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式二次剖宫产82例临床体会

2010-06-30 04:14章慧玲
当代医学 2010年31期
关键词:新式术式产科

章慧玲

随着现代临床麻醉技术的提高、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再加上近年来非医学因素作用的增加,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二次剖宫产也随之增加。本文总结我院从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对第一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术与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患者术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我院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剖宫产手术者82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第一次术式为传统剖宫产44例,新式剖宫产38例,孕妇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3岁,孕周37~41周,入院后均未试产,在联合麻醉下行2次剖宫产术,两组病例前次剖宫产指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剖宫产距此次妊娠平均时间>2年。

1.2 手术方法 切除原手术瘢痕,采取子宫下段横切口。

1.3 术中观察指标 (1)第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进腹时间、术中出血;(2)术中腹腔粘连情况:0级:完全无粘连;1级:切口与网膜有单个薄而易分离的粘连,分离时无出血;2级:有两处1级粘连,面积<40%,分离时有溢血;3级:有广泛粘连,面积达60%以上,分离困难,出血多;4级:切口与肠管腹腔间紧密粘连,面积达70%以上,分离困难。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资料的比较 孕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无差异。

2.2 两种术式的二次手术中观察指标的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手术时间的比较 第一次术式为传统手术的二次手术时间、进腹时间少于第一次手术为新式剖宫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者因术中分离、牵拉肌层面积较大且常伴有肌纤维损伤,出血、缝扎,与筋膜、腹膜粘连,层次不清,造成二次手术进腹困难,进腹时间、手术时间长。

3.1.1 出血 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比较,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中粘连情况明显,手术视野欠清,组织分离易出血,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2 盆腔粘连 盆腔粘连是盆腔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粘连的形成与纤维蛋白沉积和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手术中腹膜对热、电、挤压、缺氧等刺激十分敏感,而发生炎性反应及渗出,且手术中血液、羊水、组织钳夹、缝线也能不同程度引起炎性反应。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主要原因是新式剖宫产开腹以钝性分离方式为主,横切口暴露、分离,牵拉肌肉面积多,常伴有肌纤维损伤、出血,造成腹直肌与前鞘、腹膜粘连明显,层次不清,且不缝合脏器腹膜,在其自我爬行修复前就产生盆腔中宫壁与网膜、腹壁各层次粘连的另一原因,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顺应腹直肌生理方向分离,对腹直肌损伤小,渗血少,且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及腹壁腹膜,使脏器腹膜化,减少炎性刺激发生。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由于不缝合腹膜、宽针距全程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但随着再次妊娠和二次剖宫产手术,新式剖宫产在盆腔粘连、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等方面显示其局限性。虽然剖宫产在解决难产、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少数医院已达到60%,甚至80%以上,但剖宫产对妇女的负面影响不能忽视。作为我们医务人员应加强产前宣教,鼓励阴道分娩,严格掌握指征,严格操作规范,降低剖宫产率,并针对不同的情况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表1 两组术中比较

[1]徐毓平.盆腔粘连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2):41-44.

[2]马彦彦.新式剖宫产特殊并发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02.

[3]李桂倪.新式剖宫产与盆腔粘连的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97-398.

猜你喜欢
新式术式产科
新式汽车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Cartoons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新式可伸缩性布朗式架的改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