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艺术 柜橱遗珍

2010-06-19 01:24董千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柜门黄花梨橱柜

董千

舒适典雅的木质家具,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生活、休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家具多以天然木料制成,做工精美,有的甚至有传至几世的纪录。这些隔世旧物,流传的不仅仅是艺术之美,或许还有更多古人精神思想的刻痕。

古代家具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五大类。几案类:包括桌案与几,是五大类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床榻类: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有时亦称为“床”或“小床”;椅凳类:椅凳类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各式坐具;框架类: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一器兼用,今天我们谈到的柜橱,就属于储藏器。屏联类。

“柜”字,最早写作“匮”,《说文》中说:“匮,匣也,俗作柜。”早期的柜与盒、箱、匣这类家具区分并不大。有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叫作“买椟还珠”,源出于《韩非子·外储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说的是有个楚人到郑国卖珠,用珠玉镶嵌、香料香薰打造了一个美丽的盒子,用来装盛宝珠。结果郑人只钟情于盒子,却对宝珠毫无兴趣,甚至把宝珠还给了卖家,意在说明有人不识货,不了解宝物的价值的道理。

在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一点,原文说“为木兰之柜”,“买其椟而还其珠”,“柜”和“椟”同时出现,说明它们是一种器物,相当于现在的小匣子。到了宋代,柜和匣就分清楚了。宋人戴侗的《六书故》说“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柜,次为匣,小为椟。”按照尺寸,大的是柜子,小一点儿的是匣,再小一点儿的就是椟。

“橱”最早是跟厨房有关,是用来储存食物的家具。柜和橱的区别在于,柜的形体较大,有两扇对开门,门内有横隔板,可放衣物、书籍或食物等。橱的形体较柜小些,形如案与矮柜的结合体。

我们现在常说的橱柜,主要是收藏日常衣物用品的家具。它在汉代出现,唐代沿袭汉制,用于盛放衣物。唐代时四足矮橱柜很流行。

明清两代,橱柜种类很多,用途也逐渐广泛,广为人们所喜爱。甚至有一出传统的戏目,都以柜为题材。京剧《柜中缘》,演绎的是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之子岳雷,为躲避官兵的追捕,阴差阳错,误入刘家,躲在柜中获救,最后与刘家小姐花开并蒂,喜结连理的一段佳话(见图1、2)。

明清橱柜很有特点,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做工考究。柜的形制有圆角柜、方角柜、两件柜、四件柜、亮格柜等。橱的式样也很多,有闷户橱、连二橱(两个抽屉)、连三橱(有三个抽屉)等。

圆角柜其特征是:都用圆料,四立柱与腿子连成一气,是一块木料制成。更主要的是它没有合页(一种用于连接或转动的装置使门,通常由销钉连接的一对金属叶片组成),其门与柜子的结合,是门轴插入的做法。圆角柜有明显的侧脚。柜顶也有喷出的柜沿。

方角柜其特征是:柜体的各面都是垂直的,没有侧脚。柜顶也没有喷出的柜沿。而门扇与立柱之间是铜合页。

明黑漆描金龙戏珠纹药柜,柜为四面平式,对开两门,门上有立栓,柜门下接三个明抽屉,腿间镶有直牙板。打开柜门,柜子的内膛有八方转动式抽屉,每面十个,八方抽屉的两侧又各有一列十个抽屉,每屉分为三格,共可盛药品一百四十种。屉面上有涂金铭名,标名中药名称。柜门、抽屉、足部都装有黄铜饰件。正面两门及两侧面上下描金菱花式开光内绘双龙戏珠纹,门里绘花蝶图,柜背绘竹、兰、梅三友图,描金书“大明万历年制”款。此柜为盛放药材专用,做工极为精致,设计巧妙,髹饰技艺极高,光彩明丽、金碧辉煌,为明代漆家具的精品(见图3)。

顶竖柜是在一个两开门立柜的顶上再叠放一个两门顶柜。顶柜与底柜之间有子口吻合,故称顶竖柜。顶竖柜大多成对陈设,是明清两代较常见的家具形式。大厅内可以并排陈设,也可以左右相对陈设。顶竖柜因常并列陈设,为避免两柜之间出现缝隙,这类柜都用方料,且上下左右均方正平直,没有侧脚和收分。明代四件柜以花梨木居多,且大多光素无饰,雕刻镶嵌的占少数。清代四件柜以紫檀木居多,且装饰华丽,多在柜门上浮雕或镶嵌各种寓意纹饰。

明末清初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以杂木为骨架,黄花梨木三面包镶,分为上下两节。正面上下各装四门,正中可开,两侧可卸。柜面用各色叶蜡石、螺钿等嵌出各式人物、异兽、山石、石木,上层为历史故事画,下层为《番人进宝图》(见图 4)。

闷户橱:它是桌案与柜橱的结合体。盛放、储存两种功能兼而有之。一只有两个抽屉的闷户橱,也叫连二橱。橱面如同翘头案,下有两个抽屉。抽屉之下,又有闷仓。闷仓之下又有牙板装饰,抽屉面上有铜拉手,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家具,至今民间还在使用。

明黄花梨联三橱,橱面两端翘头,设三抽屉,抽屉脸贴壶门式轮廓券口,安带拉手圆形白铜面叶,抽屉之下,有闷仓,闷仓立墙中加立柱,分两段安装,闷仓下的挂牙锼出曲线与券口相呼应(见图5)。

柜橱的种类远不止以上这些,常见的还有亮格柜,它兼有柜橱和架格的特点。既能收藏物品,又能陈列文玩。此种柜子在明万历年间非常盛行,因此也叫它万历柜。

明黄花梨双层亮格柜,上部为四面空敞的双层,装三面壶门式券口。格下平列抽屉三具。下部柜对开门,内设屉板,上钉两枚铜钮头,柜门关合后,钮头穿过柜门的大边及铜面叶露出,可以穿钉加锁(见图6)。

猜你喜欢
柜门黄花梨橱柜
基材和压贴工艺对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柜门翘曲度的影响∗
遭雷击的黄花梨
数理:它是几号柜
黄花梨推手——明熹宗朱由校
有秘密的橱柜
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的扩展应用实例分析
防撞柜门结构及配电柜实用分析
价可夺金的明朝黄花梨床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攒万字纹罗汉床
薛老头儿的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