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规划刍议

2010-04-08 04:19刘燕娟李密黄国华
关键词:亚热带阔叶林石门

刘燕娟,李密,黄国华*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广东省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蝴蝶资源居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前列,研究并实施蝴蝶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保护区所在地区的发展需求,需要协调经济、社会方面的政策、制度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公平分配通过保护所获得的利益,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区建设方能取得良好的成效[1].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规划与发展已有相当充分的论述[2-3].鉴于此,笔者就保护区蝴蝶可持续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进行粗略的论证.

1 意义

广东省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英德市北部,地处 N 24°22′~24°31′, E 113°05′~113°31′, 属于北回归线北缘,有 “回归沙漠带的绿洲”之美称,保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森林类型——热带亚热带低地天然常绿阔叶林,因而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4].

保护区位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地层古老,地貌复杂,形成了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及独特的生态环境.许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甚至温带的动植物繁多,蝴蝶种类丰富.据统计,保护区现有蝴蝶373种,其中10种为中国保护种 (《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0),56种为中国特有种[5].由于保护区内居民过多,保护区的破碎化比较严重,蝴蝶种类有可能遭受破坏,因此,加强生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英德市林业局及保护区管理局正着手保护区外围的旅游开发,以缓解保护区的管理困境,发展当地经济,并已提出建设规划[6-7].据调查,波罗大峡谷、石门台渡假村等旅游景点,正是蝴蝶数量与种类都较丰富的区域,其外围的开发对蝴蝶的生境影响并不大,丰富的蝴蝶资源恰可为旅游者提供一种美丽的自然活动生物景观,大大提高生态旅游的价值.

建立合理的保护开发机制,在保护区外围建立旅游点,将试验区与缓冲区中优美的自然环境向旅游者开放,发展生态旅游,同时强化管理,尽可能减少对保护区生境的人为破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有效地解决当地人民的生活困难并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2 指导思想和目标

保护区蝴蝶的可持续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指导思想和目标,归根到底是保护南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因为保护蝴蝶的关键就是不毁林、不破坏其生境,全面保护蝴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其免遭破坏与污染,保存蝴蝶多样性、蝴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保证蝴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蝴蝶为主体的工艺品市场,不断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与合理的保护利用,为社会和人类(尤其是当地人民)造福.

3 条件

3.1 自然环境条件

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植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主要有: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400 m以下的沟谷;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700或800 m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m的山地;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山地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1000~1300m;山顶常绿阔叶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山脊和山顶.在保护区外围尚有部分人工林.优越的自然环境与森林植被,适合蝴蝶的生存[9].

据1994年的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保护区有林地面积为32 207.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5.98%,其中常绿阔叶林面积18 170.9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6.42%;常绿针叶林面积9 768.6 hm2(含疏林面积1 06.1 hm2),占30.39%;常绿针阔叶混交林面积3 826.1 hm2(含疏林面积5.2 hm2),占11.88%;经济林面积307.5 hm2,占0.95%;竹林面积116.4 hm2,占0.36%.以上的森林类型,90%以上为天然林,林分郁闭度在0.8~0.9,生态功能较好,加上丰富的蝴蝶资源,为蝴蝶的可持续地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9].

3.2 社会经济条件

据1998年的调查统计,保护区内有居民701户,3775人,多聚居或散居于试验区的改造恢复区,经济条件较差,人均年收入700~2000元.保护环境的前提就是要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发展当地的经济;要发展当地经济必须进行合理的、可持续的保护开发利用,这既是当前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10].

4 初步规划

4.1 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对蝴蝶的保护与开发,在坚持保护南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前提下,进行功能类型规划.从实际和管理方便出发,坚持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建设.

4.2 功能类型规划

以保护区原有的3个功能区为基础进行规划.对无人为干扰区即核心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保存完好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和众多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较小,这是蝴蝶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域,实行全封闭,维护其自然性.对利于保护的人为干扰区即缓冲区,为确保核心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实行半封闭,禁止捕猎属于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地区特有的蝴蝶,以维持保护物种的自然优势发展.对利于开发的人为干扰区即试验区,主要以适应生态旅游为目标,可以对蝴蝶进行科学研究、人工繁育、蝶景规划、工艺品制作等,也可结合林相的恢复与改造,发展近自然林业.(1)在旅游区,选择合适的地段、林缘地带设计营造有多种蝴蝶寄主的混交林,既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又可将蝴蝶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这种增殖自然界蝴蝶物种数与种群密度的林业措施,既有利于蝴蝶资源的保护与更新建设,也是遵循生态学原理的科学管理.例如次生林边缘规划一片由黄皮(Clausena lansium)、黄兰(Michelia champaca)、 鱼木 (Crataeva religiose)、 木豆(Cajanus flavus)等组成的混交林,可为美凤蝶(Papilio memnon)、达摩凤蝶(Papilio demoleus)、统帅青凤蝶(Graphium agamemnon)、木兰青凤蝶(Graphium doson)、鹤顶粉蝶(Hebomoia glaucippe)、镉黄迁粉蝶(Catopsilia scylla)等营造繁殖基地,若林内再种植攀缘植物珠龙果(Passiflora foetida),可增加白带锯蛱蝶 (Cethosia cyane)、 红锯蛱蝶(Cethosia biblis)、文蛱蝶(Vindula erota)等的寄主植物.上述蝴蝶都是抗逆性、观赏性较强的乡土种类,一般情况下这种开放式饲养都能获得成功,即可开发出一幅蝴蝶飞舞嬉戏的盛景,促进旅游业发展.(2)在科学研究方面,建立科普展览馆,进行科普教育,同时可为高等教育的生物学科类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促进科学研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特有种、保护种的保育提供场所.(3)在试验区与缓冲区及其边缘地带,进行蝴蝶的年发生规律及其物种、种群动态的研究,进一步剖析其动态与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以此监测环境的变化,为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基本指标、为开发的可持续程度提供量度.

5 效益评价

5.1 生态效益

保护蝴蝶的前提,就是要保护其自然栖息地,保护自然林相,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同时,对于蝴蝶的有效保护,便是维持了一个原生的自然环境,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维护了一个北回归线北缘不可多得的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5.2 社会效益

蝴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稳定下游发电、灌溉,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对外交流,为保护区周围村镇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有利于引进人才和技术,资金,有利于实施更好的保护计划.

[1]祝光耀.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加大自然保护力度——第五次世界公园大会给我们的启示 [J].生物多样性,2003,11(6):439-440.

[2]徐燕千.建立英德市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重大意义[J].生态科学,1998,17(2):107-110.

[3]张金泉,黄少敏,郑宗清,等.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石门台自然公园总体规划[J].热带地貌,2001,22(1/2):1-52.

[4]黄少敏,张金泉.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地质与地貌[C]//庞雄飞.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2001:21-34.

[5]王敏,黄国华,范骁凌,等.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3,11(6):441-453.

[6]张金泉,黄少敏,谢国忠,等.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鹿洞自然公园总体规划[J].热带地貌,2001,22(1/2):53-106.

[7]张金泉,黄少敏,李东环,等.英德市横石塘镇区总体规划[J].热带地貌,2001,22(1/2):107-124.

[8]顾茂彬.试论海南省蝴蝶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2003,11(1):86-90.

[9]苏志尧,陈北光,吴大荣.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58-62.

[10]张金泉.建立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论证与规划[J].生态科学,1998,17(2):98-106.

猜你喜欢
亚热带阔叶林石门
石门二十四景
汉中石门十三品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9年征稿简则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户撒刀
石门茶产业简介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活性的垂直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