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10-05-22 03:08黄卫星浙江常山县人民医院常山县324200
中国药房 2010年12期
关键词:心动图左室心衰

黄卫星(浙江常山县人民医院,常山县 3242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因泵衰竭和心电紊乱而致心血管疾病事件不断上升,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探讨较好的治疗CHF的方法,笔者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5月CHF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稳心颗粒治疗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入选的82例CHF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5~82岁,平均年龄68.5岁。心功能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8例,Ⅳ级34例。基础病因分类:风湿性心脏病1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例,心肌病5例。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半月内患者;急性左心衰患者;糖尿病患者;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心力衰竭者;未控制的恶性心律失常者;住院前已系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者;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者;未按规定服药者;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8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A组(治疗组)41例(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20例,Ⅳ级16例),B组(对照组)41例(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8例,Ⅳ级1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疗程、病程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1],2组病例均治疗原发病以及纠正CHF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A组(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9 g(山东步长制药厂),温开水冲服,tid,每4周为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能达到完全缓解或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为显效;能达到部分缓解或心功能改善Ⅰ级,一般处于心功能Ⅱ~Ⅲ级,症状及体征减轻,但仍有心力衰竭症状继续存在为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测定方法:用6 min步行试验,由专人测定心功能分级,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由同一人于治疗前、后测定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结果比较(n)Tab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2 groups(n)

由表1可见,2组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显著(P<0.05)。

2.2 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疗效比较

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疗效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情况()Tab 2 The change of index in echocardiography of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情况()Tab 2 The change of index in echocardiography of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1),对照组除LVESD、FS外,其他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LVEF、SV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LVESD/mm 50.20±10.1043.90±11.5051.80±11.1047.80±10.70 LVEDD/mm 62.03±9.7155.42±10.1962.70±10.1158.99±9.20 LVEF/%43.90±12.1057.30±11.5045.80±11.9053.20±10.40 SV/mL 48.11±11.9069.61±15.8048.60±12.1063.49±13.80 CO/L·min-1 3.69±1.204.94±1.793.70±1.124.63±1.48 FS/%24.10±4.6028.40±5.0025.70±5.0026.10±5.60

2.3 不良反应

在2组治疗中,共有15例合并心源性淤血性肝损害,治疗组7例,对照组8例。治疗中因严重突发心律失常或猝死者,在治疗组中2例,对照组4例;病死率分别为4.90%和9.80%。2组比较,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对于慢性CHF的治疗,已从既往单纯的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向全面的交感神经控制,不仅注重改善临床症状的急性治疗,更注重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慢性生物治疗。这些都为中医治疗慢性CHF提供了空间。

慢性CHF属中医“心悸”范畴,病位在心,基本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以气虚血弱为本、瘀血内停为标。故治疗应以益气养阴为本、活血化瘀治其标。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甘松、三七、琥珀等组成,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还可使LVESD、LVEDD缩小,LVEF、FS、SV、CO上升。具有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以达到益气、强心的作用,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既可以减轻心衰患者的症状,又可以减少患者对西药的依赖,减少其副作用。临床试验证实,稳心颗粒能抑制心肌细胞及细胞间的重构,改善心肌结构及功能,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左室收缩功能。慢性心衰患者,内皮素(ET)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慢性C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稳心颗粒能抑制慢性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减少慢性CHF患者的血浆ET水平,减轻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心功能。药理学证实:党参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2];黄精能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3];三七具有增强机体功能,扩张血管,提高心肌细胞抗缺氧的能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4]。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缓心肌纤维化,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

[2]许 玲,张 申,高慧展,等.炙甘草、党参、黄芪对心气虚患者心脏功能和血管状况影响比较研究[J].中医研究,1997,10(2):31.

[3]陈兴荣,王成军,李龙显.滇黄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560.

[4]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30.

[5]刘爱东,王秀华.稳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液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1):31.

猜你喜欢
心动图左室心衰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