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0-04-12 13:14李四忠
关键词: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

李四忠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李四忠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教学管理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实践探索,对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高等教育;精细化管理;教学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早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就达到64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但与此伴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滑坡问题也受到了全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尽管对高等教育质量滑坡之说有不同看法,但强调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呼声确是一浪高过一浪,认为“重构大学理念,建立现代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迫在眉睫”。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教学管理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选择

中国大学正处于一个多变、复杂的环境之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为了取得更大的主动性和优势地位,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有必要进行理念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改革。精细化管理方式不失为当前的一种选择。具体来说,高校管理精细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的资源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等方面。总的来说,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并不等同于可调动的资源。从金融资源来看,公办高校目前主要有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科研收入等方面。为了学校的建设,学校还普遍采用贷款方式来筹集资金,由此导致偿还贷款压力较大,财务风险较高。因此高校普遍存在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如何增收节支,提高资源利用率。(2)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就是方向要把握准确,这样可以改进效能;正确地做事就是要提高工作水平,这样可以改进效率。具体来说,就是要使高校的大小决策和计划周密、正确、准确无误。比如,高校新设置专业就体现了效能的高低,假若不慎选择了一个缺少社会需求的新专业,这就做了不正确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地做事比不正确地做事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大。正确地做事即高效率做事,如果高校为新设专业在短期内引进了大量的师资和采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认为: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情。(3)提升执行力,做到执行到位。这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通过运用刚性手段和综合措施,克服小农意识的负面影响,战胜惰性、马虎、偷懒、偷利对高校的侵害,从而提高执行力和效率。汪中求指出:我们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高校教师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些教师存在重谋略、轻规则的思想。同样,高校管理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人情。在管理中,人情味较浓。人们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以情、理、法的顺序来考虑,而不是以法、理、情的顺序来对待,长此以往,一些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实施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执行力薄弱、执行不到位的问题。(4)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而重要的职能,在这三大基本而重要的职能中,人才培养显然是第一位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矛盾日显突出,这种现象虽说与前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过度扩张有关,但更与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有关,结构性矛盾突出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就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偏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僵化、人文精神教育不足、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与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等诸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问题。应该说,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我们平时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如果说在在校生较少的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高校的教学管理凭着感觉和经验就足以应付的话,那么,在在校生急剧增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学管理仅仅凭着感觉和经验显然是难以适应的。为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势所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是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走内涵发展之路,就必然也必须向管理要质量,实行精细化管理则是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理想选择。

二、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内涵与原则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方法,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作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能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移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来,而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善加利用,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管理效果。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本文所说的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既是指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或管理方法,更是指由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方法组成的既有有机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多层次的复合体。具体而言,其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指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中,高标准、严要求,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良好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其二是指一种管理模式,管理者要以精心的态度,精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将教学管理任务具体化、明确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的成本,达到管理效益最优化;其三是指一种管理文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注意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广大教职员工主人翁意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人心情舒畅的良好文化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利于人们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其四是指一种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岗位职责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科学、有效的手段,引导教职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岗位职责的规范和要求,使教学管理能够走上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轨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实施原则:(1)专业化。专业化保证了做事的准确性,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际的操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水平。精细化管理对全校教职工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教职工的专业化培训来保证工作实施的准确无误。精细化管理要求教职工有更专业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2)标准化。标准的内容、方法和程序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通过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明确职责,实施教学管理的统一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正是以标准来应万变,从而保证管理的质量。(3)程序化。把工作进行细分,明确工作程序,规范操作环节,突出重点,优化流程,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4)数据化。“用数据说话”往往是实施管理的有效方法。完整、准确的数据可以反映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可以对管理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应确保教学管理各个环节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实时性,并通过数据的分析来衡量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有助于实现对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的高校学生数据信息库,促进宏观管理决策,促进高校学生诚信体系建设。(5)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发布、存储和交换等。实施信息化管理对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信息格式标准化,各系统之间数据统一,数据结合紧密,数据的交换和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保证教学管理的质量,实现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多方的交流与沟通。(6)人本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全体教职工清楚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理念,培养教职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管理中体现“用心教学,真心服务”的教学思想,为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化教育服务。在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下,学校进行严格法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同时,也需要通情达理、合情合理的“人治”,人性化的关怀,需要彼此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和情感交流,使精细化和人性化和谐结合。

总之,高校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管理态度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理想追求。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模式。

三、高校教学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前所述,虽然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于企业管理领域,但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并不是企业管理精细化的简单移植或复制。与企业不同,高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某种物化的产品。“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正因如此,高校教学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想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符合民心的执政理念。如同各行各业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样,具体到高校的教学管理,就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再具体一点说,就是高校的教学管理应该坚持以服务教师和学生为本。这是由高校教学管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大学不是政府机关和行政组织,也不同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组织。大学的领导既要尊重思想自由,勇于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意志。没有民主自由办不好事情,没有集中意志也办不成事情。”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必然要和面广量大的教师和学生打交道。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以礼相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比如现在不少高校都有新校区,在安排课务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从方便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安排监考的时候,也要尽量照顾那些年老体弱和孩子很小的教师;在向教师反馈学生的教学评价意见尤其是负面评价意见时,既要有艺术地把问题说到位,又要照顾到教师的情面和自尊心。实践证明,只有从每个教职员工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真正使管理富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概而言之,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就要求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精在作风上、细在细微处、化在过程中,换言之,就是在管理作风上要追求精益求精,在管理环节上要注重细小环节,在管理理念上要突出全程服务。

其二,必须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方式从粗放到精细,员工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行为从不习惯到习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长期、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和学生既是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又是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想取得实效,没有广大师生的参与是难以想象的。可见,精细化教学管理不只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的事,而且是学校全体师生的事情,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如果缺乏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或参与不到位,精细化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其效果可想而知。推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师生主观上的认同,客观上的积极配合。如果师生对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即便管理者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等“刚性管理”手段强制规范师生的行为,师生往往也是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抵触,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显然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初期,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行为上的不习惯,的确会给管理人员和师生增加很多负担,工作量增加,“舒适度”下降,师生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抵触的情况更容易出现。由此不难看出,与粗放型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对师生员工的素质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因此,高校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必须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制度保障,让每位师生员工都能心悦诚服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其三,必须力戒繁琐哲学。提出“细节决定成败”的我国学者汪中求先生认为,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对于管理来说,这一点无疑十分重要。但是凡事都过犹不及,弄不好就会走向人们善良愿望的反面。因此,在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力戒繁琐哲学,防止盲目追求“细致入微”和“巨细无遗”,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那种希冀用不断细化的规章制度卡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环节,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零件和等待组装的产品,把教师当作流水线上按照规范操作忙碌的工人,不仅与以人本为前提的精细化管理的初衷不符,也是与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的精神相悖的。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现在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喜欢把一切数量化,拿数字大做文章,比如说上课数量化、科研成果数量化、考核评估数量化等等,很多人甚至片面地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数量化管理,使得量化管理的作用被无限扩大,让原本简单的数字代表了过多的“意义”,承载了过重的期望,陷入了误区而不能自拔。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落实责任,它重视量化是为了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使每个人、每个环节、每级组织都能准确到位地履行职责,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是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率,促进效益最大化。高校作为一种学术组织,更需要营造一种宽松的人文环境,尤其是科学研究,既要鼓励成功,也要允许失败,特别是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事的是以个体为主的脑力劳动,有着充分的自由自主空间。对于脑力劳动的管理,既不能采取计时制,也不能采取计件制,更无法进行过程监控,主要是看成果、看效果。”

其四,必须鼓励科学创新。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认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而这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就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能让一件简单的事物有了一次超常规的突破。在实施高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把规范性和创新性相结合。规范性方法、程序、步骤是基础,而创新性方法、技巧、手段是发展;规范性是精细化的表现形式,而创新性则是精细化的方向和动力。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要求人们要努力克服一切凭经验办事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传统思维,用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流程和组织系统等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不断的优化,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方法,按照“哪里不合理,就从哪里人手”的原则,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自我诊断,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实践

在精细化管理要体现“于细微处见精神”。必须:

1. 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夯实基础

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学习能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我院强调学院要提升其竞争优势,教师要发展,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把对工作的要求更多地通过提高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通过教职员工的职业化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通过专家指导、专题讲座、专业培训、参观学习等形式,培养教职工的精细化观念和意识,让全体教职工清楚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有利于学校发展、工作推进、学生培养、自身成长的管理方式,倡导“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2. 强化细节意识,明确管理目标和岗位职责

我院精细化教学管理强调细节管理,细化工作任务,我们在精细化教学管理实践中,根据教学管理的职能范围,完善了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了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管理环节,每个岗位都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职责,把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细化到了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每一项工作任务中,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

3. 完善工作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考核监督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考虑整体流程的各个衔接点和流程的配合,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将之付印成册,发放给全院教师和学生。如《教师调、停课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教师成绩登录流程、学生成绩查询流程等。在管理过程中,强调考核监督:(1)对学院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文件实施细化,结合学院的工作目标和管理要求制订符合工作实际的管理标准,制订与教学管理制度配套的管理细则,使教学工作标准更加有利于学院管理目标的实现,既切实可行,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2)优化和细化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使工作过程得到进一步规范,强调工作程序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计划管理、教学实施、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证书管理和教学检查等教学管理环节有序的工作流程,并突出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细化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明确教学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在管理体系中的责任。明确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职责,细化岗位工作标准,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4)建立教学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将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纳入教学检查和教学总结,并建立教学管理投诉制度,使教学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4. 强化科技意识,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在精细化教学管理实践中,我院引进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现代化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教学计划、课表编制、学籍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考评、教学资源、教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我院以定期为全院教师开设教学管理制度解析和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培训班、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新生入学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解析课程、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全面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的培训,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5. 明确教学管理各环节的数据范围,通过数据分析对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1)计划管理数据;教学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总学时数、开设各类课程数、理论和实践课程时数及比例;学期各类教学时数;学期任课教师人数、名单和承担课程;年度、学期和月度系(部)、教研室、教师授课时数;外聘教师授课时数;2)学籍管理数据学期、月度各专业、班级学生人数;学生学籍变更人数及情况;年度学生取得毕业、结业证书数;3)考试与成绩管理数据学期各专业、班级期末考试、考查课目;各专业、班级学生考试、考查成绩统计及分析;期末和毕业前补考人数、考试成绩统计分析;4)证书管理数据年度、学期各专业参加各类证书考试科目;学生参加各类证书考试人数;学校、系(部)、班级参加各类证书考试通过率;5)教学检查数据学期、月度教学事故发生情况;学期学生网上评教情况;年度、学期教师参加教科研、精品课程建设和试题库建设项目;年度、学期教师撰写各级论文情况;6)教材管理数据学期各类教材库存量;学期教材领用、发放记录;年度教材使用情况;各类教材使用比例。建立教学数据管理系统,规范各类数据申报范围和时限。根据教学管理各环节的数据范围,落实各管理岗位保持或提供的数据内容,并将其纳入月度、学期考核。建立教学管理年度、学期和月度数据统计与分析机制,为学院实施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 汪中求. 细节决定成败[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9 -401

[2] 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 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10 - 1141

[3] 温德诚. 精细化管理11[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72 -791

[4] 孙念怀. 精细化管理Ⅲ[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8721951

[5] 周三多,陈传明. 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922611

[6] 李国庆,申卫革. 对理性教育的思考[J ]. 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231

[7] 吴志宏. 教育管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管理

[8] 史秋衡,刘丽丽. 认同危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隐忧[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4):25 -27

[9] 任彦申. 大学管理的误区[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4):1

[10] 周济.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周济部长在教育部2009 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Exploring Fine Teaching Management at Universities

Li Si-zho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Based on routine management, fine management goes to every detail in social classification and services. Fine teaching management manifests “educating through teaching, educating through service and educating through management”, a symbol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paper taps the measures in fine teaching management at universities.

University;fine management;teaching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