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创新的思考

2010-04-07 02:03史卓辉
理论导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军队军事

史卓辉

(武警部队驻长安大学选培办,西安 710054)

对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创新的思考

史卓辉

(武警部队驻长安大学选培办,西安 710054)

军队转型,人才先行;人才建设,理念先行。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建设理念,将直接影响军队人才建设。应从超前培养、能力本位、非均衡发展、国际化、以人为本等五个方面对军事人才建设的理念进行创新,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军事人才;理念;创新

理念,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有的思想和哲学观点,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和延续性的系统化思想观念体系。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理念的创新才能带来建设的发展。人们将上述哲学意义上的“理念”移植扩展到人才学领域中,便形成了“人才理念”的概念。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建设理念,将直接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创新军事人才建设理念,才能紧贴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蠃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实现人才建设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一、“超前培养”理念

“先知者明、先手者利”,以前的军事理念是“大吃小”,今天的军事理念是“快吃慢”,这是知识军事时代取得优势的关键点。美军1995年就出台了 《2010年联合构想》,不到5年的时间又抛出了《2020年联合构想》,充分反映出美军推进军事革命的主动性和超前性。人才建设的着眼点不是眼前,而是未来,应在历史与发展的时间坐标上对军队人才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预测,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在这场目标为知识军事的变革中,我们“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我们必须主动积极应对,进行超前研究和规划,加速军官队伍知识化,用人才优势来弥补武器装备的劣势。强调超前培养我军人才,主要是指人才规划和培养内容要超前,并不意味着人才乃至军队建设要超越经济基础,只有适度超前,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进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我们应着眼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着眼于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着眼于科学技术发展和武器装备更新,着眼于战略对手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发展,动态地搞好科学预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收集与军队人才建设相关的动态、情况、知识等,力争掌握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从人才需求总量、人才群体结构、人才素质标准等多个层面,科学地设定目标、明确重点,分解步骤、提出对策,真正做到“打什么样的战争,育什么样的人才”,从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人才战略工程,确保近期预想产生应有的远期效果,真正对军事人才能力把握超前、对军事人才培养超前。

二、“能力本位”理念

“能力建设”的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最早提出“能力建设”(Hunan Capacity Building)概念的,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文件《21世纪议程》。该“议程”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其中,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能力建设就是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包括一个国家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方面的能力培养和增强。[1]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能力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随后召开的军委扩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军队各级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把握部队建设正确方向的本领,不断提高领导军事斗争准备、带领部队完成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任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进部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从严治军、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本领”的战略课题。[2]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确立能力本位理念,主要表现在:在人才培养上,要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军事人才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打牢能力建设的基础,把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军事人才选拔任用上,当一切消极或是其它因素与能力发展要求发生冲突时,应让位于能力,要围绕如何充分增进和发挥人的能力展开,要努力消除“人情关系”、“权本位”和“钱本位”在组织中的消极影响,积极营造一个“能力型组织”及其运行机制;在团队建设上,要破除维持型、经验型组织运行模式,依靠知识型军事人才能力建设和能力发挥,建设一个创造型团队,以军队跨越式发展思想为指导,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从而使部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非均衡发展”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重点,军队人才建设也是如此。在推进人才战略工程中,不能平均用力,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区分主次先后,轻重缓急,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着力解决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一是强化重点部队人才重点建设意识。突出抓好重点部队特别是应急作战部队人才队伍建设,率先实现重点作战部队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的大幅提升,这是保证我军人才建设实现整体跃升的必然路径。二是强化高层次人才重点建设意识。正确处理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关系,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充分发挥高端军事人才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加速发展。如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电磁技术骨干人才、新装备关键岗位人才,是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转型的重要力量支撑,也是我军未来联合作战的重要制胜力量。目前我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通信雷达等专业,以及电磁兼容,电磁频谱管理和系统操作,维修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仍然紧缺。三是强化急需人才重点建设意识。着重培养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复合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大力推动军队人才整体素质结构的更新。特别是突出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与以往协同性联合作战相比,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联”的范围更广,“联”的程度更高,“联”的层次更深,“联”的难度更大,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要求更高。为此,我军不仅要大力提高战略层次军政指挥员联训、联战的能力,而且要建立健全战役层次军政指挥员联合培养提高的模式,加大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力度。

四、“国际化”理念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彻底打破了人类社会封闭半封闭状态。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人才竞争呈现“无边界”、“零距离”的发展趋势。军事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军队教育和军事人才的培养开发需要有更加自觉的开放观念,与开放的时代相吻合。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在一个全方位地对外开放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应以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野把握军队人才建设的发展趋势,以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真正掌握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主动权。一要强化开放意识。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强化开放意识,善于借鉴外国外军人才建设的先进经验,自觉加强国内外、军内外人才培养、交流,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军队服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教育资源,不断加大选择优秀军队人才到国外进行培养深造的力度,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加速我军人才建设的步伐。二要强化竞争意识。未来信息化战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应注重培养适应国际化人才竞争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心理品质,放眼世界、赶超一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事人才。三要强化自主意识。参与国际化的人才竞争,应坚持以我为主、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把以我为主与开放竞争有机统一起来,注重立足自身,挖掘潜力,防止照抄照搬、教条主义等人才建设倾向。既正视客观现实,又能看到自身优势,切实把实现我军人才建设跨越式发展作为人才建设的基本目标。

五、“以人为本”理念

德国《经济周刊》发表的“对改革者的十条要求”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一定要相信人才比资本重要,资本最多的公司不如有好头脑的公司。”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才作为一切事业根本的无比重要性。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才能更好地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价值意识。军队人才是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军队有其特殊的规定,但不能限制军队人才适应人才资源市场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应努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奉献部队的成就感、得到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坚持把实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根据工作实绩给予相应的价值报酬,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报酬,真正体现军队人才的价值。二是强化和谐意识。正确处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才“生态环境”。把“引贤纳智”和“内部开发”统一起来,不但让“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同时也要让“自家的和尚念好经”。既能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军队服务,借“外智”发展自己,又能利用好现有人才,以实现内外开发的和谐统一。三是强化战斗力意识。军队人才是为打仗而存在的,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建设理念,应把促进战斗力的提高作为军队人才建设的根本要求。自觉把人才建设作为提升战斗力、谋求军事优势的关键之举,坚持以未来作战任务牵引人才建设,坚持按打仗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和配备各级领导班子,使人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1]金一南.军人生来为战胜[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2]叶忠海.人才学基本原理[M].蓝天出版社,2005.

[3]徐颂,等.人才理论精萃与管理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4]U.S.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Chinese Mi l i tar y Power,2004.

[5]U.S.Departu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September 2005.

D05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1-0098-02

史卓辉(1963-),男,陕西扶风人,武警部队驻长安大学选培办主任,上校警衔,研究方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军队军事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人才队伍建设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