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变和有效防霉问题

2010-06-07 10:33邓胜齐
饲料工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饲料原料霉菌肉鸡

邓胜齐

饲料是畜禽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产性能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饲料安全和卫生直接关系到饲喂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饲料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及使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残留、混入或产生霉菌和霉菌毒素,影响畜禽生产成绩、食品安全和畜禽产品品质,如行业内出现的由于霉菌毒素造成叶黄素含量降低,肉鸡皮肤着色欠佳问题、肉仔鸡性早熟问题、生长障碍问题、甚至肉仔鸡中毒问题。霉菌和霉菌毒素问题在肉鸡的养殖中是不可避免的,给肉鸡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重视饲料霉变问题。

1 饲料霉变对肉鸡的危害

能在饲料中产生霉菌毒素的产毒霉菌有30多种,主要是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畜禽摄入含该毒素的饲料就会发生中毒现象。已知的能污染饲料、影响饲料卫生质量且对畜禽具有毒性的霉菌毒素约有20多种。它们是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等。

霉菌毒素对畜禽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即使饲料中含量很低,都会导致畜禽生长受阻,繁殖机能降低,免疫机能下降。生产实践中发现,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雏禽对霉菌和霉菌毒素非常敏感,很容易中毒,引起发病和批量死亡。2002年美国饲料年报中将霉菌毒素列为仅次于二英的对人类食物链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在现代家禽商品化养殖中,黄曲霉毒素中毒、赭曲霉毒素中毒和T-2毒素中毒最为常见。主要的霉菌毒素及其对家禽的危害见表1。

自然霉菌毒素污染的毒性远大于相同剂量的人工提纯的霉菌毒素,表明协同作用的霉菌毒素的毒性远远大于其每一种霉菌毒素毒性,如T-2毒素和呕吐毒素对畜禽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表1 主要的霉菌毒素及其对家禽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危害:①霉菌毒素对消化道的破坏最为明显,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炎症,饲料报酬不合理;②色素吸收障碍,引起禽喙和爪子着色不良;③解剖发现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橡皮肝、胆小管增生和坏死;④软骨发育不良,使禽腿发生内翻和外翻;⑤免疫器官萎缩、导致疫苗免疫失败;⑥饲料便频繁发生;⑦早熟表症明显,10几日龄鸡冠发红,变大变厚。

霉菌生长时,菌丝体与基质交织成蛛网状物,代谢产生热量、水分及其它多种代谢产物,使饲料结块、发热等。这样在大批量饲料的装卸运送系统中,饲料就不能很好的流动,而且仓库中的饲料还会出现桥接现象,难以搬运。另外结块的饲料使用也不方便(李素芬等,1998)。

2 霉变的不可避免性

在实际生产中,原料和饲料霉变是不可避免的。饲料原料在生产、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均会遇到霉变问题。如饲料和养殖业的主要大宗原料玉米,在穗期(拔节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若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平均降水量显著高,将导致玉米极易被霉菌感染。而且由于玉米胚大使其吸湿性强、新收获的玉米水分高、易感染虫害、玉米外层蜡质破坏导致失去保护屏障等,都会使得玉米在收获、储存、使用环节发霉变质。由于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化学性质较稳定,不受玉米加工过程的影响,这些霉菌毒素大多存留在玉米副产物中,甚至被浓缩。其它饲料原料亦是类似情形。霉变释放热量,饲料及原料温度升高,易引起其它细菌的污染和侵害,并影响饲料的贮存和使用。

饲料在配制、制粒、运输、存放及使用过程中,霉变问题如影如随。粉碎了的谷物原料、制粒时冷却不当的饲料、阴雨天运输饲料防护不当、饲料存放不重视、饲喂时饮水或粪便污染饲料,都会出现饲料霉变。如果人们不重视霉变的后果,霉变问题不可避免出现,而且会给整个养殖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有效的防霉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霉菌毒素中毒,唯有认真预防才能避免或减少危害。有效地防霉是预防饲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最根本措施。

潮湿是霉菌繁殖的主要因素。霉菌的生长除了要求基质(原料、饲料)有一定的营养、水分、pH值等条件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这三个条件如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其中之一,就能达到防霉的目的。

为有效地防霉,降低养殖链运转成本,减少养殖户损失和风险,相关环节的员工和养殖户们应充分重视霉变问题,行动起来,从以下细节扎实工作,切实执行。①制作饲料配方时添加经实验证明有效的防霉剂和霉菌毒素吸附剂,特别是高温、高湿或饲料原料轻微霉变时,要加大防霉剂和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用量,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是解决霉菌毒素中毒最有效、最经济和必不可少的选择;②选留合格的饲料原料,控制霉变,最好无霉变,例如对玉米的选择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指标(诸如含水量、容重、霉变、胚变、破碎度、杂质和虫蛀等指标,特别是含水量和霉变两个指标),玉米霉变部位主要在玉米子芽部位(俗称包谷嘴嘴),掐开来可见黑黄色,10%~14%就可以引起中毒,有的掐开来看不是黑色,但放在嘴里嚼是苦味,是玉米已经受潮开始霉变。饲料谷物粉化是分辨是否长霉的一个最简便的方法。霉菌是以菌丝体碎片生长,这些碎片被扰乱时能把谷物打破,而当谷物在输送时便会扬起粉尘;③建立定期检查库存饲料原料的机制并切实执行,特别是玉米和粉碎了的在配料仓用量小的饲料原料。在通常情况下,谷粒籽实整粒贮存,成分几乎没有变化,但粉碎后,霉菌则容易侵入。检查以测量原料内部温度和感官抽检结合进行,重点监控含水量高的饲料原料和花生粕等极易霉变的原料。根据使用量多寡确定粉碎饲料原料的适宜量并严格监控配料仓中饲料原料的质量状况,重点检查桥接、结块、粉化、霉变和料温,粉碎后的原料尽快使用。检查频度根据实际情形灵活掌握;④控制饲料加工过程(制粒和冷却)中的水分和温度。饲料加工后如果散热不充分即装袋、贮存,会因温差导致水分凝结,易引起饲料霉变。特别是生产颗粒饲料时,要注意保证蒸汽的质量和调质效果,调整好冷却器的冷却时间与所需空气量,使出机颗粒的含水量和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饲料含水量在12.5%以下,其温度一般可比室温高3~5℃。另外控制饲料含粉率以利于净槽,使槽中饲料残留尽可能少;⑤注意饲料的包装、贮存和运输。饲料包装袋必须密封性能好,如有破损即废弃不用,封包工人确保很好地紧密封住包装。应保证有良好的贮存条件,饲料厂成品仓库和养殖场饲料间要干燥、阴凉、通风,这需要工厂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尤其是养殖户要特别重视的环节,保持饲料间干燥,并且饲料很好地与地面隔开。贮存过程中防止虫害、鼠咬。拆封的没有使用完的饲料要及时扎口密封。饲料的运输必须防止雨淋;⑥饲料使用环节的防霉方法。根据鸡只大群的采食量少喂勤添,注意净槽(即稍微空料再加料),避免饲料残留而受到饮水湿润和粪便污染发生霉变,因为鸡舍的小环境(温度、湿度)适宜霉菌的繁殖(大部分霉菌繁殖最佳温度25~35℃)。夏季使用降温水线的鸡舍必须避免水淋洒到饲料上。使用隔食栅或随鸡只高度调整料桶高度,避免鸡只粪便污染饲料。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霉菌和霉菌毒素问题在肉鸡的养殖中是不可避免的,对肉鸡的危害牵涉广泛,给公司的产业链和养殖户的赢利带来风险,增加运转成本。霉菌毒素中毒给肉鸡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霉菌毒素中毒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所致。所以大家重视起来、有效防霉。

19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饲料原料霉菌肉鸡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肉鸡腹水咋防治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青霉菌柚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常用谷物饲料原料营养成分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