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溃疡的临床分析

2010-04-04 15:18聂克鑫
当代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大部吻合术空肠

聂克鑫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是胃部疾病常见的术式,而吻合口溃疡是其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最为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而且较原有病变更危险,治疗较为棘手,再次手术难度大。总结我院自2001年8月~2007年8月共收治的l5例患者,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中吻合口溃疡部位在鞍部11例;在近吻合口胃壁3例;两处均有2例;行ROUXIN-Y吻合之空肠1例。吻合口溃疡数目为1个的12例;2个以上3例。临床症状以腹痛、恶心入院3例;以黑便入院的10例;以穿孔入院的2例。发病时间在2周~2月的3例;2月~3年的10例;3年以上的2例。原有疾病为十二指肠溃疡的4例;胃溃疡9例;胃癌2例。术前测量BAO及MAO正常的3例;1~2倍的2例;大于2倍10例。术前检查上消化道钡透发现3例;内镜发现13例。术中所见胃过大7例;输入袢过长2例;迷走神经切断不全1例;吻合口过大1例;胰腺源性1例;存在布郎氏吻合3例。疾病转归经保守治疗随访4年未手术3例;经保守治疗失败或直接手术12例。

2 分析

分析15例发生原因可能为:1)胃切除不够:是吻合口溃疡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胃切除不充分时,有功能的壁细胞残留过多,术后容易出现吻合口溃疡。在治疗胃溃疡时,胃切除范围>50%,十二指肠溃疡时切除范围应为60%~70%,以减少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对于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和幽门前溃疡是由高胃酸分泌引起,应按十二指肠溃疡处理。如单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考虑,胃切除部分越多,术后发生率越低。2)输入袢过长:离十二指肠越远的空肠段,其抗酸能力越差,越容易发生溃疡。当BillrothⅡ式吻合时,如果输入袢过长,由于没有足够的碱性液接触吻合口,可使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而引起溃疡。胃大部切除BilirothⅡ式术胃空肠吻合时,吻合口尽量不要离屈氏韧带过远。3)不合理术式:多见于存在空肠输入袢、输出袢之间的侧侧吻合,即布郎氏吻合。当大量胃酸没能与输入袢的碱性液充分混合,可使局部小肠黏膜处于过酸环境,使抵抗力减弱而引起溃疡。还有其他手术错误,如错误的将回肠与胃吻合等。4)吻合口方面:如吻合口过大,吻合口丝线残留等这样也增加吻合口溃疡的机会。5)迷走神经切断不全:胃空肠Roux—an—Y式吻合,因碱性肠液不能通过胃空肠吻合口而中和胃酸,也是吻合口溃疡发生的常见原因。故当行胃空肠Roux—an—Y式吻合术时,应同时行迷走神经切断术。并且不建议首次的首选术式。6)胰源性溃疡:手术后短期即出现溃疡复发和吻合溃疡,并且反复出现。此种溃疡性往往是由胃泌素瘤引起。应行胃泌素测定,一经诊断,须手术切除。

因此在胃大部切除时,术前最好术前行BAO、MAO检测,对胃酸高的,胃切除范围要大,可切除胃的3/4甚至4/5,对胃酸低的,切除范围要小,有的1/2即可。同时检查CT、彩超等,有无其它因素存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以便术中选择何种术式。术中术式尽量采用Billroth-I式吻合术,以保持原消化道模式,使胃酸能在十二指肠内与碱性肠液混合,中和胃酸,减轻对肠粘膜的侵害,降低溃疡的发生率,特别是吻合口溃疡的发生。避免不合理术式,如布郎氏吻合等。切除的范围要充分,特别是胃壁高泌酸区。术后详细对患者做饮食指导,如有上腹部疼痛,呕血、黑便,贫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应及早检查,最好是行内镜检查。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经内科规范治疗无效,或收效甚微时,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大部吻合术空肠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实现“三医联动”需大部制改革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