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优质茧基地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2010-07-25 02:35王水源
中国蚕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蚕期小蚕华兴

王水源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浙江新昌 312530)

新昌县华兴桑业专业合作自 2007年 4月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为全县蚕桑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新的农业机械化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3年来,合作社紧紧围绕浙农计发[2007]48号文件精神,发展思路清晰,工作方法新颖,通过资金与科技投入,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真正成为新昌县优质茧生产基地的典型。

1 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1.1 合作社的概况

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是以新昌县华盛矿产出口有限公司为主体,吸收宋家村及相邻村蚕农参加组建而成的。到 2009年底已有入社社员 450户,桑园总面积 68hm2,其中投产桑园 52hm2,已投资建造小蚕室 320m2,砖混结构 4m高的大蚕专用蚕室4000m2,通过桑园流转使分散的桑园集中成片,桑园道路排灌沟渠经过维修整理,现已能排、能灌,道路畅通,为合作社的优质茧生产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到目前为止,新昌县华盛矿产出口有限公司已对合作社投入资金 380.6万元。主要用于建造蚕室,购置蚕用设备,如方格蔟、塑料蔟、切桑机、空调等。合作社自设茧站,能加工干茧出售,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和产品的附加值。

1.2 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合作社组建以来,在培桑养蚕的技术措施上,严格按照浙江省每 667m2桑园产茧 150kg的标准[1]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通过多次技术培训,使大部分社员能熟练规范操作,并培养了一批栽桑养蚕的技术骨干,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益。

合作社运行 3年来,呈现出 4个显著成效。一是盒种产量高、茧质好。3年来共饲养蚕种 3040盒,生产鲜茧134.0t,平均盒种产茧量 45.5kg,比全县平均盒种产茧量 41.2kg,高 4.3kg,合作社鲜茧总收入达到 314.05万元。由于干茧的解舒率高,毛折低,每吨干茧出售价格比蚕茧公司的 5.80万 ~6.95万元 /t高出 0.30万 ~0.55万元/t(表 1)。二是社员受益多,社会效益显著。合作社实行大户承包集中饲养,每年支付合作社社员的土地流转承包租金 12.10万元,雇用长期工 20人,人均支出2.50万元以上,另外采叶养蚕临时用工,2009年支付17.20万元。2010年基地投产后,因养蚕属于手工操作,需要雇佣长期工和短期临时工,预计年工资支出 85.00万元以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三是合作社优质茧基地的蚕茧已获得较好的市场声誉。周边农户积极上门取经,特别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为全县蚕茧质量提高起到桥梁与辐射作用。四是合作社生产的蚕茧获得丝厂与蚕茧经营单位的青睐。2010年开始与杭州市临安於潜镇燕村蚕业合作社长期合作,实行订单生产,更进一步壮大了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实力。

?

2 华兴桑业专业合作蚕桑基地的主要经验

2.1 建立品种优化的密植桑园

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从规划发展,到平整土地定干种植,每个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栽种桑树品种以农桑 12号、农桑 14号为主,土地实行全面平整,施足基肥,深孔浅栽,每 667m2桑园栽培桑树1000株,培育成低干桑,部分桑园实行春伐,养成良好的树型,为今后的丰产打下了好的基础。由于栽种土壤属玄武岩宗泥土,十分适宜桑树生长,目前长势良好。

2.2 统一防治桑园病虫害

在合作社基地桑园内,所有作物由长期工“统一管理、统一配药、统一防治病虫害”,以防农药污染而引起家蚕中毒,3年来从未发生中毒事件。

2.3 实行多批次养蚕

对蚕业合作社来讲,养蚕布局是否合理,桑叶是否充分合理利用,关系到蚕茧的优质高产和经济效益;所以,几年来根据合作社的特殊情况,与蚕种场直接联系,确定出库与发种时间。2009年共发蚕种9批,春蚕、晚秋蚕各 3批,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各 1批,充分缓解了蚕室、蚕具、采叶、用工紧张的矛盾。由于养蚕间隔期较短,所以在养蚕前及养蚕中的眠起处理和消毒十分严格,及时淘汰迟眠蚕、弱小蚕,在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每期蚕结束后及时进行蚕室、蚕具的回山消毒。做到全面彻底消毒,确保无病高产。

2.4 推广小蚕共育

合作社养蚕是以 83间专用蚕室为中心,小蚕由专人专室集中共育,3眠后分批、分点饲养。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合作社选用责任心强、有一定技术的饲养人员专职饲养小蚕。小蚕室是以空调加温为主,结合农村常规加温补湿的方法。几年来通过小蚕共育的精心饲养,蚕头足,发育齐一,蚕体强健好养,每期蚕盒种产茧量比全县的平均产茧量高 2kg以上,小蚕共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5 省力化饲养大蚕

大蚕饲养采用蚕台育和地蚕育,春蚕期、晚秋蚕期数量较多,以蚕台育为主,搭 4层养 5层,确保每盒蚕种不少于 35m2,春蚕期、晚秋蚕期采用条桑育,其它蚕期采用片叶育;早秋、中秋蚕期因气温较高,饲养蚕种相对较少,以地蚕育为主,有利于操作和降温。大蚕饲养的关键是良桑饱食与蚕期的严格消毒。合作社每个员工饲养 5盒左右蚕种,比农村家庭养蚕的用工效益显著提高。

2.6 全面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

上蔟是养蚕生产的最后一关,蔟具是否优良,技术处理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茧质的优劣。合作社在新昌县农业局推广方格蔟实行补助政策时,就一次性购买方格蔟 8万片,并全面推广了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主要做好以下 5点工作:一是蚕期必须分批提青,保证大眠时蚕的发育齐一。二是 5龄期蚕座要均匀、平整,给桑厚薄一致。三是条桑育时,老熟前 2次给桑要改用片叶。四是上蔟当天的蚕体消毒要改为在添食脱皮激素前进行1次蚕体消毒。五是见熟时先把个别熟蚕捉起另行上蔟,等到 20%左右熟蚕时,再添食 1次喷有蜕皮激素的桑叶后,直接把方格蔟挂上去,高度离蚕体1.5~2.0cm左右,待蚕茧做白后,再抬高至 7.0~10.0cm左右,这样既省工省力,又能提高蚕茧质量[2-3]。通过几年的实践,已基本掌握了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进孔率在 85%以上。

3 今后努力的方向

3.1 近期发展目标

2010年华兴桑业专业合作社计划发展新桑园12hm2,使桑园总面积达到 80hm2,其中投产桑园62hm2,饲养蚕种 2700盒,生产蚕茧 118t。计划通过 3年的努力,使桑园总面积达到 120hm2,每667m2桑园产茧 150kg,每 667m2桑园产值 4000元以上,方格蔟使用率达到 100%,入社社员达到600户以上。今后,合作社建设要紧紧围绕桑园高产、蚕茧优质,操作省力化、机械化,这几大主题开展各项工作。

3.2 加强桑园设施建设

在桑园基地建设上,合作社得到了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的高度重视,先后争取到扶持资金 20万元,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的同时,向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建造灌渠、排渠等配套设施。准备再安装机埠 6个,建蓄水池 3个,购置小型喷灌机 25台,修建沟渠3.1km,机耕路 8.2km,同时建立小蚕专用桑园 3.33hm2,使合作社的桑园真正成为一个能排能灌,沟渠道路畅通,能旱涝保收的高标准桑园示范中心。

3.3 加强养蚕设施建设

在养蚕设施上,再建造 500m2小蚕共育室,使小蚕共育总面积达到 820m2,一期共育蚕种 500盒以上,采用小蚕一日两回育,大蚕蚕台育(春蚕期与晚秋蚕期条桑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等技术。同时再购置切桑机 2台,伐条机 4台,手推式机动喷雾机4台,背包式电动喷雾机 6台,方格蔟蔟片 10万片,并力争在 2年内使所有入社社员都建造 1个简易蚕具消毒池,确保及时消毒。

3.4 开展蚕桑综合利用

蚕桑生产的主产品是蚕茧,但其副产品相当丰富,桑枝、蚕沙、冬桑叶、桑皮等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经济附加值可观。一是手工丝棉、丝棉被的加工。当地有加工手工丝棉和丝棉被的习惯,而且在新昌县有较高的知名度。利用次茧或在干茧价格低的情况下,加工成丝棉、丝棉被,提高蚕茧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利用夏伐桑枝、冬季剪梢枝条栽培香菇。每年可利用桑枝生产香菇棒 8万棒,产值超 40万元[3]。三是少量发展果叶两用桑。新昌旅游业发达,“五◦一”期间来新昌的游客较多,期间正值鲜桑果上市,便于桑果采摘销售。四是发展桑园养鸡。桑园基地十分适宜养鸡,当地对生态鸡需求量大,价格高,桑园养鸡的发展前景可观。

3.5 加快其它产业的发展

利用合作社剩余土地资源,发展红豆杉、杨桐等其它经济作物,弥补蚕桑产业的不足;发展以早熟桃为主的观光农业,壮大合作社经济。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发展红豆杉、杨桐基地 10hm2。

3.6 注重品牌建设

合作社应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华宝”牌蚕茧、丝绵、丝棉被已申报注册。所生产的产品,如干茧、丝棉、丝绵被、桑园鸡、香菇等都应统一品牌,挖掘品牌潜力,注重产品包装、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周双燕.桑树栽培——蚕桑实用新技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5-29.

[2]方书亮.方格蔟上蔟技术[J].蚕桑通报,2008,39(3):55-56.

[3]余晓红.纸板方格蔟标准化上蔟技术[J].中国蚕业,2004,25(2):47-48.

猜你喜欢
蚕期小蚕华兴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隐蔽战线上的华兴人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可爱的小蚕
也谈小蚕共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技术措施
养蚕桑叶使用技巧
辽宁华兴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