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95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0-06-13 03:05吴云虎王凯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保护剂脑血管病红细胞

任 丁 吴云虎 王凯华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 南宁 530011

对急性脑梗死使用神经保护剂治疗的临床试验效果尚不肯定,因此寻找一种疗效确切的神经保护剂尤为必要。目前有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研究,EPO在临床上作为神经保护剂用来治疗脑血管病尚未见报道[1]。笔者采用EPO治疗95例急性脑梗死,观察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所有入选病例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

1.2 入选标准 符合《2005年全国脑血管病防病指南》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M ESSS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16分或以上(中度);年龄40~80岁;起病时间在7 d以内;第一次发病或既往有卒中病史但无后遗症。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梗死部位在脑干或小脑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属重度者;有精神病者;不愿意配合治疗者。

1.4 剔除与脱落 未按实验方案规定治疗的病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出现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实验观察病例;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而影响疗效判定病例。

1.5 分组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计算器随机分组方法。将随机数末尾数为2,4,6,8的分为治疗组,将末尾数为3,5,7,9的分为对照组,将随机号按顺序分别装入信封,根据随机号编写信封序号。按信封内随机号将患者分别列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统一基础治疗(脱水、营养神经、降血压及对症治疗),疗程为4周;对照组不使用EPO,治疗组加用 EPO,EPO 3000 U/次,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4周。

2.2 检测指标及监测 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ESSS)、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CT检测梗死面积[2],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前后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Ret)、电解质、肾功、肝功、血糖、血压[8]。

2.3 疗效判定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分别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进行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疗效分为:(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6)死亡。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2组间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用t检验。

3 结果

2组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神经功能改善均较明显;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见表1。2组内治疗前梗死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经治疗梗死面积均明显缩小;治疗后2组梗死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梗死面积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见表2。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注:本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95 28.2±13.2 9.5±6.8对照组 92 26.8±12.4 12.1±8.1

表2 2组治疗前后梗死面积评分比较(,cm2)

表2 2组治疗前后梗死面积评分比较(,cm2)

注:本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95 8.0±3.2 4.5±1.3对照组 92 7.9±3.6 5.1±1.6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循证医学证明,许多使用神经保护剂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试验效果不显著,因此寻找一种疗效确切的神经保护剂尤为必要。研究表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反应,减轻应激和炎症反应等保护作用。因此随着EPO及其受体(Eporeceptor,即OR)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的发现和深入研究,EPO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EPO可以被缺氧诱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已经成为当前关于EPO脑保护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证实[2-6]EPO通过抵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抗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后自由基的损害,增加神经细胞中胆碱乙酞转移酶的活性等多方面的保护机制,在脑缺血缺氧时有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为脑缺血性损伤的临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我们参考了大量文献,EPO已经被广泛而安全地应用于治疗贫血,就检索到的资料来看,目前有关EPO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研究,EPO在临床上作为神经保护剂用来治疗脑血管病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脑血管病后内源性EPO会增加,若能在脑血管病后一定时间内加入外源性EPO,仍可获得一些神经保护作用。众多研究证实,在缺氧缺血时,EPO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确保护作用[7]。EPO除作为一种抗贫血用药外,极有可能成为脑卒中或脑其他损伤患者的急诊用药[8]。因此,我们用EPO作为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将有较好前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李中春,陈怀红.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1(3):53.

[2]南登昆主编.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Kumral A,Ozer E,Yilmaz O,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on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neonatal rats[J].Biol Neonate,2003,83(3):224-228.

[4]Sinor AD,Greenberg DA.Erythropoietin protects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but not astrogia,from hypoxia and AMPA toxicity[J].Neurosci Utt,2000,290(3):213-215.

[5]Sun Y,Zhou C,Polk P,et al.Mechanisms of ery thropoietininduced protectionin neonatal hypoxia-ischemia rat model[J].J Cereb Blood Metab,2004,24(2):259-270.

[6]孟宪栋,陈俊抛.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缺匀缺血时的保护作用[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l9(1):66.

[7]李汉东,李志华.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颅脑影像改变关系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3):251-252.

[8]康文清,朱长连.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86-87.

猜你喜欢
保护剂脑血管病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造口护肤粉联合皮肤保护剂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