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知识的调查

2010-08-08 12:12蔡亦强吴赛珍陈力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9期
关键词:降压药服用高血压

蔡亦强,吴赛珍,陈力宇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脑卒中发病后临床治疗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脑卒中治疗已从以药物为主体的治疗模式向以卒中单元为核心的综合性治疗模式转变,而健康教育是卒中单元中的重要一环。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是预防脑卒中、减少复发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2]。本文调查首次发病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相关知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策,为更有效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3月1日~2009年8月31日在乐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条件:首次发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经CT或MRI证实;神志清楚,无明显听理解能力障碍。排除条件:①失语患者;②痴呆患者。

1.2 调查问卷设计 参考文献,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脑卒中的一般知识、预防知识、识别症状、处理知识及获取脑卒中知识的途径。

1.3 调查方法 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入院时询问病史获得,如诊断、伴随疾病及治疗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族史等。入院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卒中相关知识的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患者年轻有文化,病情较轻,且阅读书写无障碍的由其自行完成,其余均由课题组成员询问并完成问卷。最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完成259例,男性148例,女性111例;年龄35~91岁,其中40岁以下3例,40~60岁67例,61~80岁156例,80岁以上3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206例,中学及中专42例,大专以上11例;有42例平时从未测量过血压,此次卒中发病前已发现患有高血压病162例,患有心脏病31例,患有糖尿病67例,吸烟和/或酗酒者73例,高脂血症30例;有卒中家族史18例。

2.2 卒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见表1。

表1 脑卒中患者对卒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3 获取卒中相关知识的途径 获取卒中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是亲人朋友的影响、收看电视、阅读科普宣传资料、阅读报刊杂志、医务人员宣教、上网。

2.4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 259例患者中有9例平时担心自己可能有一天会得脑卒中,这9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亲朋好友中患过严重的脑卒中。其余患者均表示事先想不到自己会得脑卒中。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初发脑卒中患者对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脑卒中早期治疗重要性的知识了解程度较高。虽然对脑卒中早期常见症状知晓率最高,但209例(80.7%)患者只知道脑卒中的症状是肢体瘫痪,对脑卒中其他症状如失语、偏身感觉异常、复视等基本上不了解。脑卒中患者总体的卒中相关知识偏低,原因一方面是脑卒中患者老年人居多,大部分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另一方面是目前有关脑卒中的健康教育还需要大力加强。由于脑卒中有多种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对脑卒中患者和有卒中风险的公众普及脑卒中的知识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脑卒中健康教育对策应着重于以下几点。

3.1 指导公众掌握脑卒中危险因素方面的知识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脑卒中危险因素,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和酗酒是卒中危险因素了解者甚少。对于脑卒中而言,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对社区内高血压人群的监控和改变居民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其中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和追求目标。只有在人群中广泛开展脑卒中的健康宣传工作,使之深入人心,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才有可能有效地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5]。要让患者认识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体检,对高危因素能够积极控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多吃含蛋白质、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和蔬菜、水果等,少吃盐和高脂饮食;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进行反复劝说,以达到戒烟限酒的目的。

3.2 让公众掌握更多的高血压方面的知识 虽然多数患者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但对高血压方面的防治知识仍十分缺乏,只有53.3%患者知道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22.4%患者知道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存在许多误区:此次卒中发病前,在体检、诊所及医院就诊时已发现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中有23%平时从不服用降压药,认为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会产生依赖;13%患者只有出现头痛、头晕时才服用降压药,一旦症状消失就停药,没有监测血压,也认为长期服用降压药会有依赖;46.4%患者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服用的却是硝苯地平片、珍菊降压片等短效药物,并且血压并未达标,原因是他们错误地认为不能用好药,服用好的降压药后以后再服用其他降压药会没效果;也有的人错误地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没有任何副作用。

我们在高血压方面宣教时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较繁琐,让患者完整掌握不太现实,但应该让患者知道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是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及血压控制的目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1];高血压的终身服药性;血压监测的重要性;经济条件许可的话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等。

3.3 让患者知道预防卒中再发的知识 脑卒中患者对卒中防治知识的了解较差,一些概念、观点和知识需要更新,要及时、持久开展脑卒中宣教,推广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唤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贯彻的意识[6],以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要讲解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对需要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对患者及家属讲清服用华法林的利弊,在征得患方同意后使用。

3.4 完善卒中单元 进行脑卒中防治的健康宣教,使人群获得卒中预防知识;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提高公众的卒中的防治知识水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分发健康教育材料、社区内设置健康宣传栏、出黑板报是通常的作法[7]。但本次调查发现,这方面的效果并不如人意。脑卒中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逐渐降低[8]。目前脑卒中患者大多年龄大,知识水平相对低,平时没有预防卒中的思想,很少主动阅读有关卒中的书籍和上网了解卒中的知识。只是受亲人朋友中患脑卒中事件的影响后,才对卒中知识有所了解。患者及亲友更希望从神经内科专科医生那里了解有关脑卒中的知识。医院健康教育可以在候诊大厅、门诊和病房举办一些经常性的健康知识讲座。由于门诊患者较多,很难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做好健康宣教。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少医生多感兴趣于介入、溶栓等新技术、新进展等,对健康宣教重视程度不够。

循征医学证据证明,目前对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系统,即卒中单元[9]。卒中单元是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监护、药物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和健康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使脑卒中治疗从以药物为主体的治疗模式(我国目前治疗急性脑卒中基本模式)向以卒中单元为核心的综合性治疗模式转变,是一种新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途径。其中健康教育是卒中单元的重要一环,神经内科病区内除利用日常查房和患者亲友探视时询问病情时进行卒中知识的宣教外,应坚持定期在病区内开展针对脑卒中患者、家人及亲友为对象的卒中相关科普知识教育讲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脑卒中后的肢体偏瘫,久卧病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是中老年人所最担心的。调查发现,只有3.5%的患者平时想到自己可能会脑卒中。由于第一次突然发生脑卒中,对患者本人、家人及亲友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对脑卒中的病因、治疗和预后非常关心,且身边有具体的病例;这时病区内医生与患者及亲友以面对面讲授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医患交流,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医疗纠纷。

应该使神经内科病区的健康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并长期开展,使公众掌握必要的卒中防治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可减少脑卒中发生和治疗的相关费用。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2]黄如训.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8-362.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曹斐,黄艳.浅谈社区脑卒中的三级预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99-100.

[5]周成业,邹长林,谷笑蓉,等.脑卒中病人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对照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36(3):217-219.

[6]李爱东,黄宗青,刘洪涛,等.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与康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3):252—254.

[7]郭吉平,黄久仪.脑卒中的社区预防[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56-157.

[8]陈晓雯,闫晓梅.影响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的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3):288—289.

[9]Stroke Unit Trialists.Collabo ration:organised inpatient(stroke unit)care for stroke[R].Cochrary Lssue 1,2002.

猜你喜欢
降压药服用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全国高血压日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