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

2010-04-12 16:08秦小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物理思维过程

□秦小娟

(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所谓问题,一般解释为不能及时到达的目标。能力是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所谓提出问题能力,是指个体想做某件事情时,能够确立目标,并能发现问题的条件与答案目标之间的差距的能力。

一、中外教育史上对提问能力的重视

无论是在教育史,还是在物理学史上,许多人都曾强调过质疑与提问能力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教育专家非常主张通过提问让学生来掌握新知识,获得新知识,并学会学习,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体现了通过教师提出要求,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认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教育家、心理学家巴特勒在这方面都很有建树,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为此教学应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在“做”中学;学生所学的应该是未来社会“实用”的知识,即所谓的“问题教学法”。在国内,如江苏洋思中学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下的教育思想。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法国的卢梭、到德国的第斯多惠、英国的斯宾塞等思想家、教育家,在教学方法上都曾主张让儿童用探究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培养能力。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和皮亚杰的教学思想基本相同。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转化为新的认知结构。

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的要素中,首要的就是“提出问题”,当然这里的“提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请教老师,而是要求学生针对生活现象、物理实验现象提出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不提出问题,就无法进行猜想,也无所谓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显然,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使学生能够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在新理念下的物理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有效的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的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具有科学性和抽象性,能否从本质上理解是学好物理课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明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让学生提出一些题意明确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提问,诱发学生思考提出创新问题,去消除学生自己在理解问题上的误区和不足,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提出问题有利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包括对初始问题连续的再阐述,对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包括提出一些连续的更精练的问题,更能体现已知信息与目标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提出的同时,将所面临的问题目标一层层地分解、转换、组合、引申、变换为已经解决过的辅助问题。其实,提出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延续,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核心部分,但教学如果一直停留在解决问题上,则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通过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对解决问题产生一种强烈地需求,就会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学生有了提问能力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且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以至点燃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转变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是物理教育的核心任务。

物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从何而来,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物理基础知识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同时,只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的,这种基础不仅是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也是指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问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都有比较好的作用。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如何转变方式,引导学生提问

在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服务,当好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让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他们学会、会学,真正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学中一改以往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将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解决问题。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真正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变相对来说是容易的,而学生由原来的习惯于“被提问、思考、再回答”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提出问题”式的学习这一过程要困难得多。

以往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习惯于听老师提出问题,然后思考回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要使学生由不愿提问到乐意提问,现在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培养提问意识的沃土,对学生的提问采取欢迎的态度,并且站在他们一边,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提问氛围,鼓励置疑,改变传统的理念,并且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地、漫无目的地提问,也能提高“问题”的质量。

喜欢提问,是一个人具有质疑精神的体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首先要尽力使学生理解“任何发明创造都由问题起”的道理。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我们才会有新的目标,才能不断进步。学生只有乐于提问,自觉提高提问能力,也才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帕内斯(美),恩田彰(日).许立言,张福奎译.创造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物理思维过程
只因是物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