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2010-04-20 06:57底建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抗菌药革兰球菌

底建辉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 200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肺炎[1]。因此,研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对指导本地区新生儿科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危重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新生儿 2005—2008年 30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下呼吸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 2005—2008年行痰培养检查的新生儿肺炎共 300例,日龄 1~28 d。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依据 《实用新生儿学》[2]。

1.2 标本采集 待患儿咳嗽后叩击患儿背后用一次性吸痰管经鼻至咽部吸入深部痰液至痰培养管中,密闭后立即送检。

1.3 细菌病原学检测 痰液分别接种于巧克力平板、伊红美兰平板两种培养基上,在 CO2培养箱中进行普通和高渗培养。采用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鉴定条和药敏条进行鉴定。机器自动打印结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为质控菌株,对所有鉴定用试剂及药敏试验用抗菌药物纸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及 200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CLSI/NCCLS)颁布的药敏质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间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痰液标本共 300份,分离出致病菌株 18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 152株 (占81.3%),革兰阳性球菌 35株 (占 18.7%)。不同年份病原菌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2,P>0.05,见表1)。

2.2 常见的 4种革兰阴性杆菌即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见表 2。药敏试验结果提示: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4年来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仅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增加了,2008年与 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 0~10.5%、4.0%~10.5%。

2.3 常见的 3种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耐药情况见表 3。药敏试验结果提示: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

表 1 不同年份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分布 [株数 (%)]Tab le 1 Pathogens distribution of the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in various years

表 2 不同年份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 [株数 (%)]Tab le 2 Drug resistant rate of the gram-negative bacillis of the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in various years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为新生儿期常见病,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受损。近年来重症肺炎,难治性肺炎有增加趋势[3]。对病原菌种类以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监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非常重要。本调查显示 2005—2008年我院新生儿病房感染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 81.3%,4年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种类没有差异,致病菌谱的变化不明显。革兰阴性菌前两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与夏氏报道一致[4],其余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构成也无明显变化,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表 3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Tab le 3 Drug resistant rate of the gram-positive coccus of the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药敏结果显示: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没有明显变化,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增加了。4年间 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没有明显变化,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不一致[3]。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相似,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拉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特别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 0~10.5%、4.0%~10.5%,可能与我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产生率不高有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由于其外膜存在着独特的药物外排系统,其次,由于其外膜蛋白 OprF缺乏,使药物不易通过[5]。阴沟肠杆菌耐药率与其他 3种细菌相比各个时期均较高,仅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其高耐药性与文献报道的肠杆菌科最易产生的 ESBLs有关[6]。ESBLs是国际上研究最活跃的酶类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质粒介导,多由普通的 β-内酰胺酶基因突变而来,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7]。本调查显示,常见的 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喹诺酮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和阿米卡星保持有较高的敏感性,这可能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后,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其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与 ESBLs有关。目前碳青霉烯类是对 ESBLs最有效的药物,酶抑制剂也可针对该酶,故这两种药物对大多数的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好[8]。而喹诺酮类药对关节软骨有影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均限制了在儿科中的应用,故这两种药物对大多数的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好。

本研究发现,4年来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比例变化不大,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儿科临床不常用的抗菌药耐药情况如对氨基糖甙类和奎诺酮类敏感性比较高,与此类抗菌药在儿科应用较少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药物青霉素、头胞菌素已产生明显耐药,只对万古霉素敏感。万古霉素对新生儿毒性较大,其耳毒性、肾毒性等危害尤甚,因此,临床应慎用,而且其费用昂贵,不宜在无药敏情况下广泛应用。如果万古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将给今后的球菌性肺炎治疗埋下隐患,一旦产生耐药后果严重,目前我院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球菌菌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新生儿可引起败血症及医源性器械相关的感染,其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虽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但相比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比前者耐药形势更严峻。链球菌虽然耐药情况不如前两者严峻,但也显示出一定的耐药倾向,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致病菌谱的变化及耐药性的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应注意合理应用抗菌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这也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环节[9]。临床医生应对入院患儿尽早应用敏感抗菌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防止抗菌药滥用和不必要的联合应用,减少药物耐药及病区内耐药菌株的产生。在临床工作中,尽量行呼吸道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达到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疗水平。

1 Bang AT,Bang RT,Morankar VP,et al.Pneumonia inneonates,can it bemanaged in the community[J].Arch Dis Child,1993,68:550-556.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5-443.

3 黄玉春,程宪,庄兰春,等 .大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2002—2006年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变化与耐药趋势分析 [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1):29-32.

4 夏世文,付春花,李文静,等 .2003—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 [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6):271-273.

5 汪复,张婴元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

6 胡云建,俞云松,张秀珍,等 .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3(14):241-242.

7 马晓红,孙春荣,许峥,等.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 831例临床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623.

8 徐强,周晓聪,张园海,等 .血清脑钠素水平对儿童肺炎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1947.

9 胡岩,黄锦翔,徐曙东,等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两种疗法佐治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623.

猜你喜欢
抗菌药革兰球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医院感染肠球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分析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