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住院前复苏后转运中的护理

2010-04-13 07:11王爱芹贾志珍
山东医药 2010年21期
关键词:输出量下坡心源性

王爱芹,贾志珍

(临邑县人民医院,山东临邑 251500)

2009年 2~7月,我院在住院前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7例,在转运中经积极护理,均将其安全运至院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7例心源性猝死患者均发病于院外,男 5例、女 2例,年龄43~71岁。原有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各2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例。患者均行现场心肺复苏,其中气管插管 5例,电除颤 4例(1例除颤 10余次复苏成功);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治疗,均安全运至院内治疗。

护理:①复苏成功后,患者意识很快恢复。因复苏过程中,对其行胸部按压、除颤,患者胸痛难忍,产生恐惧感,有的因脑缺氧出现烦躁。对此,医护人员应通过语言交流安慰患者,让其家人陪伴,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②及时吸氧,改善心肌氧合及梗死周围缺血心肌氧供,缩小梗死范围,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间歇给予高流量及中流量吸氧,用便携式氧气瓶供氧。③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脱落、移位,保证转运中插管位置正确,用呼吸气囊时注意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因疼痛及路途颠簸可引起恶心、呕吐,为防止误吸,让患者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及时吸出其分泌物,保证转运中气道通畅,避免剧咳,防治呼吸异常及颅内压突然增高而出现并发症。④复苏后 24 h内易发生室早、室颤等心律失常,引起严重心律紊乱;因心肌缺氧、乳酸堆积、心肌收缩缓慢无力,易导致心脏再停搏。故在转运中应全程持续监护,并给予相应处理。⑤注意血压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输出量严重降低,心输出量低于 2 L/min时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因此,应 15~30 min测血压一次,必要时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及血容量。⑥用铲式担架搬运,搬运和转运中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头部在前、上下坡时头高位,身下褥垫柔软舒适,以减少颠簸。固定担架和体位,避免上下坡、拐弯时因车速改变造成患者伤害。⑦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一般用静脉留置针,以迅速提高动脉压,改善脑血流灌注,保证转运中快速输入液体和药物,且患者躁动、体位改变和转运中使留置针不脱出血管外。⑧做好院前抢救及转运中的记录,及时联系院内急诊,做好接诊准备,严格交接患者的各项检测结果、意识状态、检查及抢救情况。

猜你喜欢
输出量下坡心源性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画与理
如东需求锐减过半,海南缩减85%! 一代苗输出量2000亿尾,未来前景看好
勘 误
高速公路长下坡交通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词块输出量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高速公路长下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个雪球滚下坡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