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制剂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评价

2010-06-12 01:35王玉卿曹雅忠李克斌
植物保护 2010年2期
关键词:单剂麦蚜虫三唑酮

王玉卿, 肖 春, 曹雅忠, 尹 姣, 曹 煜*, 李克斌*

(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 650201;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和小麦蚜虫是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需重点防治的“两病一虫”[1-2]。三唑类(triazoles)内吸性杀菌剂自1973年问世以来,在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三唑酮(triadimefon)作为三唑类最早商品化的药剂,也是防治过程中选用的主要药剂[3];吡虫啉(imidacloprid)对小麦蚜虫亦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4],对天敌安全,而且用药量少[5]。长期以来,由于三唑酮大量、单一的使用,致使病菌很快对其产生了抗性[6]。1982年在欧洲首次报道了小麦白粉病菌出现抗三唑酮的菌株,此时三唑类杀菌剂在欧洲仅仅使用了4年[7]。我国1982年开始推广三唑酮,到1999年山东、河北、四川等小麦主产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水平已提高10倍以上[6,8]。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药剂轮用或者药剂复配的方法来延缓或降低抗药性的产生。合理的药剂复配不仅能够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还能延缓或减轻抗药性的发展[9]。

以三唑酮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剂,国内出现过很多。如三唑酮和多菌灵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表现增效作用[10];两者混用对小麦叶锈病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1]。三唑酮与甲基对硫磷、三唑酮与氧化乐果的复配剂,可以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蚜虫[3]。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麦蚜安全的杀虫剂与三唑类杀菌剂进行复配的新型制剂同时兼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蚜虫[12]。本试验针对小麦生产“两病一虫”严重危害的突出问题,以及“两病一虫”发生期相近和农民分别防治“两病一虫”造成劳力浪费的实际情况,对三唑酮的复配进行了初步试验,以期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20%三唑酮乳油、12.5%戊唑醇微乳剂、5%烯唑醇微乳剂、2.5%吡虫啉微乳剂,以上药剂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组提供。

复配剂A:10%(三唑酮+戊唑醇+吡虫啉)复配剂,自配。

复配剂B:10%(三唑酮+烯唑醇+吡虫啉)复配剂,自配。

1.1.2 小麦品种和防治对象

小麦品种:中旱101,2007年10月14日播种。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中试实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土地平整、肥沃,地力均衡,水、肥条件良好。小区面积20 m2,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施用三唑酮200 mg/L、戊唑醇100 mg/L、烯唑醇100 mg/L、吡虫啉 20 mg/L、复配剂 A 100 mg/L、复配剂B 100 mg/L和清水作为对照,药液量为45 kg/667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21个小区,用SPSS 13.0软件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四周种植保护行。

防治对象:小麦叶锈病(Puccinia recondita),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小麦蚜虫,主要是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种群密度约占90%;有少量的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1.2 方法

1.2.1 接种时间

2008年3月26日于小麦拔节期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平均每1.2 m2种植发病植株一盆。接种时小麦长势均匀、良好。2008年4月29日于小麦挑旗期接种小麦叶锈病菌。采用喷洒接种法,将小麦叶锈病菌水溶液直接喷到小麦叶表面,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一晚,第2天清晨揭去塑料薄膜。小麦蚜虫为田间自然发生。

1.2.2 喷药时间

2008年5月18日施药,喷雾器材为工农-16型喷雾器,保证小麦叶片正反面受药均匀。施药时,小麦白粉病的病情指数为50左右,叶锈病的病情指数为30左右,小麦蚜虫偏重发生,百株蚜量在5 000头左右。

1.2.3 调查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选择并固定有代表性的样点5个,每样点面积1 m2,插牌标记,每次均在固定样点内取样;小麦叶锈病、白粉病每样点每次调查30株小麦;两种病害调查的小麦植株不交叉,分别取样;小麦蚜虫挂牌定株调查,每样点20株小麦。小麦叶锈病严重度调查采用0~9级分级法进行调查,每株小麦调查顶部 3片叶片;小麦白粉病根据改进的CYMMIT 0~9级分级标准调查整株小麦;小麦蚜虫调查整株小麦的蚜量。小麦叶锈病分别在药前和药后7、10 d调查病情指数;小麦白粉病分别在药前和药后3、7 d调查病情指数;小麦蚜虫分别于药前和药后1、3、5、7 d调查虫量。

1.3 数据处理

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小麦叶锈病、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CK0病指数:对照区喷药前的病指;

CKl病指数:对照区喷药后的病指;

Pt0病指数:处理区第i次喷药前的病指;

Ptl病指数:处理区第i次喷药后的病指。

小麦蚜虫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

小麦蚜虫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2 结果及分析

2.1 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复配剂及其单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如表1,结果显示,施药后7、10 d,复配剂A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两种单剂三唑酮和戊唑醇在田间推荐浓度下单独使用时的防治效果,呈现一定的增效作用;复配剂B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高于三唑酮单独使用时的防治效果,低于烯唑醇单独使用时的防治效果。但两种复配剂的防治效果之间及其与不同单剂之间防治效果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835,p=0.308)。施药后7 d,两种复配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已达到田间防治效果的要求,施药后10 d,两种复配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已经稳定,均在90%左右,田间发病率不再升高。

2.2 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

表2结果说明,施药后第3天,复配剂A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高于三唑酮和戊唑醇单独在田间推荐浓度下使用时的防治效果,呈现一定的增效作用;复配剂B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低于两种单剂和烯唑醇单独使用时的防治效果;但两种复配剂的防治效果之间及其与单剂之间防治效果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药7 d后,复配剂A、B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高于三唑酮、戊唑醇和烯唑醇3种单剂田间推荐浓度下的防治效果,呈现一定的增效作用。

表1 复配剂及其单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1)

表2 复配剂及其单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1)

2.3 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施药后1 d,复配剂A、复配剂B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与吡虫啉单剂在田间推荐浓度下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复配剂A、复配剂B在复配后,与吡虫啉一样对蚜虫具有良好的速杀效果;施药后3 d,复配剂A和复配剂B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54%、98.92%,与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97.2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施药后5、7 d,复配剂A、复配剂B与吡虫啉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相比差异亦不显著(p>0.05)。此说明复配剂的杀虫作用没有因为复配而改变,与吡虫啉单独作用时防治效果基本一致,表明杀菌剂与杀虫剂复配没有影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表3 复配剂及其单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1)

2.4 产量(千粒重)测定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复配剂A的千粒重增重8.90 g,复配剂 B千粒重增重为9.30 g,增重率最高(21.20%),相对于三唑酮、戊唑醇和吡虫啉单剂在田间推荐浓度下单独使用时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p<0.05);复配剂A、复配剂B与烯唑醇的增产效果也达显著水平(p<0.05)。复配剂A、复配剂B的增产效果几乎是三唑酮、戊唑醇和吡虫啉单剂增产效果的2倍。复配剂既控制了小麦叶锈病和白粉病,又控制了小麦蚜虫的危害,所以增产效果更显著,这是两种复配剂增产的主要原因。另外,烯唑醇增产效果也比较突出,说明其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也较为突出。

表4 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小麦千粒重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剂对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和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与各单剂田间推荐浓度下的防治效果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均可以达到田间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要求。由于复配剂A中三唑酮和戊唑醇、复配剂B中三唑酮和烯唑醇的含量均远远低于各单剂单独使用时田间推荐浓度,并且在复配剂中加入了吡虫啉,因而在用复配剂防治小麦“两病一虫”时,可以降低农民购买农药的成本,减少施药次数,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了收益。田间连续施药2次,可以有效防治“两病一虫”的发生,真正达到“一喷三防”的目的。复配剂的应用,还能降低农药残留量,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农药的要求。

三唑酮与戊唑醇、烯唑醇虽同属三唑类杀菌剂,均为麦角甾醇类拟制剂,但其在病菌内的生化作用机制不同[13],因此复配后,能够在不同的位点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避免由于作用位点单一,一种药剂长期、大量、单一使用造成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别是在小麦锈病、白粉病对三唑酮的抗性日益严重的情况下[14],复配剂对提高药效、延缓或降低抗药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本研究仅是一年的研究结果,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以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1]陈生斗,胡伯海.中国植物保护五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曹雅忠,尹姣,李克斌,等.小麦蚜虫不断猖獗原因及控制对策的探讨[J].植物保护,2006,32(5):72-75.

[3]张培志,何田,吴瑛.杀菌剂三唑酮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6(1):28-34.

[4]谢心宏.新型杀虫剂吡虫啉[J].农药,1998,37(6):40-42.

[5]刘爱芝,王晓军.麦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及吡虫啉有效用量的评价[J].植物保护,2002,28(3):15-18.

[6]马志强,刘国容.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监测[J].植物保护学报,1997,24(1):85-88.

[7]刘君丽,司乃国.小麦白粉病化学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J].农药,1999,38(7):26-27.

[8]周明国.我国几种植物害抗药性监测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9,20(3):38-39.

[9]杨向黎,林爱军.我国农药混剂的开发与应用现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544-548.

[10]史建荣,王裕中.三唑酮和多菌灵协同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及机理初探[J].江苏农业学报,1995,11(4):30-33.

[11]张升恒,赵多长,鲁爱军.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8,(3):24-26.

[12]王玉卿,李克斌,尹姣,等.国内三唑酮复配制剂的研究进展[C]∥成卓敏.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6-191.

[13]马严明.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

[14]曹学仁,赵文娟,周益林,等.2007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J].植物保护,2008,34(6):74-77.

猜你喜欢
单剂麦蚜虫三唑酮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查治小麦蚜虫防治要点
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草莓及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2009年平舆县麦蚜虫发生的原因分析
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