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法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2010-08-03 08:49曾学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3期
关键词:孔法开腹胆囊

曾学良

湖南醴陵红十字会泰安医院(412200)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取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1]。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术后伤口疼痛轻微、伤痕美观、住院天数减短、病患恢复迅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往多采用四孔法,随着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采用三孔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醴陵红十字会泰安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00例具有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6~68岁,年龄45.5岁。其中单纯胆结石2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10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10例,胆囊息肉4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5例,其中有上腹部手术史22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8~66岁,年龄43.4岁。其中单纯胆结石20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20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8例,胆囊息肉2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8例,其中有上腹部手术史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两人三孔法。术前常规进行血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检查,完成胆道造影和(或)B超检查,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手术同意书。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前不置胃管和尿管。CO2气腹压12~15mmHg。根据以往手术类型及切口位置灵活选择第一戳孔。如闭合法建立气腹困难,则用开放法。脐部为腹腔镜观察孔,操作及辅助操作孔分别位于剑突下肝圆韧带右侧右肝叶下缘平面和右肋缘下锁骨中线稍外侧。术中利用调整患者体位及调节腹腔镜镜杆清晰显露术野。对照组采用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取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度9~14cm,以顺行切除为主,必要时放置引流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4、2.1、3.5,P<0.05)。

表1 两组手术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起床活动时间(h) 术后住院天数(d)治疗组 50 37.7±5.6 38.5±15.8 6.5±2.4 4.8±1.4对照组 50 100.6±4.8 105.4±13.7 9.6±3.1 12.3±1.7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治疗组2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治疗均好转,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合计10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切口出血1例,术后胆漏1例,胆总管损伤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10/50),明显高于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取代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3]。几乎所有胆囊良性疾病的胆囊切除术都可以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来完成,包括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各类手术当中[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要注意掌握适应证,可同时将传统胆囊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必要的补充。

传统手术是通过腹部切口进行的,通常取石肋缘下斜切口进腹,可能损伤肌肉、神经及血管,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只在腹壁穿刺置入内镜及有关器械,通过内镜在手术区域进行操作,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创伤减少[5]。因此剖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轻微、住院时间较短。剖腹胆囊切除后患者肠蠕动恢复较慢,2~3d后才能进食,一般术后须住院7~9d,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较快,1d后即可进食,3~4d可出院。腹腔镜手术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机会远较剖腹囊切除术机会少[6]。

本研究将醴陵红十字会泰安医院100例具有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三孔法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4、2.1、3.5,P<0.05)。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治疗组2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治疗均好转,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合计10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切口出血1例,术后胆漏1例,胆总管损伤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10/50),明显高于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三孔法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罗坤,陈本华,李明军等.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手术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90-91.

[2]伍家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点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5):369-370.

[3]Podolsky ER,Curcillo II PG,Rottman SJ,et al.Single portaccess(SPA) surgery - initial experience of a novel minimal access approach applied across surgical specialties[J].Surg Endosc,2008,22(Supp l):s172.

[4]Ozturk E,Can MF,Yagci G,et al. Management and mid- to long term results of early referred bile duct injurie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9,56(89):17-25.

[5]徐学忠,孙亚伟,杜建国等.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3):346-347.

[6]李祥,朱耀明,邱红根。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2):1277-1279.

猜你喜欢
孔法开腹胆囊
不同途径经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改良三孔法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