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92例治疗体会

2010-06-07 08:52孙良智孙健民徐世民衣兰凯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5期
关键词:骨关节植骨石膏

李 忠 孙良智 孙健民 徐世民 衣兰凯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是足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负重及行走至关重要。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通常为高空坠落,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因为跟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1]。目前,随着抗生素、影像技术、内固定和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后足部生物力学及跟骨骨折认识的深入,其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笔者所在医院从1998~2008年根据sanders分类法[2],针对骨折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闭合穿针、撬拨复位;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对92例跟骨骨折进行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跟骨骨折,其中男82例,女10例;年龄13~68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以高处坠落伤为主共76例,车祸伤8例,其他伤8例。从受伤到就诊时间从30min到3周不等,平均4.5d。单侧为83例,双侧为9例。损伤类型:关节外骨折8例,关节内骨折84例,关节内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27例,Ⅲ型41例,Ⅳ16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保守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并屈膝90°,术者在助手的配合下,两手大鱼际按压足跟两侧,两小鱼际板跟腱部,使患肢踝关节跖屈,足背贴于术者胸前,用力牵引。待骨折端移动,保持患足内收位,取靴型石膏和U型石膏外固定,6~8周后非负重下主动活动踝关节,去石膏行走训练。

1.2.2 闭合穿针,撬拨复位

在硬膜外或腰麻下,俯卧位或侧卧位,C型臂X光机透视下,跟骨结节外上缘,经皮穿入斯氏针2枚,结合手法复位,术者两手大鱼际肌夹挤跟骨复位侧方以恢复跟骨宽度,然后两手2~5指用力向足底牵拉2枚克氏针撬拔复位、两拇指将足跟向距骨方向上顶,牵引助手同时跖屈前足,恢复Bohler角及跟骨高度,跖屈位石膏固定3~4周后改功能位石膏固定6~8周,拔除内固定针,扶双拐功能锻炼。

1.2.3 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硬膜外或腰麻下,取跟骨外侧L型切口,贴骨剥离,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将跟骨外侧翘起的骨皮质完整翻开,将塌陷关节面向上抬起,同时将跟骨结节向后翻转,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植骨。为充分暴露距下后关节面,需切断跟腓韧带和距跟外侧韧带。依据载距突、跟骨前部、跟骨结节三者的关节,用1枚斯氏针固定跟骨结节部,向后下牵引,恢复跟骨长度,复位满意后选择合适的重建塑型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充分止血,创口放入引流条,闭合创口,加压包扎。辅以石膏外固定。术后两周非负重功能锻炼,12周后负重训练。

1.3 评价标准

手术后对患者情况进行随访,评估手术效果,项目包括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跟骨结节最宽处测量跟骨的宽度)、跟骨轴长、跟骨丘部高度(测量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处的垂直高度)。足部功能评价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aryland foot score[2],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

2 结 果

本组92例跟骨骨折采取上述三种方法治疗,随访88例,随访率95.7%,时间1~3年。按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50例;良24例;一般10例;差4例;优良率84.1%(74/88)。不同类型骨折术后评价结果显示,关节外骨折的治疗及预后总体优于关节内骨折,损伤越重,预后越差,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骨折术后随访评价结果比较(例)

本组关节内骨折84例,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59例,32例取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余27均单纯钢板内固定。两者随访结果差异明显,前者优于后者,见表2。

表2 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随访结果比较(例)

3 讨 论

3.1 影响跟骨骨折预后的因素

跟骨骨折主要是由于垂直压缩应力引起,导致跟骨高度、宽度的改变及距下关节面破坏。X线片表现为Bohler角及Gissane角减小。跟骨骨折以关节内骨折多见,根据Snaders分型恢复跟骨前、中、后关节面的正常解剖位置最为重要,尤其是后关节面,也就是距下关节[3]。所以,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使跟骨形态及力线恢复正常,距下关节解剖复位,同时坚强的内固定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 手术方法的选择

对于关节外骨折和损伤较轻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果损伤重则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应早期采取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手术。关于植骨问题,有学者认为只要涉及前、中、后关节面塌陷5mm的骨缺损,就应当植骨。以自体髂骨为最佳。这是因为跟骨骨折后其压力骨小梁断裂,不能为软骨面提供支撑,骨折块复位托起跟骨距下后关节面后,仅靠螺钉的支撑是不够的,仍会有再塌陷。植骨可以对关节面起支撑作用,填补空腔,防止血肿形成,降低感染率,促进骨折愈合[4,5]。本组资料显示对损伤较重的跟骨骨折施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手术,效果肯定。因此,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①恢复跟骨的高度和宽度;②修复跟距关节面;③对腓骨长短肌走行的腓骨下间隙减压;④如跟骰关节有骨折,需复位或融合;⑤使Bohler角及Gissane角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跟骨关节外骨折的治疗不损伤软组织,不剥离骨膜,骨折碎块在相对完整的骨膜和软组织包裹下,减少对骨折愈合的干扰,早期的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跟骨骨折的后遗症(步行痛)的发生率,所以,关节外骨折的治疗及预后总体优于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中,舌状骨折优于中央塌陷性骨折,中央塌陷性骨折优于粉碎骨折,损伤越重,预后越差;治疗上植骨加钢板内固定优于单纯钢板内固定。

[1] 刘承涛,谢波.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7(41):74-76.

[2]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56.

[3] 李淑芳,骆志航.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J] .浙江临床医学,2006,6(45):60.

[4] 姜为民,周峰,杨惠林,等.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6(37):102-103.

[5] 俞光荣,燕晓宇.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 .中华骨科杂志,2006,2(21):66-73.

猜你喜欢
骨关节植骨石膏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湖北拟立法推动磷石膏污染防治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石膏之魂
石膏鞋印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