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最大气道反应性的特点分析

2010-06-20 06:42张学文赵宇陈济明
中外医疗 2010年27期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变异性气道

张学文 赵宇 陈济明

(1.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101; 2 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100 )

支气管激发实验是诊断支气管哮喘(BR)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有效指标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吸入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引起气道的狭窄,反应了气道的高反应性(AHR),但AHR并不只是气道功能的异常,还具有累计效应,也就是说当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支气管激发剂,可表现为气道的进行性狭窄或较高的反应平台。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它的最大气道反应性是怎样的,与支气管哮喘有什么区别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来我院呼吸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BA和CVA患者。纳入标准:(1)支气管哮喘组患者诊断分级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哮喘诊疗指南[1],且症状轻,近期无急性发作,按需使用β受体兴奋剂即可控制症状者,中重症和危重症哮喘患者除外。(2)CVA组患者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3)受试者停用茶碱、吸人性β-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吸人糖皮质激素12h,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48h,首先常规肺功能检查,对于FEV1>70%预计值的患者。(4)不能耐受实验或PC20>16mg/L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masterscope PC测定肺功能,乙酰甲胆碱(MCH)作激发药物,雾化规程采用Jaeger的APS。先测定基础肺功能,然后从雾化罐吸入0.09%的生理盐水0.072mg和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入乙酰甲胆碱。2组患者激发剂量依据Chai等[5]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为:0.075,0.15,0.3,0.625,1.25,2.5,5,10,25,50,100,150,200mg/mL。每一浓度吸入5次,吸入后30s和90s分别测定肺功能。当FEV1下降至激发前数值的50%或出现最大反应平台后终止实验。鉴于安全,有感到很不舒服或不能耐受者,立即放弃实验。

表1 BA和CVA2组患者一般和激发前肺功能情况(±s)

表1 BA和CVA2组患者一般和激发前肺功能情况(±s)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出现最大反应平台所占的比例采用χ2检验,最大反应平台数值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最终BA组有46例入选,CVA组42例,2组在年龄和性别比例及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A组出现最大气道反应平台的有16例,占34.8%显著高于CVA组24(57.1%)(P<0.05);BA组患者最大反应平台数值显著高于CVA组(P<0.05)。见表1,表2和表3。

3 讨论

在正常人中,支气管激发实验的剂量反应曲线会表现为在气道的轻微阻塞的情况下出现反应平台,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着吸入激发剂的增多,支气管会进行性的收缩狭窄,大多患者会没有明显的反应平[3]。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由于CVA与典型哮喘相比,其气道炎症反应和临床病情程度相对较轻,流速-容量曲线改变并不明显,与正常人接近。气道阻力虽升高,但没有典型哮喘气道阻力升高明显,故肺功能检查FEV1多在正常范围内,需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将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如何简化肺功能检查程度,寻找敏感可靠的指标,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2组支气管激发实验PC20无显著性差异,一者与我们选取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关,再者主要是考虑2组的气道敏感度在同一水平,研究才具有可比性,其次基于安全的角度,防止哮喘大发作发生。因为最大气道反应水平代表了患者气道狭窄程度改变的大小与气道的敏感度无关。因此我们可推断有较高水平气道反应性或气道反应平台缺如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发生喘鸣的机率比较高,病变程度较重。总而言之,最大气道反应水平是有效的反应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演变和转归的指标。

表2 BA和CVA2组最大反应平台所占比例比较的情况

表3 BA和CVA2组最大反应平台和PC20比较的情况(±s)

表3 BA和CVA2组最大反应平台和PC20比较的情况(±s)

?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32~13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3]李敏然,郑劲平,钟南山,等.典型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482~483.

猜你喜欢
中华医学会变异性气道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中华医学会医学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