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TDP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

2010-06-11 03:38焦乃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颊车面瘫面神经

焦乃军,蒋 可

(1.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河南郑州 450002;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91)

我科自2009年11月~2010年4月采用针刺配合TDP红外线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26例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均来自2009年11月~2010年4月在河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病程30d,年龄18岁~65岁。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脱落)。实际针刺配合TDP组30例,对照组26例。2组病例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治疗前HB分级平均值,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病例诊断标准

参照198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疗常规》制定如下:(1)一侧或双侧面部呆滞、麻木、瘫痪;(2)口角歪向健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患者鼻唇沟变浅或消失;(3)不能做蹙额、皱眉、示齿、鼓腮、耸鼻闭眼等动作;(4)少数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障碍等。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岁~65岁;②病程30d内;③符合上述面瘫诊断标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配合TDP组

①取穴:主穴:下关、地仓透颊车、阳白、风池(双侧)、合谷(双侧);配穴:不能抬眉加攒竹、鱼腰;乳突痛加翳风;②操作:针刺双侧风池穴,快速进针后将针退至皮下,调整针尖向对侧眼球稍向下方向徐徐进针,得气后不留针,快速出针。然后针刺患侧下关、地仓透颊车、阳白、合谷(双侧)、攒竹、鱼腰、阳白、翳风,快速进针,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并用TDP红外线照射。留针过程中,每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留针30min,20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药物:强的松30mg/次,每日晨服1次,7d为1个疗程;阿昔洛韦片0.2g/次,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地巴唑20mg/次,每日3次,维生素 B120mg/次,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

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 20d。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第五届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会上一致推荐的House-Bracn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法(以下简称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H-B分级Ⅰ级。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H-B分级Ⅱ级。有效: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和或明显的面肌痉挛,病理性联合运动,外形不对称;H-B分级Ⅳ~Ⅵ级。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提示,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3 2组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表2提示,2组治疗后H-B分级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其中以针刺配合TDP组改善最为显著(P<0.01),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3.93±0.52 2.13±0.97*对照组 26 3.81±0.75 3.12±0.77**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2],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口僻”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多由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3]。《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胜收,故僻。”故治疗本病多取阳明经穴为主,少阳、太阳经穴为辅。以麻痹部位取穴为重点,配合远部取穴,目的在于祛风疏经活络、调和气血,改善患处气血不和、经脉失养、弛缓不收的症状,使筋肉得以濡润温熙,则面瘫自可痊愈。

本组下关穴为足阳明胃经的面部腧穴,是足阳明、足少阳的交会穴,位于耳前颧弓下缘,其针感能扩散至耳区、颞颌关节、上下齿等处。依其穴位所在、针感走向和经脉循行,可主治穴位所在处和邻近病变属于患处取穴。另外,下关是手阳明、少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的经筋所过之处,又是足阳明经之筋所结之处。《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下关穴处的经筋拘急或弛缓诸症,都可取本穴治疗,针之有疏风通络、舒筋活血、壮筋补虚之功。在解剖学上下关穴下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下颌动、静脉;布有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面神经颧支。配合TDP红外线照射可改善面部的血液供应,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主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耳前、颧骨及其下部经筋失灵不可少的腧穴。

地仓、颊车、阳白与下关穴同属患野取穴。地仓、颊车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百证赋》“颊车、地仓穴,正口于片时”;《玉龙赋》“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地仓透颊车主治颊肌瘫痪、鼓腮困难,针时务使针感走达颊部,可收通经活络、祛邪散滞之功。在解剖上地仓穴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神经末支;颊车穴在咬肌中,有咬肌动、静脉,布有三叉神经第三分支的咬肌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耳大神经。阳白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是足少阳、阳维之会,取之有疏经通络、祛风活血之功。在解剖上阳白穴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针刺次三穴配合TDP红外线照射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前人依其位于项肌之外侧凹陷处,是风邪(风气)入中流注之处,乃搜风要穴而命名,也是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患病前或在患病期间,风池穴处或耳后有压痛、跳痛、热痛、刺痛,或自风池痛连侧头部者,取泻本穴,以收息风潜阳、清脑、祛风止痛和疏调经气之功[4]。在解剖上,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深层有椎动脉,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硬脑膜处相吻合,布有枕小神经之支。针刺风池穴有助于面神经麻痹的恢复,对于面神经麻痹出现的上眼睑不能闭合、额肌活动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之功,属于远部取穴。前人把它列为四总穴之一和天星十二穴之一,《玉龙歌》曰:“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通神”,取之有祛风清热、通络升清开窍的作用;以上诸穴相配,有良好的疏风通络、活血壮筋之功,对风邪引起的面瘫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面神经麻痹早期病变为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后致面神经受压和缺血,严重者有轴突变性[5],故治疗面瘫主要致力于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含量[6]。针刺有即时的良性调整作用,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和神经功能[3]。TDP红外线照射穴位,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增强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功能,调整交感神经状态,可产生热效应、电磁场效应、光化效应,有抗炎、消肿、止痛、提高免疫、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等作用。

临床观察亦证实,针刺配合TDP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H-B分级改善也最为显著(P<0.01),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故针刺配合TDP穴位照射可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TDP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较常规口服西药疗法优越,值得同道们重视。

[1]李常度,黄信勇,杨娟娟,等.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选择相关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1)∶7.

[2]王玉棠.中西医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37.

[3]杨长森.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85.

[4]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3-654.

[5]罗文卫,崔天国.全科医师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92.

[6]宋建新.贝尔面瘫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535.

猜你喜欢
颊车面瘫面神经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常按5穴护牙齿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常按7穴不掉牙
小穴位 大健康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