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伤损伤部位研究进展

2010-06-30 05:34伍国胜曾蜀雄苏佳灿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胫骨颅脑椎体

伍国胜,曾蜀雄,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

高处坠落伤已成为现代常见的损伤之一,是导致人类伤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王占义[1]报道37例坠落高度5~10 m者死亡5例,占13.6%;9例10 m以上者死亡4例占44.4%。根据2008年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年盖顶工人发生的职业损伤中,高处坠落导致的最多,占81%[2]。Toro K.等[3]调查的高处坠落致死亡的630个案例中,意外坠落 215例,占 34.1%;自杀的 394例,占62.6%。可见,高处坠落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高处坠落伤类型复杂多样,系统回顾高处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对于急救人员现场救治以及相关诊疗手段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就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膝关节损伤、脊柱损伤的情况作一概述。

1 颅脑损伤

1.1 颅脑损伤发生率

颅脑损伤是高处坠落致合并伤中的第1位[4]。颅脑损伤是由于直接撞击力的传导,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线性撞击力导致局部头皮损伤、骨折和局部脑组织损伤[5]。道路交通事故容易造成弥散的多处损伤,坠落导致的颅脑损伤常常很局限。对冲性损伤,即损伤部位在撞击部位的对侧,在坠落事故中很常见[6]。谭宗奎等[7]报道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发生率为41%~45%。不同的高度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不同,坠落高度小于3 m时,颅脑损伤发生率为14.8%,3~8 m 为18.9%,大于8 m 为7.3%。Lallier M.等[8]调查了25例颅脑损伤的儿童,其中有10例为颅骨骨折,8例有脑震荡,7例有颅内损伤。其中22例病人年龄在10岁以下,占88%,5岁以下的占48%。颅骨骨折和颅骨内软组织损伤在5岁以下的病人中很常见。Mayer L.等[9]调查的241例颅脑损伤的儿童中,31例是从高处坠落的,占13%,其中的27例是从第3层楼或更低层坠落的。

1.2 颅脑损伤致伤机制

创伤性脑损伤是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0]。Riordain K.O.等[6]报道目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集中在4个主要方面,即损伤机制、脑组织对撞击的反应、脑组织对损伤的耐受度和损伤评估技术的进展。过去,大量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都是在动物和尸体上完成的。颅脑损伤标准(the head injury criterion,HIC)是最常用的颅脑损伤严重度指数,最初是由尸体解剖和动物实验发展来的。该指数可以用来预测颅脑损伤的危险性,通过以下公式[6]求得:

T0表示模拟实验的起始时间,TE表示结束时间,R(t)是在T0-TE时间段颅脑的加速度,t1、t2是初始和结束时间,HIC在这段时间段取得最大值。

由于这个指标主要针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颅脑损伤,基于单个参数的指标不能用来说明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颅脑损伤[6]。最近,已研究出适用于各种类型损伤的参数指标,大部分集中于颅脑对特定损伤类型的耐受度,如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aematoma,ASDH)、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颅骨骨折[6]。周 泉[11]认为对于颅脑损伤病人不宜先行骨折复位或单颌结扎,以免颅内高压造成恶心、呕吐,并因呕吐物造成窒息。

1.3 颅脑损伤合并伤

高处坠落受坠落高度、着地部位、年龄、体质量、地面性质、空中障碍物阻挡、能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伤情复杂多样,如颅脑损伤常常合并有其他症状。高处坠落致颅骨骨折,可能损伤脑神经。张 勇等[12]报道颅骨骨折病人合并视神经损伤,其主要症状为视力丧失或严重下降,早期可通过以下症状诊断,即单纯颅底骨折、瞳孔散大、直接光反射消失、视力障碍,认为通过解除骨片或血肿等对视神经的持续压迫,有利于视神经功能和结构恢复;激素等药物可进一步减轻视神经水肿,疏通改善视神经血供,对神经功能及早恢复是有益的。

汤兴华[13]分析了168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的病人,发现颅脑外伤的预后情况通常与病人的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胸腹部合并伤的治疗情况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积极改善胸部损伤病人胸腔内的生理紊乱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国内文献报道颅脑损伤后24 h内血糖升高者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4%,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病人中有55.76%~76.40%出现血糖升高,伤后早期出现高血糖者,其病情和预后较血糖正常者差[14]。因此颅脑损伤病人在入院时就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变化,尽早使用胰岛素,尽快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体内乳酸生成[15]。

2 膝关节损伤

在肢端的损伤中,下肢骨折比上肢骨折更常见[1,16-17]。高处坠落着地时产生高能量,多引起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易造成复杂的膝关节内骨折或严重的软组织损伤[18]。高处坠落致膝关节损伤中以胫骨平台骨折为多见,高能创伤可造成胫骨平台的塌陷、胫骨髁的分离移位,同时常伴有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及副韧带损伤[19]。

造成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很多,王 嵘等[20]认为最主要的是怎样使严重塌陷移位的胫骨平台恢复它的解剖位置,并且保持复位成果而不再移位。外伤性关节炎常常发生在胫骨平台的骨折之后,Rowsell M.等[21]报道了1例从梯子上跌落致胫骨平台骨折的案例。Honkonen S.E.[22]报道了13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其中有44%的病人在术后平均7.6年出现关节炎。全膝关节成形术是常用的处理关节炎的方法,但目前关于膝关节骨折后行全膝关节成形术的结果的研究很少。Tharani R.等[23]报道接受过膝关节成形术的病人,膝关节僵硬、屈膝困难增加了骨折的危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患者灵活度减弱,容易跌落;二是当他们跌落时,柔软的膝关节可以屈曲,协助耗散撞击时产生的能量,而僵硬的膝关节会将能量转移到长骨。

高处坠落致膝关节骨折常合并韧带的损伤,韩桂金等[24]在探索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在关节镜下经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后的关节本体感受功能变化时,发现其本体感受功能暂时减弱,手术后15个月开始恢复,20个月后改善的更好。调查中的全部25例病人的Lysholm分值均增加,症状均转好。

3 脊柱损伤

高处坠落常常导致脊柱损伤,国外文献报道从高处坠落的病人中有22%~54%的发生脊柱骨折,2%~5%的合并有脊髓损伤[25-26]。Velmahos G.C.等[27]调查的127例脊柱损伤的病人共有277处脊柱损伤,其中有32处颈椎损伤,70处胸椎损伤,175处腰椎损伤。在其中的91例病人中,T10至L3损伤的有188处,并且有49%的病人有多节段的脊柱损伤。

黄海锋等[28]在总结地震中脊柱骨折伤员的分布特征和受伤机制时,在调查案例中有30.25%是由于跌倒坠落造成的,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直接着地致脊柱间接损伤。脊柱损伤机制为:①屈曲压缩性损伤:受到屈曲暴力或垂直压缩暴力时,脊柱被动屈曲,使前方椎体承受很大的压缩负荷,而使椎体骨折(压缩、碎裂);②屈曲牵张损伤:暴力使脊柱极度屈曲,造成脊柱前方压缩后方牵张;③如果存在旋转暴力,会出现脊柱骨折旋转脱位。章小军[29]在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损伤机制时,对52例多节段骨折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由高处坠落导致的占55.8%。多节段脊柱骨折分相邻型和非相邻型。暴力在损伤关键椎以后,力量继续传导,波及相邻椎体损伤、压缩,甚至累及邻近脏器,能量才得以吸收。同时在对不相邻多发椎体骨折进行分析时,得出其他邻近椎体的损伤是由于有多个暴力同时作用或脊柱在1个暴力冲击下,姿态不同位置、方向的改变导致力的分散、传导、跳跃了正常椎体。损伤最重的椎体——关键椎,从脊柱侧弯三维固定中借用而来,对于骨折分析有指导意义。

4 其他部位损伤

当然,除了上述损伤部位以外,高处坠落空中遇障碍物、着地时着地部位不同或钝器伤,还可能导致脏器损伤或躯体其他部位的骨折。Toro K.等[3]的调查显示跳楼自杀或意外坠落发生多器官损伤导致的休克,坠落过程中遇障碍物、由于钝器伤导致的急性胸腹部损伤是导致死亡的原因。马震寰等[30]调查的28例坠落伤病人中共损伤组织及器官197处,以腹腔脏器破裂和挫裂伤居多。腹壁柔软、暴露且腹腔内压力稳定,内脏的活动度大,故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易造成广泛的脏器挫裂伤,肝脾损伤程度均较重。Salonen E.M.等[31]在研究高处坠落导致面部创伤的多控性计算机断层图像时,发现研究的病例中包含13种面部骨折类型,其中颧骨骨折发生率最高,坠落的平均高度为5.7 m。发生额骨骨折的病人的坠落高度更高,常常伴有颅底骨折。谭宗奎等[4]的研究中高空坠落组共计损伤665处,骨折480处,占72.2%。在调查的308例高处坠落的病人中,多发性骨折的发生率(34.7%)高于开放性骨折的发生率(15.3%)。骨折部位主要为脊柱、肱骨、尺桡骨,发生率分别为26.3%、14.0%、26.3%。

5 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高处坠落致伤、致残、致死率高,伤情复杂,合并伤多,互相掩盖,容易漏诊,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认真细致地观察,及时地发现高处坠落损伤部位,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正确治疗,对诊治高处坠落伤病人非常重要。评估伤者的损伤严重度,全面、正确地认识损伤程度,有利于预后判断。合理安排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伤残及死亡。

[1] 王占义.空中坠落伤 118例诊治体会[J].河北医药,2006,28(7):621-622.

[2] Sa J,Seo D C,Choi S D.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 for falls from height between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roofers[J].J Safety Research,2009,40:1-6.

[3] T oro K,Szlavik N,Meszaros A,et al.Jumping and falling death in children,adolescents,and young adults[J].J Clinical Forensic Medicine,2006,13:129-134.

[4] 谭宗奎,陈庄洪,蔡贤华,等.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致骨伤特点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4,6(2):97-99.

[5] Siu T L T,Chandran K N,Newcombe R L,et al.Snow sports related head and spinal injuries:an eight-year survey from the neurotrauma centre for the Snowy Mountains,Australia[J].J Clinical Neuroscience,2004,11(3):236-242.

[6] Riordain K O,Thomas P M,Gilchrist M D,et al.Reconstruction of real world head injury accidents resulting from falls using multibody dy namics[J].Clinical Biomechanics,2003,18:590-600.

[7] 谭宗奎,黄卫兵,陈庄洪,等.高处坠落伤患者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344-7346.

[8] Lallier M,Bouchard S,St Vil D,et al.Falls from heights among children:a retrospective review[J].J Pediatric Surgery,1999,34(7):1060-1063.

[9] M ayer L,Meuli M,Lips U,et al.The silent epidemic of falls from buildings:analysis of risk factors[J].Pediatr Surg Int,2006,22(9):743-748.

[10] Flierl M A,Stahel P F,Beauchamp K M,et al.Mouse closed head injury model induced by a weight-drop device[J].Nature Protocols,2009,4(9):1328-1337.

[11] 周泉.颌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96-197.

[12] 张勇,张金莎.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110-111.

[13] 汤兴华.颅脑外伤合并胸腹伤168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129-130.

[14]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302-303.

[15] 徐冉,张震,舒萍,等.颅脑外伤后高血糖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129-130.

[16] Nabi D G,Rashid T S,Kangoo Fracture K A.Fracture patterns resulting from falls from walnut trees in Kashmir[J].Injury,2009,40:591-594.

[17] Lipscomba H J,Glaznerb J E,Bondy J,et al.Injuries from slips and trips in construction[J].Applied Ergonomics,2006,37:267-274.

[18] 冯庆生.LISS固定系统在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5):461-462.

[19] 刘国理.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10(2):23-24.

[20] 王嵘,屈继宁,卢代刚.胫骨平台骨折23例外科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96-1397.

[21] Row sell M,Gale D.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llowing internal fixation of a tibial plateau fracture[J].Injury Extra,2005,36:352-354.

[22] Honkonen S E.Degenerative arthritis afte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1995,9(4):273-277.

[23] T harani R,Nakasone C,Vince K G.Periprosthetic fracture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 Arthroplasty,2005,20(4):27-32.

[24] 韩桂金,王韶峰,罗文明,等.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后关节本体感觉的近期改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10):1181-1183.

[25] Turk E E,T sokos M.Pathologic features of fatal falls from height[J].Am J Forens Med Pathol,2004,25:194-199.

[26] Lipscomb H J,Li L,Dement J.Work-related falls among union carpenters in Washington St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Vertical Fall Arrest Standard[J].Am J Industrial Med,2003,44:157-162.

[27] Velmahos G C,Spaniolas K,Alam H B,et al.Falls from height:spine,spine,spine![J].J Am Coll Surg,2006,203(5):605-611.

[28] 黄海锋,刘浩,马立泰,等.地震所致脊柱骨折伤员的特征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3):23-28.

[29] 章小军.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02-304.

[30] 马震寰,陈仲,郭毅.复杂坠落伤28例诊断与治疗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7):64-65.

[31] Salonen E M,Koivikko M P,Koskinen S K.Multidetecto r computed tomog raphy imaging of facial trauma in accidental falls from heights[J].Acta Radiol,2007,48(4):449-455.

猜你喜欢
胫骨颅脑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