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验收的思考

2010-03-28 03:56刘海浪李雪梅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8期
关键词:本科毕业机械类毕业设计

庄 未,刘海浪,李雪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它是学生从学校学习到独立科研与工作的“角色转换舞台”。然而随着普通高校扩大本科招生,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增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下滑趋势[2~3]。此外,由于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涉及的题材范围宽,设计使用工具多,包含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软件仿真(包括动力学分析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分析软件,电路仿真软件等),机械设计软件二次开发等等,验收工作存在标准难定的局面。本文主要结合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普通高校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和验收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1 对毕业设计的指导

本科毕业设计是综合性的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综合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分析综合问题、规范写作、语言陈述等多方面的能力,是指导教师从选题到阶段性的指导中应该完成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1 选题

选题是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题目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毕业设计工作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目前普通高校广泛实行的是约束性的选题方式,选题范围出现或过于宽,或过于窄,或过于陈旧等现象,这些也是学院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时存在的现象。这种方式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选题时,指导老师要注重实用性、新颖性和灵活性,坚持做到一人一题,选题中只要符合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题目,都可以使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量多量大,可以采取“题目公布,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等做法。

1.2 阶段性指导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大体上分为前期调研、设计论证与实现、论文撰写与完成、准备答辩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导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完成情况,都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1)前期调研阶段。良好的调研,对设计的实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由于学生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较弱,且部分学生存在主观对资料查阅的认识不够,因而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设计题目,推荐相应的参考书与资料文献,并指导学生合理地利用数据库与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检索与查阅。

(2)设计论证与实现阶段。这个阶段占整个毕业设计时间的比例最大。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每周1次或者每周2次地进行阶段性工作的指导答疑与进度检查。一方面,起到督促学生抓紧时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学生进展情况,及时排除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难点障碍,防止学生在一个知识点上耽误时间太久,导致最后无法完成工作量。

(3)论文撰写与完成阶段。学生在开始撰写论文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搭建框架,哪些该写,哪些内容不用写,会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而对自己真正所做的内容又描述不清,内容叙述过于简单。为了避免在论文修改阶段问题过多,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论文撰写初期对论文的框架、格式等要求进行前期指导布置,比如提供论文格式模板等。论文初稿撰写完成后,指导教师检查学生的论文结构、内容、语句、文字、格式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由于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训练与经验,因此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进行,一遍往往不能够修改满意。

(4)准备答辩阶段。由于学生陈述表达能力良莠不齐,且本科生缺乏答辩的训练与经验,指导教师可以在正式答辩前,安排试讲或者进行预答辩,这样也可保证学生在正式答辩时陈述内容有头有尾,且重点突出。

这些阶段一环紧扣一环,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正式答辩,并对上述阶段中的设计实现情况、论文完成情况,以及对毕业设计中知识点的考核,都将在学生正式答辩环节中进行验收与评阅,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的验收评审结果,由指导教师指导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正式答辩成绩3部分组成,这3部分在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因学校而易。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4],3部分的比例分别为50%、20%、30%。

图1 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和验收工作流程

2 毕业设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校引进人才力度加大,学校机电工程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多,带来了许多新的本科毕业设计思想与设计主题,使得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涉及的题材更加宽广,包含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软件仿真、机械设计软件二次开发等;使用设计分析工具的类型也随之增多,例如动力学分析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分析软件、电路仿真软件、二维及三维绘图软件等。

本科毕业设计题材范围的拓宽与选用设计方式的多样化,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但也出现了验收工作标准难定的局面。例如,在验收时出现熟悉硬件的老师对搞软件仿真不熟悉,因而认为没有电路板就没有完成工作量,没有考虑到指导教师的仿真布置任务。目前学院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中指导教师的指导成绩占30%、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占20%、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占50%,也就是说答辩小组的打分比例较大。为了保证成绩的合理性,小组中每位成员都要负起责任,不能因为一时省事,出现小组中一个成员代替其他成员负责几个学生答辩成绩评定的现象。此外,毕业设计答辩过程,还经常出现先松后紧的现象,前面学生的答辩与提问、验收时间过长,而后面答辩时间紧张,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

3 提高验收质量的应对策略

本科毕业设计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适应机械工程等领域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机械类专业综合型人才的需要[5]。因此,教师考核时不应该过分夸大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应该从学生的论文完成情况、表述能力、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角度去衡量。只有公平合理规范地去考核,才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才能够使普通高校机械类的本科毕业设计验收工作走向良性轨道。具体措施如下:

(1)答辩小组的组长应由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成绩的评定必须坚持标准,按照评定表中的每项比重公平、公正地打分,严格要求。

(2)严格控制学生的答辩时间,以及小组成员提问和验收时间,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规定的自述时间。

(3)应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学生的自述情况进行提问,尽量侧重于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由于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花费了更长的时间评阅学生的论文,对学生研究内容更为熟悉,可以适当增加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评阅验收比重。

(5)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多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提倡创新精神,客观公平评价学生毕业设计。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指导和验收工作,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在新形势下,我们只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标准,不断改造和完善指导与验收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普通高校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1]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1):110-113.

[2]张吉堂,郭平英,武文革.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3):125-126.

[3]华 琇,孟 峰.提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浅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2):61-64.

[4]康海燕,崔 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5):9-12.

[5]姜 海,田春艳.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0,(3):159-160.

猜你喜欢
本科毕业机械类毕业设计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浅析本科毕业实习的现状及改进途径
The Characteristics ofEmailLanguage onInternet
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