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预防多发性结肠息肉术后复发60例报告

2010-04-03 22:19许广涛潘良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肠镜异性多发性

许广涛,潘良富

(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江苏南京210029)

多发性结肠息肉术后复发是困扰外科医生和病人的常见难题。笔者用中药组方采用标本兼治方法治疗结肠息肉术后复发60例,并对其进行半年的临床复查随访与观察,结果未复发53例,复发7例,有效率达88.4%。

1 临床资料

60例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病人,男45例,女1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7岁;切除息肉腺瘤38例,增生性息肉15例,山田息肉7例;病理切片示:无异性增生25例,轻度异性增生16例,中度异型增生14例,重度异型增生5例;广基类息肉56例,有蒂息肉4例。

2 治疗方法

白花蛇舌草30 g,龙葵10 g,蜀羊泉10 g,半边莲10 g,半枝莲10 g,藤梨根15 g,生薏苡仁30 g,党参10 g,炙黄芪20 g,枸杞子15 g,当归10 g,熟地黄10 g,茯苓10g,淫羊藿10 g,制何首乌10g,牡丹皮10 g,赤芍10 g,女贞子10 g。浓煎,日服2次。复诊时,根据病人服药后症状,以本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6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服药半年后复查纤维肠镜,60例仅见7例复查仍有少量息肉增生,建议患者再次行肠镜下切除。控制复发有效率88.4%。

4 讨论

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理大多是良性的,但多发性结肠息肉,肠镜下切除后术后复查,复发率很高,尤其是病理有异性增生的多发性结肠息肉,复发率更高,严重困扰着外科医生和患者。根据现代医学分析,结肠息肉初期大多属结肠良性肿瘤,但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息肉的进行性增大,息肉腺体细胞往往开始逐步变性、转化,先是异性增生,异性增生逐步由轻度向中度发展,最后到重度异性增生,就是医学界公认的癌前病变,即是结肠早癌。结肠发生息肉,根本原因是患者大肠黏膜免疫系统出现障碍,人体对肠道肿瘤的抑制失去控制,导致息肉发生增大,细胞变性,最后导致癌变。结肠息肉术后之所以会高复发,究其原因为,虽然结肠息肉肠镜下给予切除,但结肠肠道内黏膜免疫功能没有恢复正常,因此调节增强人体内的免疫功能,用药物增强人体对肠道肿瘤细胞的抑制,是控制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关键。笔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用中药组方,治标根据现代科学对中药抗肿瘤的研究结果,采用公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如白花蛇舌草、龙葵、蜀羊泉、半边莲、半枝莲、藤梨根、生薏苡仁等抑制肠道息肉的异性增生;用中药中的补肝肾补气血的党参、炙黄芪、枸杞子、当归、熟地黄、茯苓、淫羊藿、制何首乌、女贞子调理扶助人体的正气。提高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力,改善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现代医学科学对补肝肾,补气血的中药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大多持肯定态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牡丹皮、赤芍凉血活血,中医认为气血瘀滞是肿块产生的原因。实践证明采用中医标本兼治法抑制结肠息肉生长复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3.

猜你喜欢
肠镜异性多发性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异性组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异性齿轮大赏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
父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