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线引流处理复杂性肛瘘支管27例

2010-06-06 10:44唐清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药线内口支管

唐清宗

(湖南省道县中医院外科,湖南道县 425300)

1996年 ~2009年来,笔者收治复杂性肛瘘 70例,采用 3种方法处理支管,其中以药线多段对口引流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 70例,男 49例,女 21例;年龄最小 21岁,最大 67岁;病程最短 0.5年,最长 16年。1996~2000年 20例设为对照 1组,2001~2004年 23例设为对照 2组,2005~2009年 27例设为治疗组。3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及病程经统计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均有肛周间隙性疼痛、流脓、症状,查肛门内、外有 3个以上开口,支管横生或绕肛,外口距内口均大于 5cm。主管高于肛管直肠环为高位,低于肛管直肠环为低位。

2 治疗方法

药线制作:用直径 0.3cm粗麻线,剪成长约 12cm若干根,配生肌散 (制炉甘石 30g、滑石 50g、朱砂 6g、冰片2g、白芷 20g、血竭 10g、轻粉 10g)、凡士林适量 ,共置于铝制盒中消毒,制成药线备用。

治疗方法:完善住院检查,术前、后 3天进流质,术前肠道准备,备皮等。内口及主管治疗各组相同,患者取侧卧位屈膝抱于胸前,暴露臀部,常规会阴部消毒、铺巾,在骶麻下肛内消毒后,按一般规律查找内口。复杂性肛瘘大部分内口在 6点肛隐窝附近,主管高于肛门直肠环者,则主管沿探针放射状切开至齿线附近,内口以橡皮圈挂线引流,紧线适度,并修剪主管成“V”型以利引流通畅,主管低于肛门直肠环者沿探针全程切开,修剪成“V”型,络合碘纱布条引流后纱布压迫止血。

支管处理:①治疗组以探针查清支管后,在支管两端间以 5cm为间距,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人造开口,各人造开口以容纳一手指为佳,利于支管冲洗消毒,一般两引流口间皮桥不超过 3cm以刮匙,反复刮扒支管壁后用双氧水及络合碘消毒、0.5%甲硝唑冲洗后,折叠药线用双药线引流,纱布固定。②对照 1组:沿探针全程切开支管,注意保护影响肛门功能的关键组织,修前创面成“V”型,双氧水及络合碘消毒后 0.5%甲硝唑冲洗,络合碘纱布填充引流,纱布加压固定。③对照 2组:手术步骤同治疗组,引流以凡士林纱条。

术后处理:3组均用抗生素静滴 10~15天后改口服,每日稀双氧水、络合碘、0.5%甲硝唑消毒,冲洗创面及支管,更换引流物,便后用芒硝 60g兑温开水 1000mL,坐浴 10~15min,支管变窄、无分泌物后,可由外至内逐渐拆除引流物,10~14天挂线脱落,主管用凡士林纱条引流。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面愈合无分泌物,肛周无红肿疼痛。有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面基本愈合,有少量分泌物。无效:肛周有压痛,创面未愈合,有脓性分泌物。

肛内功能损伤。指诊评分:肛门收缩有力,裹指功能正常为 0分。肛门有收缩力,裹指功能减退为 2分。肛门有收缩反应,裹指无力为 4分。

4 治疗结果

3组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 3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3组平均治愈时间及肛门功能指诊积分比较 例

5 讨 论

目前,对于复杂性肛瘘临床中内口和主管的处理一般以内口高位挂线,低位切开,主管放射状切开引流治疗,而对于支管的处理则方法不一。对照 1组全程切开引流为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术中注意保护影响肛门功能的关键部位,但仍创口大、组织创伤多、愈合时间长、疤痕大、肛门功能受损较大。治疗组及对照 2组为多段切开、分段引流,可减少组织创伤、有效保护肛门皮肤及周围组织,又能使引流充分,在不影响治愈率的前提上,痛苦轻、疤痕少,且最大限度保护了肛门功能。用药线祛腐、镇痛、收敛生肌,可加速肉芽生长,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

猜你喜欢
药线内口支管
硼/氧化铜延期药线燃烧性能及延期性能研究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污水预处理PAC加药线失效原因分析
新型根系状脱水管的构造参数研究及脱水模型构建
昆钢6#高炉热风炉支管波纹补偿器技术改造
国际化工项目中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探讨
慢性咳嗽可否埋线治疗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核电厂小支管振动评定方法与减振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