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2010-04-03 23:03董春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肋间主动脉肿块

董春芳 李 明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董春芳 李 明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青海 格尔木 816000)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行BAI,经导管缓慢灌注三联药物(卡铂300mg、阿霉素50mg、丝裂霉素10mg)。结果:肿块缩小8例,2例并肺不张者已复张,1例肺内转移灶亦缩小,1例胸水明显吸收减少。所有病例均有脱发和白细胞下降;另有发热、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等副作用。结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肺肿瘤;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中、晚期肺癌患者虽可行化疗或放疗,但因副作用大,患者常不能坚持疗程且疗效欠佳。我院引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后,开展了支气管动脉造影和中、晚期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1],取得一定效果。现将对中晚期肺癌10例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经CT 和病理检查确诊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50~65岁。中央型5例中, 1例并发左肺不张、皮肤转移,1例右肺不张合并大量胸水、左肺小转移灶,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周围型7例中, 1例合并肋骨转移,5例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有心包、胸膜转移。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支气管动脉DSA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用40%泛影葡胺造影。10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行BAI,2例插管不成功者改行胸主动脉灌注(腹主动脉同时加压)。化疗药物采用三联 (卡铂300mg、阿霉素50mg、丝裂霉素10mg),大剂量缓慢灌注。间隔3~4周,白细胞回升至4.0×109/L以上时重复1次。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本组患者中行BAI治疗3次者2例,2次者4例,1次者6例。治疗后3例失访,随访9例均经胸片或 CT复查。其中周围型4例中有3例肿块缩小(伴肋骨破坏的1例见肋骨有增生修复),1例肿块未扩大;中央型5例中肺门肿块均缩小,其中2例并肺不张者已复张,l例肺内转移灶亦缩小,1例胸水明显吸收减少。本组中2例术后1周改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中发现支气管淋巴结已转移,但病理证实淋巴结有坏死征象。1例手术后失访。

随访9例的存活时间为14个月(2例),13个月(2例),10、4、2个月和1个月各1例,1例于术后2月后死亡。

2.2副作用和并发症术后发热4例,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4例,对症处理后1周内消失。所有病例均有脱发和白细胞下降,低于4.0×109/L者6例,最低者为1.8×109/L,大部分在治疗3~4周后均回升至4.0×109/L以上;1例在第2次BIA后并发脊髓损伤致截瘫,经治疗近2月后逐渐恢复。

3 讨 论

尽管本组病例较少,行BAI次数亦少,9例随访时间尚短,其远期疗效难以评定,但本组资料显示近期肿块缩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副作用较小,患者容易耐受。因此,对不能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BA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1例因BAI引起脊髓损伤,该病例第一次造影时显示右支气管与右第3~5肋间动脉共干,其中第5肋间动脉明显粗大于支气管动脉。第二次BAI时第5肋间动脉已闭塞不显影。复习文献[2],第5肋间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共干时常有细小的根髓动脉与脊髓前动脉交通。该例可能为第2次BAI时,造影剂通过细小根髓动脉进人脊髓致发生脊髓损伤。因此,在行BAI支气管动脉造影时,若发现第五肋间动脉显影,再行灌注治疗应十分谨慎,最好改为胸主动脉灌注治疗。

由于常采取大剂量冲击疗法,尚可能有一部分药物通过静脉系统回流,再通过肺动脉系统重新进入肺癌内起到第2次杀伤作用。此外胸主动脉灌注对远处转移灶亦能起杀伤作用。本组2例经胸主动脉灌注化疗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与上述机理有关。因此,在支气管动脉插管困难时,行胸主动脉灌注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鉴于胸主动脉灌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对中、晚期肺癌,若支气管动脉造影显示乏血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很可能存在其它动脉侧支供血或肺动脉系统供血。为了使化疗药物更多的集中在肿瘤局部,除经支气管动脉给药外,尚可同时从胸主动脉给药,以对肿瘤起到更大的杀伤作用。

[1]孙燕,周际昌.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107.

[2] 刘炬,王毅,张斌,等. 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J]. 现代医用影像,2009,18(1):22-24.

[编辑] 一 凡

R734.2

A

1673-1409(2010)02-R036-01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2.016

2010-03-24

董春芳(1985-),女,青海格尔木人,从事临床医学学习;通讯作者:李明,Email:yuajian@163.com。

猜你喜欢
肋间主动脉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