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

2010-06-20 06:42吴立刚
中外医疗 2010年27期
关键词:病学参苓白术散

吴立刚

(洞口中医院 湖南邵阳 422300)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IBS明显受精神因素及生活节奏过度紧张的影响,现在成为消化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25%~50%,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治疗方法不一,常用的有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解痉药等对腹泻型IBS的疗效欠佳[2]。肠易激综合症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腹胀等范畴,临床上以腹泻型常见。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IBS50例,并与西药治疗50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及入选标准

参照罗马Ⅱ标准[3]:在先前的12个月中,腹痛或腹部不适有l2周时间,发作不必是连续性的,症状在排便后缓解,粪便稀溏或呈水样,伴有或不伴有以下症状:(1)每日排便超过3次;(2)黏液便;(3)便意窘迫;(4)排便不尽感;(5)腹胀或腹部膨隆。经临床观察、电子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且除外有腹部手术史、精神病史、重度神经官能症史、血压偏低及伴其他疾病不能停药者。

1.2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门诊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8~69岁,平均45岁;病程3周~20年,平均30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6~68岁,平均43岁;病程1个月~21年,平均29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药用:芡实30g,白芍18g,白术、太子参各15g,陈皮、防风、茯苓、炒扁豆各12g,葛根10g,甘草6g。湿热者加黄柏l2g;肾虚者加补骨脂l0g;腹痛者加元胡l0g;腹胀者加大腹皮30g。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2)对照组:双歧杆菌片210mg,每日2次口服。所有病例均给予心理疏导和饮食调整,疗程3周。

表1 2组疗效比较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显效:大便每日1次,为成形便,腹痛、腹胀及黏液便消失;有效:大便次数减少1/2以上,腹痛、腹胀基本消失;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3.2 治疗结果:见表1

4 讨论

IBS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因素刺激机体,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4]。该病属中医肝郁、泄泻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血不和。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总有效率为94.0%(95%CI=82.9%~98.7%);而双歧杆菌片治疗该病的总有效率为76.0%(95%CI=61.6%~86.9%);2组综合疗效比较(u=2.7228,P=0.009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效患者的相对危险性为OR=0.2(95%CI=0.05~0.77);治疗组每治疗6例,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无效患者,NNT=6(95%CI=3.1~25.0)。由于IBS是一种与精神神经相关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同时还要进行心理干预及饮食指导,以获得更佳疗效。

[1]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860~869.

[2]王皆平.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58~869.

[3]Drossman DA.Dia gnosis and treating with refractor funcf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Ann Intern Med,1995(123):688.

[4]潘国宗,王宗恩,于中麟.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专题报告文选·现代消化病学进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59~273.

猜你喜欢
病学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周素芳运用参苓固肠颗粒治疗泄泻经验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参苓灌洗液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