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青年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角色优势

2010-06-29 02:39王新华刘永亮贾东水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关键词:毒品育人教育

王新华 刘永亮 贾东水

面对日益严峻的禁毒斗争形势,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府的教育部门、禁毒部门、宣传部门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毒品危害等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目前,这些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毒品预防教育还未形成强大的合力,亟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探索适合青年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并将毒品预防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教师对教育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都要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发挥主动性,在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努力追寻世界的真、善、美,在探索和感悟中思索科学、思索人生。

一、教师为毒品预防教育的引导者

毒品预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当今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是传授、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源地和辐射源,而育人成才的功能则主要是依靠每一位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实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其教学行为所折射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追求,无疑将对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是育人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严谨的治学精神、乐于奉献的处世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高校教师在育人上比管理者或思想工作者更具有优势,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像蜜蜂那样,把采集来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并酿成蜜浆,然后传给学生,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无私的、普遍的爱。

目前,青年学生都对毒品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未接受正规的毒品预防教育,已有的毒品知识是不系统和不完整的,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楚,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当他们感到焦虑、烦恼甚至抑郁而无法排解的时候,一旦遇到毒品的诱惑,出于排解压力的需要和好奇心,就很可能会沾染毒品。因此,需要专业教师从医学专业视角科学地、系统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知毒品,尤其是对新型毒品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使青年学生真正认清新型毒品的狰狞面目,从而纠正青年学生的认识偏差。也可通过以毒品这一核心(社会热点)问题为基础,引导青年学生通过质询调查而获得知识,培养青年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习如何把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此时,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抛砖引玉,将理论联系实际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

毒品问题既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有研究显示,吸毒行为是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温床,吸毒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新发感染的最主要途径。11%的吸毒者有危险性行为,注射吸毒传播约占42.0%,由于吸毒导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已占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的70%以上。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由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者有逐年上升趋势。过度开放的性观念有可能成为青年学生群体中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毒品违法犯罪者共同的特点是这些人员心理畸形、人格扭曲、法制观念淡漠、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他们极端自私,对自己、对家人和对社会都缺少责任,他们考虑的只是如何索取。

毒品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就决定了对青年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需要从全方位进行,这是一项规模庞大、内容复杂、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索毒品预防教育的过程中,要打开眼界、拓宽思路,仅仅进行毒品认知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毒品预防教育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结合在一起,制定综合性预防教育措施,对青年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及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培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和把握未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二、教师为毒品预防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从事毒品预防教育研究,是由学校高深文化、高深学问的性质决定的。教师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毒品预防教育的教学理论研究,还要针对毒品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开拓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科学文化、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掌握专门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知识是教师借以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最基本的手段。首先,教师不仅具有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料、历史演变的知识,而且还具有本学科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研究本学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开拓本学科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其次,教师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群作后盾。教师的知识只有达到专、精、博的要求才能唤起和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次,教师还具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教育理论知识,教师通过对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深刻领悟,并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才能实现科学育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开放的状态中展开的,教师要增强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借助教育理论知识,研究自己直面的教育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探究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审慎地把教育科学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如今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教师通过研究吸毒者的心理特征,特别是人格特征对于实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是大有裨益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毒品预防教育的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旨在更广泛地掌握专业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清晰地知道专业知识发展的方向以便与学生进行更有效、更有意义的交流。目前,我国的毒品预防教育方法大多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为主,如何使国外的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中国毒品预防教育之路,尤其是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毒品预防教育之路,也是教师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为毒品预防教育课程的建设者

我国在毒品预防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内容匮乏,即使是涉及到毒品问题,其内容也零散于多个学科,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有的学科内容陈旧,既不能适应严峻的禁毒形势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的需要。当务之急是要有针对性地构建专门适用于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课程。毋庸置疑,该课程的构建有赖于教师的不断努力。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将吸毒者称为“药物依赖性脑病”患者。吸毒者首先是病人和不良行为者,其次才是违法者,同时也是受害者,但终究不是罪犯,应从医学治疗、道德教育、必要的法律管制和社会帮扶四个方面来对待吸毒者。它涉及到医学问题、法制问题、心理问题、道德问题、性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毒品预防教育需要多学科对话,从多个层面进行,使毒品预防教育既深入又广泛,形成毒品预防教育的完整系统。毒品预防教育课程的构建需要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不仅要关注人的生物性,同时要关注人的社会性,不仅重视生物个体本身,更要重视影响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以扩大青年学生的视野,使青年学生掌握的毒品预防知识更为科学、更为丰富、更为系统,即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教师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成为禁毒事业的一支有生力量,如教育学、医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化学、药学、生物学等专业的教师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则将更进一步增强。

构建毒品预防教育课程既要符合学校特点和学校教育规律,还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观念,要充分体现育人的原则,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熔于一炉,重此轻彼,顾此失彼都是片面的。毒品预防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满足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着眼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思维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师队伍是履行教育使命的主体,教师要当好21世纪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并由此趟出一条“以德立教、德识相长”的新路来,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毒品育人教育
销毁毒品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