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5-22 11:39杨耀芳季闽春
中国药房 2010年19期
关键词:药制剂过敏史注射剂

杨耀芳,季闽春,金 蕾,夏 静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 200240)

随着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院临床ADR报告逐渐增加,中药ADR的病例数也相应增多。本文对我院2006~2008年有关中药所致的ADR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821份ADR报告表中的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报告,共85份(占总数的10.35%)。

1.2 数据录入与分析

依照ADR报告表,按照年龄、性别、是否有过敏史、怀疑药品、并用药品、药品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ADR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85例中药制剂ADR报告中,男性32例(占37.6%),女性53例(占62.4%),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由表1可知,中老年人ADR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

表1 ADR与性别、年龄分布的关系Tab 1 Relation ofAD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sex and age

2.2 ADR与既往过敏史的关系

本次调查中,有既往ADR过敏史者为9例(占总数的10.59%),不详者为20例(占总数的23.53%),这样无疑增大了ADR发生的潜在几率。

2.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

按照《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将报告表中涉及的ADR名称进行分类。85例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中,以神经系统损害(31.68%)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损害(24.4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1.43%)等,详见表2。

表2 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Tab 2 Organs involved inADR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2.4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85例ADR中共涉及49个品种,参麦注射液的ADR最多(7.23%),其次为痰热清注射液(6.03%)、血塞通注射液(4.82%)、舒血宁注射液(4.82%)、灯盏细辛注射液(4.82%)。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率高于口服制剂,详见表3。

表3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Tab 3 Categories of drugs that inducedADR and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2.5 ADR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

85份中药ADR报告中,不良反应治愈率占30.59%,好转率占69.41%。88.24%的ADR对疾病的影响不明显,8.24%使病程延长,3.53%使病情加重,详见表4。

表4 ADR的事件结果及对原疾病的影响Tab 4 Result ofADR ev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primary disease

3 讨论

中医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无毒,不注意对中药的合理使用,因此近年来其ADR发生率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各种中成药中所含药物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制剂工艺不同,其所引起的ADR的临床症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各不相同。因此,中药ADR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受其生产、制剂过程、药物本身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用药是否合理等因素的影响。

3.1 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85份中药ADR报告中,女性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男性,中老年人高于其他人群。老年人发生ADR的比例较高,这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机能活动衰退及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降低有关。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进行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1]。

3.2 患者个体差异与ADR的关系

中药ADR与既往药物ADR史的关系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的ADR发生率高于无过敏史者。因此,临床用药时一定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防止使用中再次发生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高,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因为中药注射剂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淀粉、鞣质、色素、黏液、树脂、挥发油等致敏成分,一旦入血,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该抗原即发生变态反应[2]。

3.3 药物剂型与ADR的关系

一般认为,易发生ADR的中药制剂的顺序应为:糊丸<水丸<蜜丸<散剂<煎剂<酊剂<肌肉注射剂<静脉注射剂[2]。在本调查中,注射剂发生ADR的比例确实高于口服制剂,与有关资料相近[3]。且注射剂引发的ADR临床表现最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注射剂的纯度不高有关。中药注射剂是目前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制剂,由于质量监控标准未确定,制备工艺还未达到要求,药品成分比较复杂,与其它药物配伍时,常会引起pH值改变、色泽变化、发生沉淀等,从而引起过敏等ADR。在本次调查中,血塞通注射液与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联用出现了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的ADR。但有文献指出,血塞通注射液与胞磷胆碱钠注射液两药配伍用于静脉滴注是安全可靠的[4],患者发生ADR的机制可能还是与中药注射剂的纯度不高有关。

3.4 药品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在临床上,中西药配伍治疗的情况日益增多,而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中西药配伍处于无章可循状态,若配伍不当,不但会降低疗效,更会引起ADR。有关文献报道,痰热清与盐酸左氧氟沙星[5]、阿米卡星[6],灯盏细辛与依诺沙星存在配伍禁忌[7],参附、刺五加、生脉等注射液与其它药物配伍时都不同程度地使微粒增多,超过药典规定,这些不溶性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源反应[8]。故建议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必须单一用药。若一定要联用其它药物,应分开进行输注,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以避免ADR发生。

[1]刘世峰,薛新民.32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107.

[2]张义虎,宁 玲,牛加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49.

[3]杨 勤,范岳邦,臧云吉,等.雅安地区11家医院99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18):1428.

[4]马规划.血塞通和胞磷胆碱钠注射液两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8(8):641.

[5]王媛媛.痰热清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567.

[6]冯丽梅.痰热清与阿米卡星之间存在配伍禁忌[J].全科护理,2008,6(29):2726.

[7]陈玉皇,闰铁丹,郑文妍.灯盏细辛与依诺沙星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623.

[8]王植波.从中药与化学药品联用的不良反应谈合理用药[J].中国当代医学,2006,5(24):121.

猜你喜欢
药制剂过敏史注射剂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沉默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