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现实疗法的回访调查

2010-06-15 07:27李秀珊赵安全田志林刘名姓李和军张丽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评定量表躯体出院

李秀珊 赵安全 田志林 刘名姓 李和军 张丽娜

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1]是美国加州精神病医生威廉· 格拉泽(William Glaller)于 20世纪 60年代创立的,它的基本理论源于行为问题的产生,其核心是强调责任,重视行为,满足需求。本研究组采用传统治疗和现实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为促进病人在家庭中的遵医行为,了解其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观察该疗法的远期疗效,我们在病人出院后定期进行回访,现将回访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 1月~ 2009年 6月在本院心理病区和中西医病区的 300例患者,均符合 CCMD一Ⅲ“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男 115例,女 185例 ,平均年龄 39.8±17.6周岁;病程 4个月~ 15年,平均 2.6±4.1年;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 108例,高中及以下 192例;公务员 49例,工人 16例,农民98例 ,其它 137例;30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中西医结合病区 )147例,对照组(心理病区)153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用传统抗焦虑抗抑郁治疗,药物选择为常用的 TCAS、黛立新、美抒玉、博乐欣等和苯二氮类药,在药物种类、给药方法和剂量上两组间尽量做到无差别。研究组实施现实疗法 9项基本技术[1](①角色扮演;②制定计划;③承诺;④拒绝借口;⑤运用幽默;⑥提供榜样;⑦语言刺激;⑧步步跟进;⑨“反论”技术)。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自 2008年 9月~2010年 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出院回访,时间是病人出院后 9个月。回访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是否复发、家庭交流中的问题和缺陷、能否担当责任、角色转换情况、如何和家人沟通以及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2]等。时间一般为 1h,方式是电话回访。

1.3 评定工具

1.3.1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主要用于社区普通人群生活质量的评估,共 74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 4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3]主要用于评定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共 60个条目,7个分量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家庭功能。评分越低,家庭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 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照采用 i2或t检验。

2 结 果

由于各种原因,研究组脱落 7例,成功回访 140例;对照组脱落 9例,成功回访 144例。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痊愈 92例,显著好转 18例,有效 13例,无效或复发 17例;对照组痊愈 76例,显著好转 15例,有效 11例,无效或复发 42例。经统计学分析有极显著性(i2=12.503,P=0.006)。

2.3 两组患者除外物质生活维度,研究组的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好转,两组 GQOLI-74、FD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和表 2。

表 1 两组患者出院后 GQOLI-74评定量表得分及比较(±s)

表 1 两组患者出院后 GQOLI-74评定量表得分及比较(±s)

研究组(n=140)对照组(n=144) t P躯体功能维度 75.26±7.34 71.26±6.87 2.21 <0.05心理功能维度 80.34±7.36 75.38±6.75 2.74 <0.01社会功能维度 69.85±6.74 66.09±7.12 2.16 <0.05物质生活维度 55.23±6.97 54.78±7.26 0.23 >0.05生活质量总分 18.48±2.25 16.31±2.18 2.85 <0.01

表 2 两组患者出院后 FAD评定量表得分及比较(±s)

表 2 两组患者出院后 FAD评定量表得分及比较(±s)

研究组(n=140)对照组(n=144) t P问题解决 5.34±2.02 6.43±1.56 2.43 <0.05沟 通 8.95±1.83 10.54± 1.56 3.69 <0.001角 色 11.45± 1.53 12.52± 1.73 2.55 <0.05情感反应 6.17±1.25 7.27±1.87 2.71 <0.01情感介入 7.13±1.12 8.43±1.25 3.66 <0.001行为控制 8.55±2.13 10.22± 1.01 3.17 <0.01总的家庭功能 11.53±1.72 13.85±1.68 3.05 <0.01家庭功能总分 59.12±11.60 69.26±10.66 2.72 <0.01

3 讨 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William Glaller创立的现实疗法与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与责任,注重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着眼于人的意识层面的分析,凸显了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的风格[4]。他认为人类两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①爱与被爱的需求;②期望自己有价值的需求。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家庭功能总评分以及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 7个因子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恰恰证实了现实疗法的辅导作用,它让患者淡化自己“病人”角色,融于家庭,回归社会,重视自己的责任,他们付出爱的同时得到了爱,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它对于改善躯体化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远期疗效优于传统护理。正如帕里士[5]所说 ,现实疗法在改善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去除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1]余祖伟.现实疗法探微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7(3):211-214

[2]吕春梅,吕迪春,吕望强,等.出院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护理学报,2007,14(9):7-9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8-152

[4]汪新建.行为选择与责任 [J].甘肃社会科学,2002,3:43-45

[5]Parish T,Martin P,Khramtsova I.Enhancing conv ergence between our real world and ideal selv es[J].Journal of Reality,1992,11(2):37-40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躯体出院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现在干什么?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忧郁症的自我评定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