使普遍存在对分娩所产生疼痛的恐惧则会导致紧张,紧张更加剧了疼痛。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可明显地影响产力,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性增加,使血中皮质醇和儿茶酚水平增高,从而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焦虑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可使子宫收缩力减弱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等均可干扰产程进展,导致难产发生。孕妇对自己能否顺利分娩存在疑虑。

1.3.1.4 悲伤和内疚 产妇对自己不能顺利分娩,或认为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新生儿窒息或产伤,会产生悲伤和内疚。

1.3.1.5 期待和喜悦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每一位孕妇及其家属都非常期待的事情,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家庭中的一员,给他们带来喜悦。

1.3.1.6 失望和失落 产妇对婴儿的性别失望,而家属对婴儿的性别也失望时,或多或少都有不喜欢,可能对产妇的照顾不是那么周到,看到邻床的产妇和家属都高高兴兴,其家属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比自己,产妇会感到失望和失落。

1.3.2 心理护理对策

1.3.2.1 提高护士和助产士的职业道德素质 医护人员的形象和语言行为都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医护人员使产妇产生信赖和安全感的基础。医护人员对产妇的态度要和蔼,解释和指导要耐心,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结合产程的进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1.3.2.2 改善住院环境和分娩室的环境 以前的病房,墙壁和天花板白色,被服也是白色的,让人觉得恐怖。可以把病房装修成浅粉红色,被服换成花色的,墙壁还可以挂一些图画,这样的环境会让人感到温馨。分娩室的布局要合理和温馨,分娩室可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音乐可以令人心情愉快,放松心情。可设立家庭式分娩室,让丈夫或家属陪同分娩,这种情况对安定产妇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固然有利。

1.3.2.3 评估孕妇及家属身心状态 评估孕妇的身心状态和对分娩知识的认识程度,评估家庭成员的态度。孕妇分娩时的身心状态与孕妇个性、年龄、文化程度和对分娩有无心理准备,家庭支持都有很大的关系。

1.3.2.4 多种措施消除产妇紧张情绪 少数产妇可能会因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宫口扩张进展缓慢,甚至产生宫颈痉挛。可通过听录音看有关分娩知识的幻灯片等方法,消除其紧张情绪,并在阵痛时协助产妇做腰、腹部按摩,转移其注意力及痛点,使其精神安定,再配合全身应用镇静药物和宫颈局部应用解痉药物,往往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1.3.2.5 做好各产程的全程陪伴与指导 第一产程助产士不时地陪伴在孕妇身边,及时了解产程进展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多些了解产妇需要给予实际上的帮助,教会产妇呼吸和放松的技术,使产妇树立信心,给予其鼓励、安慰,并告知进展情况,使之安心。消除恐惧、焦急和烦躁,使产程进展顺利。第二产程,指导孕妇在宫缩时向下用力,然后放松,使产妇觉得有控制力。多用鼓励、赞扬的话语,让产程顺利进展。第三产程,共同分享产妇的喜悦,产妇对婴儿的性别失望时,应给予正面的安慰和引导。如产妇有被忽略感,助产士应让产妇知道她依然被关心,并提供一些身体上的照顾,同时鼓励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2 结果

助产士对临产妇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后,205例产妇中,33例因为胎儿窘迫而选择剖宫产,17例因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行剖宫产,10例产妇不愿忍受痛苦而选择剖宫产,其余均顺产。

3 讨论

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要求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整体关注患者,要做好这项特殊工作,就要求护士有事业心、责任感、同情心,有良好的护患关系,还应有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作为心理护理基础。陪产人员进行心理护理时,应用语言沟通技巧表现出对产妇的真诚关爱,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取得产妇的信任,并将心理护理恰当地运用于整个分娩过程,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正确运用心理护理,还可以激发产妇的应激潜能,增强分娩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陪产人员的指导和帮助。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分娩时产妇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状态改变生理状态,进而使她们的分娩结局向好的方向发展。

[1]沈春茹,赵敬华,吴静.住院处实施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3):337-338.

[2]丁晓瑜.产时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0):52.

[3]焦书梅.分娩时的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6):69.

[4]史素玲.孕产妇分娩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1(3):50.

[5]王刚琴.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治疗[J].河南医学研究,2006,15(2):14.

[6]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132.

猜你喜欢
产时助产士恐惧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