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

2010-03-15 03:59王宝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巴曲突聋龙胆

王宝亮 苏 谨

1)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 450000

目前对于突发性耳聋临床上尚无确切、特效的治疗方法,虽有报道巴曲酶治疗有效,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临床研究,也曾有学者报道其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传统治疗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1]。我们自2007-07~2009-08在神经内科,应用中药联合巴曲酶治疗突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突聋诊断标准[2],确诊突聋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32耳),其中男17例(18耳),女13例(14耳),年龄17~73岁,平均47岁,病程1~7 d 22例,8~30 d 6例,>30 d 2例;其中伴有耳鸣者28例,眩晕者11例,双耳者2例。对照组30例(33耳),其中男15例(18耳),女15例(15耳),年龄16~74岁,平均46岁,病程1~7 d 24例,8~30 d 5例,>30 d 1例;其中伴有耳鸣者30例,眩晕者9例,双耳者3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前行血常规、血小板、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颅脑CT等检查,各项指标正常且无出血倾向者给予治疗,使用巴曲酶,首次剂量10 BU,以后隔日为5 BU,均加入0.9%氯化钠液100 m l静滴,共3次为一疗程,同时加服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煎剂,处方:龙胆草20 g,黄芩12 g,柴胡10 g,茵陈30 g,生地12 g,泽泻20 g,当归15 g,栀子12 g,石菖蒲15 g,天麻15 g,川芎20 g,蝉蜕10 g,白叩12 g,川朴12 g,丹参30 g,丹皮10 g,菊花20 g,1剂/d,随证加减,1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巴曲酶(用法同上)3 d一疗程,及舒血宁20m l加入5%葡萄糖250m l静滴, 1次/d,10 d为一疗程。2组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纯音测听及各项血液指标。

1.3 疗效评定 治愈:平均语言听阈范围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显效:各频率听力提高30 dB;有效:各频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各频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对比(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经卡方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愈率治疗组43.3%,对照组23.3%,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耳鸣变化:治疗组17例消失,11例减轻,2例无变化;对照组14例消失,10例减轻,5例无变化。眩晕变化:治疗组30例消失,对照组26例消失,4例减轻。

表1 突发性耳聋临床实验疗效对比情况 例(%)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其病因目前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神经、代谢障碍及自由基氧化损伤等因素有关。但无论何种原因,最终均可导致毛细血管水肿、红细胞凝集及高凝状态而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耳聋,听力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患者有耳鸣,部份患者伴有眩晕,少数伴呕吐。

古代对耳聋耳鸣诸证已早有论治,《灵枢经脉》中记载“肝经扰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素问◦厥论》记载:“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其病理机制为“肝胆火盛”,胆经循行耳中,肝热移胆,胆热循经上冲,故见耳鸣耳闷,甚则突发耳聋,故治疗应从肝胆入手论治。龙胆泻肝汤方剂出自《医方集解》,其方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历代以来多次记载其方可用于耳鸣耳聋,《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医宗金鉴◦补名医方论》卷4:“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现代医学研究:龙胆泻肝汤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并优于抗坏血酸;对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并强于甘露醇[3],而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耳聋即是自由基引发的常见病之一[4]。因此有学者认为龙胆泻肝汤通过抑制自由基的氧化损伤而对突聋起到治疗作用,至于龙胆泻肝汤方剂对突聋的详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巴曲酶作用机制[5],它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增强活性纤维蛋白酶,达到溶栓作用,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和氧的利用,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降低神经毒性作用。由此可见巴曲酶能改善内耳微循环状态,增加内耳血中的氧分压等作用,从而使受损的毛细血管功能得以恢复而对突聋有较好治疗作用。

我们采取龙胆泻肝汤加减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突聋,中西医结合,相得益彰,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用中药联合巴曲酶治疗突聋的总有效率86.7%和治愈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3%和治愈率23.3%,疗效确切,突显了中西医结合具有一定优势。

[1] 于斌.巴曲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6(10):108-111.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32:72.

[3] 冯亦颖.龙胆泻肝汤对氧自由基和由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10(2):63.

[4] 钱欣梅,张向阳.氧自由基与耳聋[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 26(2):67.

[5] 李剑,李明,赵燕,等.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病症杂志,1998,24(3):166.

猜你喜欢
巴曲突聋龙胆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巴曲酶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1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
龙胆总苷提取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