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近况

2010-04-03 22:19孙桥熔严道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方用桂枝汤通窍

孙桥熔,严道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变应性鼻炎(AR)为I型变态反应,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AR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发病率约为10%~20%[1]。对鼻鼽症状的描述可追溯到西周,《礼记◦月令》曰:“季秋行夏令,则民病鼽嚏”,鼻鼽多因肺脾肾虚损,感受风寒或异气、异物外袭而诱发。目前,国内外对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仅通过全身或局部给药对症处理。中医药主要调节脏腑气血阴阳,通过改善机体内环境来降低其易感性。其疗效作用较为持久,不良反应小。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概况,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王士贞等[2]将本病分为4型: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型。脾气虚弱,清阳不升型。肾阳不足,温煦失职型。肺经伏热,上犯鼻窍型。李健民[3]分为5型:风热犯肺型,治法清热宣肺利窍,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湿困脾虚型,治法健脾化浊通窍,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胆腑热盛型,治法疏肝利胆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为基本方化裁。肾阳亏虚型,治法温肾纳气通窍,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瘀血阻窍型,治以活血通窍,方用活血通窍汤加减。

现代许多学者认为,AR的许多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如李鹏[4]对常年性AR中医辨证分型与微量元素关系初探,发现常年性AR患者头发微量元素Zn、Cu、Mn的检测中Zn值降低,Cu、Mn值升高,其中Zn值降低的顺序为肺气虚→脾气虚→肾阳虚;严道南等[5]研究发现AR患者血清、鼻分泌物的IgE均高于正常人,其中虚寒证者又高于郁热证者;组胺、5-羟色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水平也高于正常人,其中虚寒证者也高于郁热证者。从这些研究中进一步寻找规律,可以促使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促进中医与西医结合更好的发展。

2 基本方加减

严道南等[6]研究分析干祖望教授治疗AR以清浮邪,攻夙疾为治疗大法,因人、因时、因症治宜,常用桂枝汤、小青龙汤;久病者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在辨证选方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两味具有抗过敏药理作用的中药,成为干祖望教授治疗AR取得良效的法宝。林丹娜[7]利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AR 76例,总有效率93.4%。伊春有[8]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AR 100例,总有效率达98%。荣艳霞[9]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AR 35例,总有效率97%。刘蔷[10]用桂枝汤加味治疗 AR 36例,总有效率83.33%。李高照[11]用苍耳桂枝汤治疗84例,总有效率95.24%;李漫等[12]观察常年性AR,用自拟抗敏玉屏风汤治疗30例,总有效率90.0%。唐月英等[13]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型常年性AR,治疗组为加味四君子汤加西替利嗪治疗30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西替利嗪治疗30例,总有效率63.3%。

3 单方验方

朱春晖等[14]用严道南教授经验方“温阳益气汤”治疗AR 20例,疗效达到80%。臧朝平等[15]利用扶正止鼽颗粒治疗常年性AR,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5%。张虹[16]运用干祖望教授的截敏汤加减治疗AR 60例,总有效率为81.67%。动物实验证明,截敏汤治疗AR可能是通过提高鼻黏膜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进而降低组织内Ach的水平来实现[17]。

4 针灸治疗

陈仲新[18]采取前后配穴针刺治疗AR 45例。身前穴选印堂、上迎香、合谷,身后穴选大椎、风池、肺俞。结果总有效率91.1%;单春欣[19]用迎香穴注射治疗AR443例,总有效87.1%。廖育麟等[20]采取针刺取穴:迎香透鼻通,风池,列缺,上星,百会。加上耳穴贴压:取内鼻,肾上腺,肺,内分泌,敏感区。疗程3周。总有效率85.0%。李漫[21]耳穴贴压法治疗AR 34例,取耳穴神门、过敏区、肺、脾、肾、内分泌、皮质下、内鼻、外鼻等单纯用耳穴贴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4.1%。文志等[22]用中药敷贴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穴治疗118例,1月后总有效率88.1%;6月后总有效率78.0%;1年后总有效率为63.6%。

5 中西结合治疗

刘东等[23]治疗AR取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注入迎香穴(双)、阿是穴,总有效率为96.0%。蔡恒等[24]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常年性AR 40例,中药内服:以温肺止流丹加味;穴位注射:取胎盘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混合后按穴注操作常规,分别注射于迎香、足三里、肺俞;中药穴位贴敷:白芥子、细辛、甘遂,用代温灸膏贴敷固定于肺俞、大椎、风门、脾俞、肾俞等穴位上;西药治疗:氯雷他定片10 mg。每日1次,同时使用含1%呋喃西林麻黄素、2%色苷酸钠、0.02%地塞米松之混合液,滴鼻。结果总有效率92.5%。

6 结语

AR属中医“鼻鼽”范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改善机体内环境平衡,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是中医药治疗鼻鼽的优势所在。由于诊疗标准不一,各疗法尚缺乏科学的临床证据,各疗法的疗效难以比较。故未来中医进行AR临床研究的方向,是进行诊疗标准规范化研究和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以更客观地评价中医药对AR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1]Togisa A.Rhinitis and asthma:evidence for respiratory system intergration[J].Allergy Clin Immunol,2003,111:1171-1184.

[2]王士贞,熊大经,刘绍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4.

[3]李健民.中医辨证治疗AR 36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43):88-89.

[4]李鹏.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微量元素关系初探[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8,15(1):38-39.

[5]严道南.中医药治疗AR应兼顾辨病和辨证[J].江苏中医药,2007,39(2):1-2.

[6]严道南,黄俭仪.干祖望对AR的临证思辨方法赏析-干祖望验案赏析之一[J].江苏中医药,2008,40(10):1-3.

[7]林丹娜.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AR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33-2134.

[8]伊春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J].吉林中医药,2003,23(4):29.

[9]荣艳霞.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5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1):40.

[10]刘蔷.桂枝汤加味治疗AR 36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35.

[11]李高照.苍耳桂枝汤治疗鼻鼽84例,[J].甘肃中医,2009,22(2):43.

[12]李漫,李淑良.益气固表中药治疗常年性AR的疗效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7,7(1):3-6.

[13]唐月英,宋凯,曾屹生,等.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型常年性AR[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6):423-424.

[14]朱春晖,严道南.“温阳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2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4,25(2):28.

[15]臧朝平,关亚峰,罗寄勤,等.扶正治鼽颗粒治疗常年性AR的疗效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8,6(2):17-18.

[16]张虹.截敏汤治疗AR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27(1):32-34.

[17]李艳青,梁辉,陈旭辉,等.截敏祛风汤对AR大鼠鼻黏膜组织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6(11):648-651.

[18]陈仲新.前后配穴针刺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2):113.

[19]单春欣.迎香穴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9):925.

[20]廖育麟,刘志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386.

[21]李漫.耳穴贴压法治疗AR的疗效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08,7(4):22-23.

[22]文志,徐绍勤.穴位贴敷防治AR 11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2):32-33.

[23]刘东,许向东,耿红英,等.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J].吉林中医药,2003,23(8):36.

[24]蔡恒,陈晓征.综合疗法治疗常年性AR 40例[J].江西中医药,2006,37(283):29-30.

猜你喜欢
方用桂枝汤通窍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