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节目娱乐化的一些思考

2010-04-12 16:08程晓光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娱乐功能

□程晓光

( 古交市广播电视台,山西 古交 030200 )

一、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本位回归

《电视与社会》一书中曾提到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电视传播的是声画符号,多种艺术可以集中地在电视媒体上展现出来,这为其成为娱乐工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电视节目娱乐化的起因与西方工业文明有着莫大的关联。工业化前期,社会原始资本积累,物质的需求远远大于精神的需求。在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矛盾,因此电视在宣传商品并能够刺激物欲的平台中诞生了。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在争相购买电视机就是为了娱乐,几乎没有那一个家庭是为了受教育而购买电视的,这也说明了百姓心中电视娱乐功能的本位思想。文化的多元,使人们面对新生事物,甚至另类文化的出现都能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人们的思维模式也不再那么僵化,意识形态也不再那么禁锢,这也为电视节目娱乐化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的温床。

(二)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综艺节目类型,游戏类娱乐节目,益智博彩类节目, “真人秀”节目,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式的娱乐节目。就其形态而言,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模仿到创新,从传统到现代。它丰富了节目模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

(三)电视节目娱乐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电视节目娱乐化带动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共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让观众在钝涩的社会节奏下迸发出会心的微笑。电视节目娱乐化填补了观众心里的空白,使得观众在电视机面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宣泄与满足。参考到不同类型节目,总结了平民化、广泛性是娱乐节目的基本看点。电视观众在观看或参与娱乐节目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百姓需要娱乐,生活需要娱乐,市场也需要娱乐,看电视本来就是为了松弛,缓解压力。另外,电视娱乐节目使受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使自己感觉能跟上潮流或者超越潮流,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转身又引导生活时尚、刺激社会消费。

二 、电视节目娱乐化的不良影响

电视娱乐节目是在给老百姓带来欢乐的同时,过分追求收视率,想尽办法吸引观众眼球,占领市场份额,一些娱乐节目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一)电视节目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娱乐节目庸俗化的七大表现:1.以“性”为卖点,吸引观众,狂打擦边球。2.以残忍为噱头,发掘人性之恶。3.极尽窥探之能事。4.恶搞、整人娱乐观众。5.挑战道德,颠覆传统,发掘“丑闻”、“丑态”。6.以奇装怪行、言语无忌吸引眼球。7.以高额大奖刺激观众收看,宣扬日、韩享乐方式。

(二)电视节目娱乐化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一些“格调媚俗、语言低俗、动作粗俗”的娱乐节目,在赢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对传统的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心中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长沙市民肖兵认为,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选秀”正热火朝天地向全民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尖锐地指出:“就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和性犯罪来说,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所带来的暴力、色情内容的侵蚀已成为一个重要诱因”。他说,青少年追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我们一些媒体太出格了,像苍蝇逐臭一样,大揭明星的隐私,甚至用性方面的东西来大做文章,这样一来,就把青少年的追星引向了歧途。

(三)电视节目娱乐化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庸俗化会带来不少危害:1.使节目越来越没有文化,丧失电视最初的本意;2.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狭隘;3.庸俗化排斥了文化的领地扩大,失去了与其它文化媒介竞争的基础,使它的生存和公信力大大降低。据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进行的《北京大学生收视状况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流于庸俗,过于泛滥;42%的受访者认为其品位不高,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和审美标准”。这一结果也正说明电视节目娱乐化对电视媒介公信力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 、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出路

尽管当下很多电视娱乐节目不令人满意,但这对节奏变快、压力变大的现代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和宣泄。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老百姓希望享受的是精神满足,如果只有感官上的快乐,而缺乏内心深处的感动,这样的节目一定没有竞争力。

(一)打造中国电视“绿色娱乐”。首先,坚守“三品”即“品质、品位与品格”,增强其文化内涵。《娱乐串串SHOW》这档节目,娱乐和人文内涵更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其次,要走平民主义路线,观众才是硬道理!加强节目的互动传播。纵观一些成功的娱乐节目,“平民化”与“生活化”已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策略。

(二)强化电视节目的文化认知功能。电视节目除了娱乐功能之外,更应有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中国大陆地区电视台都是官办的,作为一种舆论工具而存在,这样就必然有对文化认知的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中国的国情下,电视的娱乐功能永远不可能超越对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例如:央视国际频道的《探索·发现》播出了《走进非洲》、《极地跨越》等一系列大型电视节目。这些纪录片的定位在边缘体裁,主观视觉是反映内容真实、主题深刻的人文历史。《中国邻邦大扫描》是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的第三次合作,节目定位是以中国邻邦文化、历史、地理为主要表现对象,同时,也对邻国的现实情况给予关注。

(三)电视节目娱乐化的社会责任。电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人都有恶的一面,我们人性中都有喜欢看八卦看丑闻看情爱的一面,可我们要为此提供这种节目吗?”确实,娱乐节目绝不能唯收视率和市场效益论,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代表的必须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要有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不能贴近“为所欲为”的境地。

(四)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法律约束。要想从根本上把电视节目娱乐化引向正规,必须制定相应完备的法律规范。由于目前的法律空缺使得电视娱乐节目“克隆”,争相竞比收视率和市场效益,而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却抛之脑后,因为它不会因此而被停播或受其它法律的约束。专家指出,遏制这种趋势,不仅需要依靠广大的电视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各个监管部门运用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产业运作规律,加大监管力度,使监管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学者专家提醒,我们应该走出去学习国外将公共电视台与商业电视台分开的做法。不以赢利为目的,由政府资助建立公共服务电视,不计算收视率,专门播放一些品位比较高的节目。同时,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电视节目实行分级制,避免某些电视娱乐节目给未成年人心理生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总而言之,娱乐节目应该是包含观众乐于接受的轻松与愉快的高雅的娱乐内容,但是并不等同于文化的流失,更不应该是所谓的低俗。做出的娱乐节目要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和审美理念以及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就算纯粹是为了娱乐,也一定要触及到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念,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在社会化的今天是长久不得的!所以说,中国电视节目娱乐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是慢慢的在曲折中前进。存在问题是正常的,要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娱乐节目的多元化,时间久了我们终将会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道路。相信,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前景十分诱人,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无垠,只要中国的新闻媒介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就一定能摸索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潜在规律。同时,凭借走一条平民的路线,做到以人为本,相信未来几年里中国新型电视娱乐节目一定会层出不穷,同时中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步调也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树华,叶银娇,徐洁.论娱乐的社会和心理功能[J].现代广告,2005.

[3]段羡菊,叶伟民,张婧[EB/OL].荧屏七种低俗病,新华网,2005.

[4]段羡菊,叶伟民,张婧.把脉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现象[J].半月谈,2005,(17)

[5]邵培仁、潘祥辉.走出电视娱乐节目庸俗化的困境[N].光明日报,2006-02-10.

[6]吴华丽.白岩松怒斥电视节目恶劣制作倾向[N].新安晚报,2006-09-05.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娱乐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娱乐眼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