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ER表达及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的临床研究

2010-06-23 08:41高立学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癌灶计数乳腺

高立学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 河北保定 071051)

乳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多死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就诊时大多患者已有全身微小的转移癌灶潜伏于体内,只是目前的检测手段不能发现而已。本研究采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3d和术后第7天时的血小板计数,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的表达情况,分析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与肿瘤的相关性及与ER表达不同的差异,从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角度探讨乳腺癌预后不同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选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皆为女性,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2岁。对照组:同期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病手术的女性患者47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1岁。乳腺腺瘤23例,乳腺囊性增生13例,乳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局灶性脂肪坏死2例。纳入标准如下: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依据;经手术治疗,肿瘤达到R0切除;近期内无放疗和化疗史,无血液疾病史,无肝脾功能异常,未使用影响骨髓造血及血小板代谢的药物(抗菌素应用少于3d)。

1.2 方法

我们应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深圳产迈瑞BC-3000型),对患者无名指采末梢血进行检测,由仪器报告的血常规结果即可得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数值。62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同期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R的表达。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作为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水准,T检验。

2 结果(表1,2)

3 讨论

随着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更受重视。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是目前唯一被广泛接受的,在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预测中有重要的意义[1]。同时许多研究表明,血小板无论是量还是质的变化,都与恶性肿瘤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作为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2~3]。

本实验结果显示:乳腺癌组术前血小板计数较良性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和乳腺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乳腺癌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这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约20%~60%的恶性肿瘤患者伴血小板增多,尤其在肿瘤晚期此现象相当普遍[4]。本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组血小板计数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提示乳腺癌手术可能与血小板计数增高有关。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乳腺癌患者手术时大都已有微小的转移癌灶潜伏于体内,只是目前的检测手段不能发现而已。实验研究显示,切除动物原发癌后,可使转移癌细胞倍增时间缩短,生长比值增大[5]。乳腺癌手术改变了患者体内肿瘤的负荷及生长情况,由于潜伏癌灶的存在,患者伴发血小板增多的原因仍然存在并有增强,术后血小板计数升高,说明了体内可能仍存在着潜伏癌灶。

表1 乳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单位:×109/L)

表2 乳腺癌组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单位:×109/L)

乳腺上皮癌变后,因分化程度不同,胞核内的ER、PR可以部分或全部保留,肿瘤分级越差,ER、PR的阳性率越低,是肿瘤基本生物学特性[6]。大量临床资料证实,ER阳性者较ER阴性者预后好,缓解率高,复发少。本组实验结果显示: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ER阴性组均高于ER阳性组;血小板计数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术后均高于术前。由此可见,ER的表达与血小板计数相关,说明组织分化差(ER阴性)、浸润性强,转移早,预后差的肿瘤更易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体内更有可能存在隐匿病灶。

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种因素参与和多阶段协同作用的结果。同一部位的肿瘤由于其分化程度不同,组织类型的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行为。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经明确乳腺癌为一好发血行转移的肿瘤,其血行转移在临床较早期就可发生,在诊断和处理上应视为全身疾病。综合分析ER表达与乳腺癌术前术后血小板动态变化的关系,有助于判断乳癌患者存在隐匿病灶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更为积极地检测措施和治疗方法,为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1]BozcukH, UsluG, PestereliE, et al.Predictors ofdistantmetastasis atpresentation in breast cancer: a study also evaluating associations amongcommon biological indicators[J].Breast Cancer ResTreat,2001,68(3):239.

[2]许玉成,刘淑真,刘丙奎.血小板增多与恶性肿瘤[J].癌症,1985,4(3):159~161.

[3]Monreal M,Fernandez-Llamazares J,Pinol M,et al.Platelet count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apreliminar study[J].Thromb Haemost,1998,79(5):916~918.

[4]Nand S,Mess more H.Hemostasis in malignancy[J].Am J Hematol.

[5]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430.

[6]Kuhajda FP,Offutt L,MendelsohnG,et al. The distri-but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in breast carcinoma[J].Cancer,1983,52:1257.

猜你喜欢
癌灶计数乳腺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这样“计数”不恼人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