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兴趣是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金钥匙

2010-04-12 16:08邓宏春余剑虹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英语教师

□邓宏春,余剑虹

( 景德镇陶瓷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泛读教学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学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强化阅读技能,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广泛阅读的能力。泛读又带有欣赏性和娱乐性,能让学生享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且还是人们为了个人、社会或学术目的而选择的一项活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对其他各项语言能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学生在阅读中存在如下问题:1)对课本内容应付了事,只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步骤学习,缺乏主动性;2)阅读过程中心不在焉,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3)寄希望于教师的讲解而不是自身主动的阅读,求得疑难点的迎刃而解;4)阅读后不再重温课文,不再阅读与所涉及话题相关的其他文章,甚至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

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厌学,对所有教学材料表现出漠不关心;二是选择性的学习,对课本内容缺乏兴趣,但对课外教辅材料存在着潜在兴趣。因此,缺乏阅读兴趣已经成为了英语泛读教学的拦路虎,这亟需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兴趣与英语泛读教学

兴趣是一种引起注意力和好奇心的特性,是驾驭人们注意力的力量。学习兴趣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的满足,否则将成为一种负担。阅读兴趣的培养对推动学生泛读及其他各科学习有着更切实际的作用。人的兴趣虽然是以客体的特点和个人本身的心理品质(文化、教育、能力和性格等)为转移,但最终是由集体、社会、社会心理来形成的,因此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泛读教学应注重通过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主动的需求。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清楚他们为何缺乏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有:1)课本上的文章大多太专业化和严肃,专有术语过多,造成理解不顺畅;2)文章过时,内容陈旧;3)学生对所涉及的话题不感兴趣;4)教师以教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课堂反应。

二、泛读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以上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应做到如下几点:

1.谨慎选择阅读材料,从易入手,话题要广泛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和目的性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阅读能力。选择诸如幽默故事,散文,军事、体育、计算机、经贸英语,甚至是女生喜欢的化妆品等英文资料,并且选材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与学生水平相适应。在一年级的泛读教学中应选些相对简易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二年级学习时,学生词汇量及理解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这时可以选择更高层次的阅读。而且,英语阅读并不一定非得读地道的英文原文,也可以读汉语资料的英译文,这样的材料最好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已耳熟能详的文章,如鲁迅作品中有关祥林嫂的节选和有关闰土的描写,老舍的《茶馆》的英译文等。笔者在教学中选过这样的教辅材料,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

2.紧跟时事,补充新闻

报刊阅读是低年级泛读教学的一部分,但在教授完报刊阅读以后的课堂上,泛读教师也应多补充时事新闻,不要把报刊阅读和整个泛读教学脱离开。学生十分关心当今时事,但课下却没有太多时间和渠道查阅英语新闻。课堂上补充时事要闻能帮助学生与时俱进,而了解已熟悉的汉语信息的英文说法更是学生十分乐意做的事情。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补充过24届大学生冬运会、国庆6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H1N1流感全球肆虐、世界气候大会等新闻,学生对学习此类英文资料乐此不疲。选择话题多变,篇幅适中的国内外时事要闻,既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可以为学生补充知识,锻炼其洞察时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形式多样

泛读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但应掌握“教学有法”和“教学无定法”这一重要原则,正确处理好有法和无法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学有法”是指在进行教学时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科学教学方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无定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总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总是厌倦一成不变的东西,包括教师的授课方法。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且多种方法穿插使用。比如,采用“提问——阅读——讲解——评论”的形式,或采取“阅读——提问——评论——讲解”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阅读——穿插资料——评述”的方式,或者辅以图片或多媒体教学,等等。但是,无论教学方法怎么千变万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能变,应做到教学互通。泛读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组织要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问题是思考的前提,所以在阅读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和问题,提问要有创意;

3)讲解过程中,高屋建瓴从语篇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析文章结构及写作手法,总结文章大意,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如果“眉毛胡须一把抓”只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渐渐失去兴趣;

4)阅读后,可以要求学生讲述大意,看其表层理解情况;要求细读相关部分,猜言外之意,测试学生深层理解情况;最后要求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其评价性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迁移学生的兴趣

对于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如果只是从正面大谈阅读的重要性及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果把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阅读中的话题不感兴趣。针对女生的特点,可以选取她们感兴趣的话题,如化妆品英语、时装英语、有关歌曲的颁奖情况、英语歌词等;针对男生可选择体育英语、军事英语、新车推荐等英语资料,并配以图片。这样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阅读。在培养兴趣之后,可引导学生阅读科技英语、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学术文献等正式资料,逐步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大有裨益。

5.引导学生阅读,使阅读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内只能提供给学生语言的sample和阅读技巧,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则需要二语习得(SLA)研究中所说的language exposure。鼓励学生课外先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后指定相关阅读资料。学生的资料一般很缺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自己保存的杂志、报刊、小说和其他文献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利用图书馆和书店借书买书看。教师要多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三、结语

兴趣是推动学生阅读的内存动力,“好的阅读材料”、“好的方法”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新颖有效、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和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均可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索活动,激发新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把金钥匙,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泛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许. 英语专业泛读教学思考与实践[J]. 山东外语教学,2000,(2).

[2]吕煦. 深化认识 理顺关系 突出特点 英语专业泛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

[3]刘岗. 阅读教学的纠错思维[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4]吴彩萍,吴维昕. 兴趣和英语教学[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5]王金荣,王洪义. 英语泛读教学探索[J]. 渤海学刊,1995,(1) .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英语教师
最美教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师如何说课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读英语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