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普利对大鼠 AMI后心肌缝隙连接蛋白结构的影响

2010-04-13 07:11峰,陈
山东医药 2010年21期
关键词:雷米传导左室

何 峰,陈 珺

(1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 300140;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心肌纤维化可致细胞间分离,使心室肌发生重构,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通过抑制心室重塑,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明显改善 AMI患者的预后。目前,心肌间缝隙连接蛋白 43(Cx43)与AMI后心律失常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关于 ACEI对AMI后心肌 Cx43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2003年 3~9月,本文通过制作大鼠 AMI模型,研究了 ACEI雷米普利对 AMI后心肌 Cx43表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及试剂 雷米普利购自北京安万特公司,兔抗鼠 Cx43一抗购自美国 Zymed公司,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试剂盒为北京中杉金桥公司产品。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模型制备 雄性大鼠 24只,体质量(230±15)g,随机分成对照组、AMI组和治疗组。三组均行开胸手术,其中术后 AMI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对照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脉;治疗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同时用雷米普利 1.86 mg/(kg◦d)分次灌胃,连续 8周;对照组、AMI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时间同治疗组。用 20%乌拉坦1 g/kg行腹腔浅麻醉,气管切开后接呼吸机(潮气量 3 ml/100 g,频率 60次,呼吸比 2∶1)。于左侧第2、3肋间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圆锥间找到与左冠脉伴行的心大静脉,用 3-0丝线结扎冠脉左前降支,以肢体导联出现 ST段弓背上抬 >0.2 mV、持续 30 min以上作为模型成功的标志。术毕恢复胸腔负压后关闭胸腔,撤除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

1.2.2 心肌 Cx43检测 取各组新鲜心肌组织,在10%甲醛液中固定 24 h,AMI组及治疗组分别取左室心肌梗死(MI)区、边缘带及非缺血区心肌组织作为标本,其中 MI中心和边缘带取自左室侧壁,非缺血区取自左室后壁。对照组取左室侧壁和后壁,组织块包括心肌全层,常规脱水、石蜡包埋,用于免疫组化样品制备。免疫组化染色按试剂盒要求操作,在 Olympus显微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 5个视野,用图像分析系统在 40×光镜下对各组心肌 Cx43切片进行分析,测定每个视野下阳性物质的平均光密度,取 5个视野的平均值。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肌 Cx43分布 对照组心肌 Cx43分布密集,排列规律,主要呈簇状分布于与心肌纤维长轴垂直的细胞端—端连接部位;其分布密度在左室前壁和左室后壁,两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组 MI区心肌 Cx43完全消失,边缘带绝大部分消失,仅极少数分布于心肌细胞侧—侧连接处,或呈点状分布于细胞表面;心肌 Cx43消失从 MI区→边缘带→非缺血区呈逐渐移行性变化,越靠近 MI区其消失越明显。治疗组 MI区及边缘带分布不均一性改善。

2.2 心肌 Cx43表达 AMI组 MI边缘区、非缺血区心肌 Cx43分别为(0.253±0.023)、(0.409±0.018),治疗组分别为(0.357±0.020)、(0.433±0.025),对照组(左室侧壁、后壁)分别为(0.415±0.019)、(0.430±0.021)。与治疗组比较,AMI组MI边缘区、非缺血区心肌 Cx43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 <0.01)。

3 讨论

雷米普利属于 ACEI,其能抑制 AMI后心肌重塑,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缩小 MI范围,保护心肌,改善患者预后。心肌 Cx43是闰盘中相邻两细胞的功能接触区,是相邻细胞电学耦联的基础,是导致心肌细胞各向异性传导的重要决定因素[1]。研究表明,正常心肌 Cx43端—端连接结构形成低电阻通道,使电流易于越过 Cx43至邻近细胞,有利于维持动作电位传导,减少电流损失,使心脏在电学上形成一个有序、同步活动的整体;其分布改变可致通道电阻增加,使局部发生传导缓慢和传导阻滞,诱发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2]。心肌 Cx43的正常分布及其含量对维持心脏传导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发现,雷米普利具有保护心肌间隙连接结构的作用。正常情况下,Cx43呈簇状分布于与心肌纤维长轴垂直的细胞端—端连接部位[3]。本文AMI组梗死 8周后 MI区心肌 Cx43完全消失,MI区边缘带绝大部分消失,仅极少数分布于心肌细胞侧—侧连接处或呈点状分布于细胞表面;且心肌Cx43消失从 MI区→边缘带→非缺血区呈逐渐移行性变化,越靠近 MI区消失越明显。治疗组 MI区边缘带的分布不均一性改善。表明雷米普利对左室AMI后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可使心肌电活动趋于同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本研究中大鼠 AMI后心肌 Cx43分布明显不均,雷米普利可改善其在不同区域的表达,改善 AMI的预后,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据此推论,AMI后雷米普利保护结构的作用使得细胞间这种有益的信息传导得以正常进行,保护了相邻缺血细胞的安全电扩布,从而减少 AMI后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改善 AMI大鼠的预后。本研究为雷米普利抑制 AMI后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Spach MS.Anisotropy of cardiac tissue:a major determinant of conduction[J].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1999,10(6):887-890.

[2]Jongsma HJ,Wilders R.Gap junction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 Res,2000,23(12):1193-1197.

[3]Peters NS.New insights into myocardial arrhythmogenesis:distribution of gap-junctional coupling in normal,ischaemic and hypertrophied human hearts[J].Clin Sci,1996,90(6):447-452.

猜你喜欢
雷米传导左室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第一个穿越大瀑布的人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复制爱因斯坦
神奇的骨传导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