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在慢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2010-04-03 22:19舒洪钧裴男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五官科鼻甲脏腑

舒洪钧,裴男哲

(1.安图县医院五官科,吉林安图133600;2.延边中医院五官科,吉林延吉133000)

慢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主要特点为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感染。一般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笔者运用朝医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根据全国高等院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材中关于慢性鼻炎的诊断标准,符合(1)鼻塞,流涕,头痛。(2)检查:下鼻甲黏膜充血、肿胀或肥厚,鼻腔底和下鼻道有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3)慢性病史者为纳入病例。

1.2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安图县中医院五官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慢性鼻炎患者268例,男122例,女146例;年龄12~74岁,平均34岁,病史3个月~12年。

2 治疗方法

根据朝医“药乃局限于人”的学术思想将患者分为3种体质辨证用药。(1)凡身材魁悟,肌肉坚实,性格内向的患者用清肺泻肝汤(葛根10 g,黄芩10 g,藁本10 g,莱菔子5 g,桔梗5 g,升麻5 g,白芷5 g,大黄5 g)。(2)凡脸圆,肌肉浮软,性格稳重的患者用十全大补汤(人参、白术、白芍、炙甘草、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茯苓、熟地黄各5 g,姜3片,大枣2枚)。(3)脸型较瘦,口唇薄,性格急,善于言谈的患者用荆防导赤散(生地黄15 g,木通10 g,玄参7.5g,瓜蒌仁7.5 g,前胡5 g,羌活5 g,独活5 g,荆芥5 g,防风5 g)。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根据鼻腔通气,分泌物多少,下鼻甲黏膜恢复程度分为4种:鼻腔通气正常,无分泌物,下鼻甲黏膜恢复正常为痊愈;鼻腔通气明显改善,无分泌物或少量分泌物,下鼻甲黏膜明显恢复为明显好转;鼻腔通气部分恢复,有少量分泌物,下鼻甲黏膜恢复不明显为部分好转。全部患者用药7~21 d,平均12 d。治疗后6个月随访,痊愈194例,明显好转49例,部分好转9例。痊愈率,明显好转率及部分好转率分别为72.4%,18.28%及3.35%。

4 讨论

慢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窒”范畴,与外感时邪有关,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犯肺,稽留不去停于鼻窍或饮食劳倦伤脾,运化失健致升降失职,湿浊困鼻,或体虚正不胜邪,邪毒久留不去阻于鼻窍脉络,气血阻滞则发为鼻窒。治宜祛邪通窍、调和气血、行瘀化滞、健脾渗湿、祛风通窍等[1-2]。

“药乃局限于人”是朝医所独有的药性观。朝医学家们根据“药乃局限于人”的学术思想,创立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症加减的独特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通过观察将人分为四种,在朝医学家李济马先生所著的《东医寿世保元》中说:“人禀脏腑有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阴人。”后代医学家将其总的归纳为“太阳人:脑颐之起势盛壮,而腰围之立势孤弱;容貌方圆;性质长于疏通,才干能于交遇;性情暴怒深哀,欲进而不欲退;龙之性。太阴人……。”运用朝医的四象理论对慢性鼻炎进行治疗,太阴人肌肉坚实,先天的正气较强所以用清肺泻肝汤,其中葛根、黄芩、莱菔子、大黄清热攻下,桔梗、升麻、藁本、白芷去除外邪。少阴人肌肉浮软,先天正气较虚运用十全大补汤,其中人参、白术、白芍、炙甘草、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茯苓、熟地黄补益中气,通过固本培元,提振正气来驱除外邪。少阳人先天脾胃多热故给予荆防导赤散,其中生地黄、前胡、羌活、独活、荆芥、玄参、防风清脾胃热,木通、瓜蒌仁疏通脏腑之瘀滞,进而使邪热泻下。朝医根据个体先天脏器功能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朝医的脏腑学说与中医也不相同,朝医四象脏腑以四端论的观点,研究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上从原理上对疾病的认识与中医有所不同。朝医“药乃局限于人”符合当代个性化医疗的要求,更加看重个体的差异,而在个体差异之中又有共性,朝医以上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1]蒙慧菊,李贞培.慢性鼻炎治疗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 2009,25(15):2407-2409.

[2]施正贤.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鼻炎3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1):57.

猜你喜欢
五官科鼻甲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初心不改 让重庆市中医五官科声音响彻全国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技能项目调查
引导式自学法融入五官科护理理论教学的效果探讨
五官科护理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