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10-04-03 22:19尹新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证治变异型变异性

谢 磊,尹新中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特殊类型的哮喘,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咽痒,无痰或少痰,常因冷空气或烟尘刺激而加剧。与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都有所不同,又称咳型哮喘、隐匿型哮喘或过敏性咳嗽。

1 病因病机

关于CVA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方见解均不尽相同,但因病程长、反复慢性发作,故本病最基本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1]。(1)外邪侵袭:罗社文等[2]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反复发作之特点,而每每发作均与风、寒、燥、火等外邪有关,尤以风邪为甚。周静冬等[3]认为外邪侵袭人体,首先郁阻肌表的卫气,进而伤及卫气,虚而再伤,卫气循行不利,越发肌肤失养,腠理失密或郁滞不通而发病。(2)邪自内生:柯新桥[4]认为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是CVA最主要的病理机制,主张临证治疗时适当选用温阳滋肾纳气之品,以提高临床疗效。(3)内外合邪:朱杰等[5]认为CVA主要为内外合邪、气滞血瘀、正虚邪恋,即风、痰、瘀、虚4方面原因引起。王鹏[6]认为外邪入侵、饮食不节、肺脾气虚。李友林等[7]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本质为外感失治,邪内伏于肺络(包括风、气、燥、瘀4种情况),肺气失宣,气机不利,气道挛急。

2 中医病名

在中医传统著述中,尚无与CVA完全对应的病名,现代医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对病因、病机、防治等做了大量研究,有过“过敏性咳嗽”“特殊性咳嗽”“过敏性支气管炎”“痉挛性咳嗽”“肺热咳嗽”等十余种不同提法。

李友林等[7]认为不应受到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局限而认为本病隶属于“哮喘证”的范畴。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喘证,而与中医所谓“干咳”“呛咳”的描述基本相似。并根据其主症(慢性干咳)和兼症(咽干、咽痒)提出符合风证的特性。翌年,罗社文等[2]通过对前3年265例CVA患者临床证候学观察与分析,总结出咳嗽阵作、咽痒则咳、痰少、剧则气促、苔白、脉浮6个核心症状,并根据“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六淫之首”“痒则为风”“风盛则挛急”等特性,命名该病为“风咳”。王烈[8]教授自1983年起便对此病采用以方测证之法进行实践观察研究,通过150例CVA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提出“久咳痰郁终成哮”和“以哮论治”的观点,并命名为“哮咳”。也有人认为CVA与过敏性咳嗽不尽相同,如张趁英等[9]认为,过敏性咳嗽为外因,属风邪侵入皮毛、经络之间,病邪在表;而以邪实为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为内因所致,是内风走窜引动肝风,久则伤肾,肾气虚弱,肾不纳气故喘,为正虚邪实,属阴。

3 中医分型证治

目前尚未有CVA统一认识的中医分型证治,如唐雪春等[10]认为CVA以寒证、虚证为多,少有热证,并分为初期和后期,早期以风寒证、风燥证、风痰证、痰湿证为主;后期以肺虚、肺脾两虚或肺肾两虚为主。谭婉君[11]则分为感受外邪,肺气壅塞、痰浊壅盛,气郁血瘀、肝失条达,木火刑金、肺脏虚弱,阴伤气耗4型。晁恩祥[12]则独辟蹊径,认为不论怎么分,抓主证很重要。即以咳嗽为中心分为干咳、呛咳、阵咳、挛急性咳嗽、痒咳、突然咳嗽、咳而少痰、遇诱因而咳嗽的;再辨兼证,有有兼痰热证者,有兼血瘀证者,有兼肺肾气虚者,有兼气逆、气急者。罗社文等[2]则将CVA分为核心证型(风邪犯肺)和基本证型(寒邪侵肺、热邪蕴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肺气亏虚证)两种。

4 治疗

4.1 中医中药治疗 王强等[13]认为当在理气止咳的同时强调疏风解痉药物的应用,尤其是虫类药物,如蝉蜕、僵蚕、地龙的应用。再根据兼证用药,如外感者当解表、阴亏者多滋阴,用玄参、生地黄等,但整体用药当注意治上焦如花,不可呆滞攻伐,散表邪而补不足。马颖等[14]用自制方:炙款冬花15 g,白前10g,白果 10g,法半夏10 g,胖大海15 g,桔梗15 g,蒸百部15 g,陈皮 10 g,川芎 15 g,当归 20 g,丹参 15 g,赤芍15 g,治疗本病,对照组服用西药孟鲁司特钠、盐酸曲普利啶胶囊、罗红霉素,对26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2.3%。王烈[8]教授采用三期疗法,咳期(一期)采用哮咳饮方(紫苏子、地龙、前胡、桃仁、杏仁、冬瓜子、莱菔子、芦根、白屈菜、川贝母、射干、挂金灯);痰期(二期)采用缓哮方(紫苏子、前胡、白前、桃仁、杏仁、白屈菜、莱菔子、胆南星、茯苓、款冬化、半夏、沙参);根期(三期)采用防哮汤(黄芪、玉竹、太子参、五味子、女贞子、补骨脂、牡蛎)治疗CVA,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红雨[15]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组给顺尔宁、博利康尼,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自拟止嗽散,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3.33%,西医组为78.57%,复发率中西医结合组为6.67%,西医组为21.4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

另外,对照组只给予西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李校等[16]采用扶脾理肺汤;王俊峰等[17]采用和解营卫法,用自拟中药柴桂龙芎汤;韩建东等[18]采用自拟宣肺止咳饮加减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均取得了比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明显优异的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中医外治法治疗 徐丽[19]自制军芩散,取穴:风门、肺俞、膻中,选加天突、大椎、定喘。又用“开开开”药枕打碎混和为一份枕芯,睡觉时枕于颈下,3~4周换药1次,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缓解期。

5 结语

综上所述,CVA病因病机为内外合邪,正虚邪实。在本病治疗上,不论从疗效,还是从患者经济负担考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具有长远意义。但目前本病在中医药方面仍没有统一标准和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统一标准化,从而对CVA进行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体现中医中药对本病的优势。

[1]朱金凤,柯新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中医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5,21(5):51-53.

[2]罗社文,李友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3):11-14.

[3]周静冬,冯晓纯,李劲松,等.浅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时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1491-1492.

[4]柯新桥.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2):3-5.

[5]朱杰,蔡清钰,陆奎洪.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证琐谈[J].中医儿科杂志,2007(4):11.

[6]王鹏.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证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5):28.

[7]李友林,晁恩祥,罗社文.从疾病本质上认识咳嗽变异性哮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80-781.

[8]冯晓纯,孙丽平,许兵,等.王烈教授关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证治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2(2):690-691.

[9]张趁英,徐丽华.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区别[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53-54.

[10]唐雪春,刘云涛.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体会[J].山西中医,2007,23(5):14-15.

[11]谭婉君.辨证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J].江西中医药,2008(1):37.

[12]晁恩祥.咳嗽变异型哮喘证治[J].世界中医药,2006,1(1):37-40.

[13]王强,孙增涛.祛风解痉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吉林中医药,2007,27(10):23-24.

[14]马颖,鲍淑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45.

[15]王红雨.顺尔宁结合止嗽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68-69.

[16]李校,徐海虹.扶脾理肺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9):1313.

[17]王俊峰,敖素华,彭素岚.和解营卫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8例[J].世界中医药,2009,4(2):93.

[18]韩建东,王正椋,王珍红.自拟宣肺止咳饮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35.

[19]徐丽.外治方2则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4):298-299.

猜你喜欢
证治变异型变异性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多索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