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健康管理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评价

2010-06-29 07:53常佩芬王燕宁崔玉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知己膳食高血压

常佩芬,王燕宁,周 涛,崔玉玲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控制率仅6.1%。2007年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显示,北京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9.1%,控制率仅11.7%,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北京市拥有全国高端的医疗资源而高血压患病率却居全国前列,可见沿用传统的治疗模式收效不大,为改变这一状况,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在城区采用了知己健康管理这一模式来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知己健康管理是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管理和干预系统。是在合理用药基础上增加可量化的非药物疗法,做到标本兼治。通过知己能量检测仪收集个人的运动信息,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生活方式疾病系统管理软件和通讯技术,来对被管理者进行生活方式信息的收集指导和健康状况的评价,对患者进行可控的危险因素量化管理,使其在3个月的管理过程中逐渐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管理过程中使用“知己能量监测仪”作为主要工具,此仪器外形类似以往使用的“BP”机,方便佩戴,其功能一方面是检测患者实际运动能量消耗情况,定时提醒患者运动是否达标;另一方面可详细记录患者每天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并通过《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系统管理软件》进行分析,以曲线及图形的形式直观表达出来,分析判断运动是否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 统一采用北京耀华康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UX-02“知己能量监测仪”。

1.2 对象 选择2007年—2009年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下属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理的高血压患者773例,其中男277例,女496例,平均年龄 65岁,50岁~70岁人群占总人数的69.86%。

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舒张压≤120 mmHg(1 mmmHg=0.133 kPa),收缩压≤180 mmHg;通过用药血压控制正常者但合并肥胖或血脂异常者;年龄小于75岁。排除标准:高血压控制不佳,舒张压>120 mmHg、收缩压>180 mmHg;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近期内发生过心绞痛、心衰、心肌梗死和其他体肺循环栓塞者;房颤、室上速连发早搏者及室性心率失常者;活动期心肌炎、心包炎或心肌肥厚患者;急性感染者,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具有腰部或膝关节病变,及行动不便的患者;精神病患者,无自知力,不能确切表达病情;有癌症病史或脑出血病史者等等。

1.3 方法

1.3.1 健康教育 3个月的强化管理期共进行四个阶段的教育,启动阶段主要讲解生活方式疾病与健康,第一个月讲解运动与健康,第二个月是饮食与健康,第三个月是合理用药和心理养生。重点讲解内容在饮食、运动和能量平衡方面,另外还包括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纠正不良性格,进行心理咨询。主要形式是讲座、互动、烹调表演、个人经验交流等等,将医学知识科普化、通俗化。

1.3.2 个体督导 对每一位参加知己管理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督导,指导患者管理期间必须每天佩戴“知己能量监测仪”和每周记录两天的膳食日记。采取鼓励为主、督导为辅的方式,重点分析其饮食、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处方,指导患者保持理想体重。存在的问题要分步去解决,每次只解决(1~3)个问题,先抓主要问题,再解决次要问题,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始终有信心积极参与改变,逐渐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

1.3.2.1 运动督导 指导的核心是有效运动量的实现。①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就是指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运送及利用的耐久性运动。它的特点是中强度、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较长。步行、健身跑、自行车、游泳、原地跑、登楼梯、健身操、跳绳都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对血压产生有益的作用,荟萃分析发现有氧运动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4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3 mmHg[2]。②运动核心,有效运动,指对人体具有保健和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的有氧运动。以(3~6)MET的强度并连续运动6 min。M ET的定义:每公斤体重从事一分钟活动时消耗3.5mL的氧气,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即1MET=3.5mL O2/(kg◦min)=0.017 kcal/(kg◦min)。应用知己能量监测仪可以对其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进行全程监测。使被管理对象能很好地掌握适合他本人的运动,这样既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又相对较为安全,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③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一样,是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年龄制定。同样也应根据病情作相应的调整。运动处方主要有以下内容:确定运动方式、每日总运动量及有效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告知运动注意事项。④运动的时间,高血压患者不提倡晨练,建议09:00~10:00,14:00~15:00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 20 min~60 min;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减运动时间及运动量,最好每天有(2~3)次运动。⑤注意事项,不宜做剧烈的、竞技性或很强憋气的运动。运动中如出现不适感觉应及时停止,就地休息或作其他处理。家务劳动不能代替运动锻炼,但家务劳动也是必需的。

1.3.2.2 膳食督导 核心是能量平衡,①七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和生理功能。强调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6 g/d)[3],戒烟限酒(每日男性饮乙醇不超过30 g,即葡萄酒小于100 g~150 g,啤酒小于 250 g~500 g,白酒小于25 g~50 g;女性减半)。②提出能量平衡(摄入量和消耗量)的概念,包括三大营养素平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别占总热量55%~60%、20%~30%、15%~20%),各餐分配平衡(提倡少食多餐,三餐分配比例为30%、40%、30%)。高血压患者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含钾和含钙丰富的碱性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制品等),荟萃分析表明,高钾饮食可使血压下降 2.42/1.57 mmHg[3]。③通过分析患者记录的膳食日记,了解存在的具体问题。使用管理软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合理膳食的“三平衡”即摄入量与消耗量的是否能量平衡、三大营养素的比例是否合理性、三餐热能比是否科学。④开具膳食处方,要在总消耗量的基础上并根据其体重指数及膳食习惯来确定摄入总量、膳食处方还包括食物的种类及重量,以膳食处方的形式去落实,这样做到了合理膳食及能量平衡,并配以膳食督导语及饮食的注意事项来加强管理,使被管理者运用起来简单易行。

1.3.3 定期随访 患者共接受为期3个月的“知己健康强化管理”,管理期共复诊8次,第一个月每周复诊一次,后两个月每两周复诊一次。

1.4 辅助检查 要求被管理者入组前后要有相应的化验数值,如空腹血糖、血脂四项。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 果

通过知己健康管理3个月的强化管理,患者血压、体重指数、体重、生化指标较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知己管理前后测试指标比较(±s)

表1 患者知己管理前后测试指标比较(±s)

时段 n 血压(mmHg)收缩压 舒张压体重kg体重指数kg/m2腰围cm管理前 773 131.2±13.3 80.9±8.4 70.6±11.3 26.5±3.5 88.6±9.5管理后 773 121.0±8.9 75.1±6.4 68.5±10.9 25.7±3.3 85.8±9.1 t值 16.47 14.38 18.54 17.75 17.18 P <0.05 <0.05 <0.05 <0.05 <0.05时段 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血脂(mmol/L)TC TG HDL-C LDL-C管理前 7.8±1.7 6.0±1.2 5.37±0.99 1.96±1.12 1.32±0.41 3.18±0.96管理后 6.9±1.2 5.7±0.7 4.93±0.91 1.67±0.81 1.36±0.35 2.96±0.87 t值 5.43 2.05 8.36 6.80 -3.21 4.34 P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3 讨 论

高血压患者需要从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而高血压患者往往有多种不良生活习惯急需得以正确的指导和自我监控[4],且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多种生活方式疾病,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尤为重要。

知己管理是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生活管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社区医生利用知己健康管理(的科学)方法对入选的77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3个月的知己强化管理,使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了一定改观。管理后患者血压平均下降了10 mmHg,体重和腰围也有了明显下降;化验指标水平均得到改善,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管理前有了明显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慢性病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报告中明确指出,慢性病的主要病因是不健康的饮食、不锻炼身体和吸烟三大因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把不平衡膳食、体力活动缺乏、吸烟、饮酒定为慢性病的根本性危险因素,把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异常定为过度性危险因素,结局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就是针对慢性病形成自然进程中根本性和过渡性危险因素,紧紧抓住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缺乏和代谢紊乱现象,通过医生对患者的个体化指导,实现“医患”互动,通过饮食、运动量化管理,使有效运动、能量平衡融入日常生活,由患者自己掌握疾病防治技术和方法,使各项与血压相关的因素得以明显改善。

知己管理同样适用于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目前知己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象仅限于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较高的人群,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尚停留在药物治疗。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另外管理对象对膳食日记的量化记录欠精确,可能会对分析指导产生误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J].高血压杂志,2005,13(supepl):1-40.

[2] Whelton SP,Chin A,Xin X,et al.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on blood pressur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nn Intern M ed,2002,136(7):492-505.

[3] Geleijnse JM,Kok FJ,G robbee DE.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changes in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J Hum Hypertens,2003,17(7):471-480.

[4] 黄燕.高血压患者的认识误区与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内科杂志,2005,2(2):8.

[5] 郭宏.指导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4):444-445.

猜你喜欢
知己膳食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从营养膳食学角度分析体育生日常膳食的管理
秋天膳食九字诀
知己红颜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