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医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探讨

2010-04-08 12:49袁广丰王英琴
河北中医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耗材成本核算

袁广丰 王英琴

(河北省中医院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1)

1 新医改形势下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国家卫生改革政策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新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医疗服务能力供大于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患者就医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中医医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求得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要使医疗服务价格有所降低,需要通过不断控制成本创造成本优势取得竞争优势。实行成本控制,是完善激励机制的需要,是规范中医医院经济管理的需求,可较真实地反映医疗成本的投入,通过成本控制,加强中医医院的经营管理,扭转科室之间存在的盲目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等现象,在减少设备资金投入的同时,可使卫生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利用[1]。因此,加强医疗机构的经济管理,进行成本核算,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医改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 全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全成本核算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包括:全过程成本控制,全员参与,全费用要求核算。不仅是事后的核算、分析,更主要的是事前预测成本,制定目标成本。事中控制成本,对不合理开支进行监督控制,找出问题进行修正。事后核算分析结果要进行绩效分析,与中医医院质量管理挂钩。目前中医医院全成本核算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没有规范的成本核算。对于成本核算的范围,分摊方式和依据没有统一标准,各自制定自己的方法和标准,对于行业没有可比性,因此在分析控制中对职工的约束力不足。

2.2 单位领导对全成本核算不够重视,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中医医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再向公益性转向,这个过程是很短的时间。中医医院管理者没有全成本控制意识,“重投入,轻核算”的思想没有转变,各单位没有成立专业部门进行成本控制,基本由财务兼职进行成本核算,造成人力不足,手工核算,成本核算控制不能做精做细。

2.3 中医医院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中医医院财务计算机系统与物资管理系统相分离,许多数字取数要靠人调整,二次录入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4 预算管理落后,不能有效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分析、核算控制。大部分中医医院预算管理薄弱,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不能严格执行预算,导致全成本核算偏重于成本费用的计算、归集。同时,由于没有很好的制度保证,加上医疗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医疗市场的不确定性,常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或变为“废纸”[2]。

2.5 成本控制及奖励制度不健全。事中成本控制措施不到位,职工对成本控制接受率低。

3 构建全成本核算控制体系的思路

全成本核算控制存在许多问题,要想使全成本核算在中医医院经营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重新构建管理体系,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做好成本核算控制的基础工作。包括:合理确定责任中心,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分摊、归集成本,真实反映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结果,以明确管理范围,分清经济责任;制定合理的内部服务价格,能够明确各责任中心应当承担的服务费用;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掌握各责任中心的房屋面积、设备拥有量、水电计量方式以及电脑分布情况等基本数字信息。

3.2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好收支计划控制。成本降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预算中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在成本总量上进行整体控制,制定出合理的弹性预算目标。各职能科室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立足自身管控点,更加细致深入地对所管辖的成本进行控制。保证预算的严肃性,不能随便超越预算开支,使成本控制有根有据。需要注意的是编制预算时要考虑到人才培养、技术革新、特色发展、重点项目等非经济因素,使预算能够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不能标准太高使职工有抵触情绪,也不能太宽松造成浪费。

3.3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药品、卫生材料价格。目前,我国确实存在着“看病贵”的问题。看病贵主要是贵在了药品、高值耗材以及大型设备的检查费上了,而中医医院主要是中草药为主,大型设备和耗材很少,并未从中赚到多少钱。这些部分确实存在着降价的空间,而医生技术劳务的费用不但不贵,反而是很低的。在我国,看病费用体现着严重的“见物不见人”的特点,也即东西(药品、耗材、检查仪器)值钱,人的劳动(医生的分析诊断、操作技术)不值钱[3]。

3.4 加强资金使用效率管理,中医医院大多数处于不断扩张时期,基本都有负债经营的现象。因此,中医医院要做好投资项目投入产出分析,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高回报的项目。同时要加强库存物资控制,降低库存,节约资金,建立合理的物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5 严格公用费用、管理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严格公务费开支审批制度,控制不必要的出差及费用。中医医院管理费用一般占成本的 20%左右,浪费严重,与先进国家医院相比有很大差距,欧美国家一般在7%左右。若引起重视,提高效益的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3.6 建立卫生耗材二级管理。明确中、高值耗材的用量及去向,取消“以领代耗”的不合理现象。既可以控制跑冒滴漏现象,又可以控制搭车使用耗材的违规行为。

3.7 主管部门应该统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规范的制定,统一行业核算标准,进行业务培训,促进全成本核算工作高水平运行,并形成行业可比指标,使中医医院成本水平有个可比较的标杆。同时可以加强单病种成本核算,为医保确定住院病人费用打下良好基础。

3.8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做为科主任、职工考核的重要依据。做到奖罚分明,建立以规章制度、标准成本等为依据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组织人员定期检查各单位、各部门成本费用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结果,并将考核情况和结果公布,做到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这样可以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变成本控制为全员控制。

[1] 王志芳.中医医院经营模式转变中的成本控制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69-270.

[2] 骆骁,张建余,金焱.中医医院全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J].重庆医学,2009,38(1):4-5.

[3] 雷声鸣.中医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J].中外医疗,2009,27:114.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耗材成本核算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唐县中医医院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耗材两票制来袭临床话语权或将受抑
近代上海中医医院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