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行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患者的护理

2010-04-13 05:22廖金萍谢湘梅郭梅清徐高四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12期
关键词:肾周活体血尿

廖金萍,谢湘梅,郭梅清,徐高四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6)

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是用穿刺针经背部皮肤刺入肾下极获取肾脏病理标本的一种方法[1],有助于确定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对协助肾实质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但作为一项创伤性检查,可发生损伤、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2]。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除穿刺技术要精湛外,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2009年1-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肾脏疾病患者86例,并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2月在本院行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肾脏疾病患者86例,男37例,女49例;年龄19~66岁,平均(31.5±9.3)岁。

1.2 穿刺方法

所有患者排尿后俯卧于硬板床上,双手置于头部两侧,腹部下方垫一5~10 cm高的棉枕以固定肾脏。B超定位后,选择右肾下极作为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Tru-cut穿刺针沿麻醉点在B超引导下进针,遇突破感后嘱患者屏气,扣动板机,取得肾组织,并置于甲醛固定液中送检。术后纱布覆盖,局部按压穿刺点15 min,多头腹带加压包扎,将患者用平车送回病房。

2 结果

8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并成功取到肾小球,且肾小球数目均超过10个。病理组织检查结果:IgA肾病28例,系膜增生性肾炎伴局灶硬化21例,膜性肾病11例,硬化性肾病3例,微小病变型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8例,乙肝相关性肾炎7例,紫癜性肾炎4例,糖尿病性肾病3例。

86例患者中,穿刺后出现肉眼血尿4例,5 d后常规行B超检查发现肾周血肿4例,均经过止血、抗炎、卧床休息等好转;5例出现排尿困难,给予热敷及诱导排尿后4例自行排尿,1例效果不佳行导尿术;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酸、腰痛。无一例出现发热、感染、损伤周围器官及血块堵塞输尿管导致肾绞痛和大血肿等并发症。

3 护理及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

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目的和意义、操作过程,并签知情同意书。②术前1 d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吸气末屏气30 s的练习。③训练患者床上排尿。④嘱咐高血压患者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物。⑤术前行血常规和出血、凝血功能及肾功能、肾脏 B超等检查。⑥停用抗凝药物。⑦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

3.1.2 心理护理

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是一项创伤性检查,多数患者及家属不愿接受或存在很大顾虑,担心穿刺会损害肾脏功能,引起疼痛、出血等,此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肾穿刺只要配合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请已做过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打消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行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①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 h。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进食、洗漱和大、小便等。②前8 h平卧于硬板床;8 h后如无特殊情况可解除腹带,翻身侧卧,但不能剧烈活动;24 h后可下床活动;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③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尿色、尿量、腰痛、伤口敷料等情况。若发现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④术后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高度浮肿和心功能不全者除外),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胃部饱胀不适,出现恶心、呕吐。饮水总量可达2 500 mL以上。⑤及时留取尿标本送检。一般留取穿刺后连续3次的尿液及第2天的晨尿,发现肉眼血尿和尿中有血块及时通知医生。⑥遵医嘱使用止血、抗炎药物。术后常规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 kU静脉注射;维生素K13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2~3 d,以减少出血。⑦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护理人员可采取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等方法诱导排尿。男性患者可采取侧身排尿的方法。本组5例尿潴留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例自行排尿,仅1例患者行导尿,并于第2天拔除导尿管。

3.2.2 并发症的护理

①血尿的护理。镜下血尿几乎每例患者都有,一般在1~2 d内自行消失[1]。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为了使少量出血尽快从肾脏排出,应嘱患者大量饮水,勤排尿。同时观察每次尿液的颜色,及时留取尿标本送检,以判断血尿是逐渐加重还是减轻。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利尿、止血等治疗,并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直到肉眼血尿消失。②肾周血肿的护理。肾周血肿可经床旁B超发现,发生肾周血肿的患者必须延长卧床休息时间,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减少活动,1~2周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4 讨论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构成,肾小球是肾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丛、出球小动脉及系膜组织,血液循环丰富[2]。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为获取足够数目的肾小球作标本,对肾脏可产生机械性损伤,术后几乎100%出现镜下血尿,而肉眼血尿发生率在2%~12%[1],大多数发生在24 h内及1周之内。尤其是下床活动时最有可能致伤口部位血凝块脱落,再次出血,故应密切观察这一时间段内的症状[3]。穿刺的针数多,出血可能性会增加,一般进针次数不能超过4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也会增加出血机会。本组患者均做到绝对卧床休息24 h。而出现肉眼血尿和肾周血肿的患者延长卧床休息时间2~7 d,无一例出现血块堵塞输尿管导致肾绞痛和大血肿等并发症。

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对确诊肾脏疾病类型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但肾脏疾病患者大多因病程延长,反复发作,对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不甚了解而顾虑重重,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甚或恐惧心理[4]。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时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9-417.

[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4-267.

[3] 顾平.肾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4):46-47.

[4] 范凤燕,何红,张俊,等.人性化护理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临床路径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4):1570-1571.

猜你喜欢
肾周活体血尿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的分析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积液的临床价值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超声观察与分析
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的MRI研究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