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制模式下声誉机制对代建单位的激励研究

2010-04-19 06:55徐良德
四川建筑 2010年1期
关键词:代建声誉效用

项 健,李 颖,徐良德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工程基本上采用的是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四位一体”的传统管理模式,使用单位既是建设项目的建设者同时又是其使用者。作为建设项目的使用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随意更改设计,扩大建设规模,而这必然造成投资大幅度超标,因此项目“三超”现象几乎成为建设单位的一种通病。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本身固有的缺陷,造成了国有资金使用效益的降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传统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政府作为项目业主,对工程的管理将从微观、直接的管理转向宏观、间接的管理,这种角色转变对解决建设项目“三超”现象,提高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积极与进步的意义。

在代建制模式下政府业主和代建单位通过签署合同和协议建立委托 -代理关系。由于政府业主缺乏相应的项目管理专业化知识,而代建单位是专业从事项目管理的机构,从而会导致政府业主与代建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代建单位的监督和激励必然成为对代建制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侧重通过分析声誉机制对代建单位的激励,为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业主与代建单位间的监管与激励提供研究和探索。

1 声誉机制的作用及激励表现

声誉机制是一种保证契约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它是反映行为人历史纪录与特征的信息集,可以作为显性激励契约的替代物,激励和约束代理人的市场行为[1]。声誉的作用在于为着眼于长期利益的参与人提供一种隐性激励以保证其短期承诺行动,声誉因此可成为显性合约的替代品[2]。从以上定义与分析可看出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声誉机制对行为人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隐性的方面,针对本文具体的研究背景,笔者认为声誉机制对代建单位的激励效应一般表现为正反两个方面:一是代建单位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考虑,一次性地将建立积累起的好声誉用尽,以期搏取现阶段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代建单位出于对长远利益的考虑,积极维护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声誉,以期实现自身经营的良性循环。就其以上两方面的表现,显然都可以为代建单位努力经营、提高企业效率产生很大的激励,并为代建单位带来良好的效益。

2 声誉模型应用分析

2.1 KMRW声誉模型

Kreps、Milgrom、Roberts and Wilsom(1982)的声誉模型(以下简称KMRW声誉模型)将不完全信息引入重复博弈解开了完全信息博弈下无法实现参与人的合作。他们证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合作行为在有限次博弈中会出现,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长(没有必要是无限的)。Barro和Vickers(1986)将 KMRW声誉模型应用于政府货币政策的分析中[3]。本文将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声誉机制如何对代建单位产生激励进行研究分析。

2.2 模型建立与应用分析

2.2.1 代建单位效用函数建立与分析

用α代表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类型认定。令 α=0代表代建单位的类型为合作型;令 α=1代表代建单位的类型为非合作型。用V表示代建单位对政府业主的损坏率,0≤V≤1;Ve为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预期损坏率,0≤Ve≤1。建立代建单位单阶段效用函数如下:

(1)若 α=0,即代建单位为合作型时,上式为 U=-V2/2,只有 V=0时,才能使其效用最大化。而 V=0,意味着代建单位选择合作,这符合代建单位的假定类型。

(2)若 α=1时,即代建单位为非合作型。由于 0≤V≤1,故:U=-V2/2+V-Ve,其中 -V2/2+V>0。因为 Ve为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预期损坏率,作为一个理性的代建单位,更多地是着眼于为了获取长期的利益,因此他初期合作时可能会严格执行合同维护业主利益,以期降低政府业主对自身不利评估的预期。所以 Ve充分小是能充分实现的。则能保证不合作代建单位获取相应的收益。

以上分析看出,建立的效用函数与代建单位的实际行为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2.2.2 单阶段与多阶段博弈代建单位效用函数应用分析

由于对 α的设定,式(1)把合作型与非合作型的经营者严格地区别开来。以下分析将重点针对非合作型的代建单位(α=1类型的代建单位)。

在单阶段博弈中,非合作的代建单位对式(1)求一阶条件:

代建单位效用最大则 U/ V=0,代建单位对政府业主的损坏率V=1,因前提主要针对非合作型代建单位分析α=1可得Ve=1,代建单位的效用 U=-1/2,即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预期损坏率与代建单位造成的实际损坏率相等即V=Ve。可见在一次性博弈中,非合作代建单位选择合作是没有必要的。

假定博弈重复 T-1阶段,令 Yt-1为 t-1阶段代建单位选择合作的概率,Xt-1为政府业主认为代建单位选择合作的概率。在均衡的情况下,Xt-1=Yt-1。如果在 t阶段政府业主没有观测到代建单位对自身的损坏行为,那么,根据贝叶斯法则,政府在 t阶段认为代建单位是合作型的后验概率为:

其中,Pt-1是 t-1阶段代建单位为合作型的概率,1是指合作型代建单位选择合作的概率值。

由式(2)可知:如果代建单位本阶段选择合作,那么下阶段政府认为代建单位是合作类型的概率是会增大的。如果Xt-1<1,式(2)的严格不等式成立;若 Xt-1=1,则式(2)成立。

如果代建单位选择不合作,则政府业主认为代建单位是合作型的后验概率为:

就是说,若代建单位T-1阶段选择不合作策略,政府业主就推断出代建单位是不合作型的,这样代建单位会因丧失信誉而失去与政府业主继续合作的机会,这也反映出不合作的代建单位着眼于长期利益,也有积极性进行合作的动力。

现将分析放在博弈的最后两个阶段。在T阶段,代建单位已无必要再树立良好的合作声誉。因此,代建单位的最优选择是 VT=1(显然 α=1),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预期损坏率:

代建单位此时的效用水平为:

由式(3)可知,非合作型代建单位最后阶段的效用是声誉的增函数,即以前政府业主越认为代建单位是合作型的,也就是说 PT越大,该代建单位在最终阶段的效用也就越大。

现在分析 T-1阶段代建单位的行为选择。假定非合作型的代建单位在 T-1阶段之前一直选择合作的策略。因而,由式(2)知,PT-1>0,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预期损坏率:

令δ为代建单位的贴现因子,它用来表示非合作型的代建单位冒充合作型的耐心程度。本文仅考虑纯战略,即YT-1=0,1。可以对代建单位在 T-1阶段的两种战略选择的效用进行比较。

PT=0,即在T-1阶段,政府业主发现代建单位的不合作行为后,在T阶段肯定认为该代建单位是非合作类型的(PT=0)。这时,由于设政府在 T-1阶段政府业主对代建单位的预期损坏率为那么非合作型代建单位的总效用为:

由式(3)、式(4)及以上已知的上式为:

(2)若非合作型代建单位在 T-1阶段选择合作,即YT-1=1,且VT-1=0,则非合作代建单位的总效用函数为:

因此,如果式(6)大于式(5),则表示代建单位在 T-1阶段采取合作行为策略要优于不合作策略的行为。这等价于

因为,在均衡情况下,政府业主的预期 XT-1,等于代建单位的选择,则 XT-1=YT-1=1,这时再由式(2)知:PT-1=PT

式(8)说明,如果在 T-1阶段政府业主认为代建单位是合作型的概率不小于 1/(2δ),非合作型代建单位选择合作要优于不合作。但该博弈均衡战略解的存在,必须PT-1≥1/(2δ),由先前设定 δ表示非合作型代建单位冒充合作性的耐心程度,虽然对非合作型的代建单位而言其本质上是不合作的,但作为理性的代建单位出于对要想获取长期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第 1阶段开始一直到T-1阶段都选择合作行为,也就是说一般而言 δ充分大是能实现的,从而 PT-1≥1/(2δ)成立;否则,非合作型代建单位只会获取短期的效用。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应用 KMRW声誉模型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在不同时期代建单位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时采取的应对策略。由代建单位在不同时期所选择的策略看出,代建单位总是想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同时代建单位如果不是短期行为企业,在重复博弈中,他若在博弈过程的某一阶段造成政府业主的损失,政府业主很可能会终止与其继续合作,进而代建单位将要损失的未来收益就会超过其现阶段的短期所得。所以,代建单位通过严格履行代建合同,积极维护政府业主的利益,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声誉,理应成为理性代建单位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声誉机制对代建单位在严格履行与政府业主的代建合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当然通过以上分析也可看出针对声誉机制对代建单位产生有效激励要具备特定条件,首先博弈必须是重复的,事件发生的当事双方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当事人的不良行为能得到及时发现等。但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社会诚信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建立代建单位的有效声誉记录,同时建立政府业主与代建单位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这些手段,声誉机制的激励效果是能够实现的,同时代建制这一项目管理模式也会得以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期让其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服务。

[1]王军,聂规划.房地产开发商声誉与客户预期动态博弈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9):151-153

[2]余津津.国外声誉理论研究综述 [J].经济纵横,2003(10):62-63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代建声誉效用
Top 5 World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声誉树立品牌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对新媒体时代应对声誉风险的探讨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