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历史建筑的建筑美学——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2010-04-19 06:55毛小里
四川建筑 2010年1期
关键词:瓦片巷子成都

李 智,毛小里

(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2.浙江省衢州市建工集团,浙江 衢州 324000)

北京老胡同的逐年消失,福州著名的“老三坊七巷”拆毁,济南老火车站的拆除等等,这些历史价值极高的老建筑已一批一批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随着城市用地越发紧张,这样的场景就在我国不同地区不断上演,那么触目惊心。如何协调传统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发展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格外突出。

1 宽窄巷子概况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代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东临长顺上街,南临通惠门路和金河路,西临同仁路,北临槐树路,位于城市中心。如今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经过 4年的改造已经对外开放,在保护老成都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娱乐休闲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图1 宽窄巷子区位图

2 美学的碰撞

对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进行改造基本依托于巷内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它们作为改造的载体在四年时间的酝酿后,终于让这个古朴悠然的巷道大放异彩。

2.1 “点”式改造

由于宽窄巷子其空间组合形式的特点,即户户相连延长成巷,又有小巷穿插贯通各巷。因此在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之间有着数条小巷,使三条巷子相互连接,颇具情趣。改造后,这些砖墙上的适当地方点缀了装饰物,在这里笔者称其为”点”式改造。以消除部分重点区域的沉闷感,而装饰物以现代材料为主,在传统砖墙的映衬下,更凸显其时代美感,同时也反衬出宽窄巷子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巷子中最为常见的”点”式改造物就是用瓦片拼接组合的图案,其外围用钢材包裹一圈,它们深深渗入老巷子的砖墙中,牢牢结合在一起。图 2中的瓦片相交处会添上一朵素雅的花朵,气质如同巷子,深远悠然。

2.2 “面”式改造

宽窄巷子的宅子的新旧改造的结合面主要就在正门两侧的原有“仆人房”的改造,由于它直接临街,所以在美感上以及功能上的表达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美感上它积极展现了宽窄巷子改造后的基础面貌,控制着巷子整体的基调和氛围,影响着人对巷子第一印象的形成,通过作者的实地调研,基本上对于“面”上的改造可以分为两类。

图2 瓦片构成的装饰物

(1)功能性改造。对于商业化的宽窄巷子来说,功能性改造就是指对于仆人房间的墙面进行改造后以达到商业宣传的作用的改造。宽巷子 19号的养云轩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在改造的立面上,以前的砖墙面上开了一个很大的洞口,其中嵌以玻璃,因此路人能直接看到房间内部摆设的餐具,让人垂涎。而立面上的玻璃两侧用金属编制的图案整齐地排列成了两列,图案精致考究,以现代材料却带来古朴怀旧的味道。整个外墙面其它地方则被修旧如旧的木结构所布满,虽然材料不同,但色调的接近带来了整体效果的和谐一致,品味出众。

图3 宽巷子19号

宽巷子33号的滴意餐厅现代味明显重了不少。外砖墙上依然开了洞口,其中嵌以玻璃,但面积比 19号明显小了不少。加之住宅原先层高相对较矮,并且改造时只保留了住宅临街房间的外墙,省去了屋顶,解放了空间,使仆人房间形成一个完全开敞的室外空间,从而使建筑不显那么沉重,轻巧了不少。另外在外墙的上侧整齐地排列着十字形的小洞口,使厚重的墙体更显活泼,并在嵌以玻璃的洞口处,撑起了大红色的雨棚,与外墙对比强烈。在这里传统美与现代美结合得这么纯粹简单。

图4 宽巷子33号

(2)装饰性改造。对于商业化的宽窄巷子来说,装饰性改造就是指对于仆人房间的墙面进行纯粹装饰作用的改造。宽巷子38号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例子。38号宅子是私人住宅,因需考虑其私密性要求,仆人房外墙保留原状,而是在外墙面外再建一道墙,其材料使用了玻璃,钢材以及风格古典的堆积拼凑为花纹图案的瓦片。整体效果与周遭的仿古风格对比强烈,玻璃的飘渺,钢材的厚实,加上精致的瓦片组合的图案都让38号住宅外墙面现代味十足。但由于瓦片图案的古韵犹存,让这个外立面不会过于脱离于整个仿古环境而独树一帜。

另外井巷子的九拍乐府的立面改造也相当有趣。它保留了旧有建筑仆人房间的外墙和房间的完整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的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都一应俱全,但有趣的是它在外墙面上仅开一小窗,然后紧贴墙面外加了一层玻璃表皮,并在玻璃面上施以彩绘,以达到装饰作用。手法独特效果明显,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感十足,让人印象深刻。

2.3 “线”式改造

在这里之所以将“点、线、面”中的“线”放在“面”之后,这是因为“线”的组成是建立在“面”的基础之上的,即”线”是指整个巷子的立面延展。“面”则是组成街道的一个个宅子的立面。 “面”影响“线”,“线”决定“面”。

组成宽窄巷子的三条巷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的长度大致一样,仅一、二百米,街道步行空间通常由街道两侧的院墙所界定形成,宽巷子大概7米,窄巷子窄不过5米。街道断面高宽比(D/H)为 1~2之间,由此自然形成宽窄巷子街道氛围的静谧亲切。经过观察,在巷子内开合有序,变化不一,有效防止了巷子宽度雷同所带来的呆板感。但是随着街道两侧商店室外休闲的桌椅等的延伸入街,这种空间变化越显薄弱,不仔细观察就很难注意到街道的这种空间变化。由此,街道两侧的商店成为街道表现的主要反映元素。整条巷道改造后都是由不同的立面所串联起来的,传统的老门头、垂花门、青石砖和现代的玻璃、钢材、金属等材料融合贯通,浓烈的传统美感的老肌体与强烈现代艺术特征有节奏地交替出现,时而对比强烈,时而同化一体,让人游走在历史时光当中却能呼吸到现代吹来的清新之风。

图5 宽巷子38号

3 结束语

对于宽窄巷子的改造,设计者在竭力保留巷子旧有建筑肌体和美学特征以及展现现代美学风格上都是成功的。不管其手法是”修旧如旧”还是”以新补旧”,这对于历史风貌价值大于史料价值的一般化建筑遗产来讲应该是很合宜的方法。宽窄巷子的改造,尊重了传统艺术特征,展现了现代材料,技术及艺术的风采,在这里,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相互碰撞,激发出另一种之于传统之于现代的新生活方式。

[1]胡媛媛,蔡道馨.地域建筑文化之融合——浅析成都“少城”住宅与北京四合院之继承创[C]∥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2005

[2]戴宇.基于传统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以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2008(3)

[3]罗小末.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2001(4)

[4]叶季如.走进上海新天地[J].建筑知识,2005(1)

[5]李新.游走于历史的真实与虚幻之间——评上海新天地广场[J].福建建筑,2007(2)

[6]佘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利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7]王纬伟.建筑材料的视觉传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8]何华荣.成都市宽窄巷子核心区更新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

[9]徐强.材料在旧有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运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0]宽窄巷子官方主页.宽窄文化,宽窄商业[EB/OL].http://www.kzxz.com.cn/,2007/2008-10-18

猜你喜欢
瓦片巷子成都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一种基于主题时空价值的服务器端瓦片缓存算法
惯性
穿过成都去看你
作品五
数看成都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成都
在成都
基于NoSQL数据库的瓦片地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