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革命

2010-05-14 17:16梁小民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14期
关键词:饥荒体制定价

梁小民

英语的“govern”译成中文是“治理”,有统治、支配、管理之意。所以,其名词形式“government”是“政府”。“统治”有居高临下、控制、支配之意,过去的政府也的确如此。而现在,还是把治理理解为“管理”好一些。读完李侃如的《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一书,我觉得理解为“如何统治好中国”,或者更确切些,理解为“如何管理好中国”更为妥当。

在中国历史上,改变统治的方法是革命,是阶级斗争。一个阶级打败了另一个阶级,这就构成了一部历史。原有社会中,各种矛盾激化,统治者维持不了统治时,就会爆发农民起义或战争。革命或战争最终导致统治者的更换,但统治的方法并没有改变,这就形成了中国政治亘古不变的传统——“国家制度建立在意识形态的信念之上,在顶端要有强势的个人领导,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全国性政府官僚机构”。但这种统治的结果使中国社会停滞不前,人权和民主就不要说了,连吃饭问题也没有解决。这种统治当然是失败的。

认识中国,必须从几千年的传统入手。《治理中国》的第一部分名为“遗产”,就是要讲这种传统。尽管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冲击之下,中国政府也力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如果不对成功地维系了两千年的制度进行根本改造,中国就无法成功”。

中国人仍然沿用革命的方式。辛亥革命之后建立了民国政府,共产党在推翻国民党之后建立了共和国政府。这给中国带来什么变化呢?《治理中国》的第二部分分析了1949年以后政府是如何统治中国的。

作者认为,“要了解毛泽东体制下的中国,就需要了解该体制内两个关键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毛泽东个人的革命理想,以及毛泽东及其战友们为治理国家而建立的正式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统治的方式仍然是以革命为主。1949年以后,土改、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以至文革,都是名为运动的革命。但这种方式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大跃进“最终成了一种完全脱离现实的任意性行动”,文革只是一场民族的浩劫。所以,“他的接班人则面临着一个尽力纠正其错误的艰巨任务”。

1977年,邓小平恢复了职务,他“在审视了危机四伏的中国体制后,认定只有实行重大改革才能保住中共的权力”。这就表明,为改变中国的状况,邓小平选择了改革而不是革命的方式。革命是激进式改革,改革是渐进式革命。“革命”与“改革”一字之差,却含义完全不同。革命是对原有体制的完全否定,改革是在保持原有体制下进行增量式的进步。

书的第三部分“政治体制”论述了在保持原有体制下,所进行的适应经济发展的调整。这些调整尽管不是根本性的,但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社会进步。第四部分“挑战在前”,既肯定了改革对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又指出了未来应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的改革是成功的,但并没有结束。中国要进步,仍需要以后不懈的努力和继续改革。改革对中国进步的作用远远大于历史上无数次革命。改革才能管理好中国。

作者李侃如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师承费正清和鲍大可(A.Doak Barnett)等人。他们熟悉中国问题,又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我们不能认为他们讲的话“句句是真理”,但许多见解却极有启发,读一读这本洋人写的书,的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

◗新书推荐

《影子写手》

[英]罗伯特·哈里斯

新星出版社

定价:28元

这是一部小说。英国在位时间最长也最有争议的首相,雇用了一个职业影子写手给自己写传记……小说在英国引起轰动,书中的描写是否影射?政坛阴谋是否虚构?答案都在书中。

《自由多元主义的实践》

[美]威廉·A·盖尔斯敦

江苏人民出版社

定价:25元

作者曾担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国内政策助理。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自由多元与自由民主、公共问题与公共哲学等方面分析了自由多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饥荒与政治》

[法]西尔维·布吕内尔

社科文献出版社定价:18元

作者提出了现代饥荒现象的几种模式:“被否饥荒”“人为饥荒”和“外示饥荒”。当今的问题已不是探讨世界能否养活世界,而是要弄清世界是否愿意养活世界。

《物:60年代记事》

[法]乔治·佩雷克

新星出版社定价:20元

这是法国战后最优秀的“社会学”小说之一。作者在描写60年代法国物质奢华的同时也对这一现实对人的影响进行了反思。

《超越金融:索罗斯的哲学》

[美]乔治·索罗斯

中信出版社定价:28元

“我在人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理念架构,它既帮助了我经营对冲基金去赚钱,又使我以政策研究慈善家的身份去用钱。”书中,索罗斯阐述了他的哲学和对未来的分析。

猜你喜欢
饥荒体制定价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扫地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饥荒是你造成的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游戏救国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经典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