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和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2010-08-14 01:16杨义琼马利维
重庆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本表儿童哮喘流速

杨义琼,马利维,杨 湛

(重庆市西郊医院儿科 400050)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它给患儿和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是引起在校学生缺课的重要原因[1]。早期发现和诊断率低是目前儿童哮喘诊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对确诊为哮喘的儿童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和定期随访、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大都很难全面落实,造成大部分患儿用药依从性差,哮喘控制不良,导致我国儿童哮喘防治整体水平相对滞后[2]。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治愈,但多数患儿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本次开展儿童哮喘治疗和管理现状调查,为本地区进一步开展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2003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3]。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由专职医师负责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医师采用与患儿及其家长面对面的调查方法,儿童不能独立完成者由其监护人代为回答。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病史,是否进行肺功能检查及过敏原检查、是否坚持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及原因,储雾罐使用情况,是否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是否采用孟鲁司特钠、哮喘运动方案及脱敏治疗;是否使用峰流速仪、哮喘日记、哮喘控制测试(ACT)监测病情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主要描述均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计数资料主要描述频数分布、百分率等。

2 结 果

89例患儿中男50例(56.2%),女 39例(43.8%);年龄1岁8个月至14岁,平均(6.11±3.13)岁。有特应性体质者 50例(56.2%),家族哮喘病史23例(25.8%),其他调查结果见表1~ 3。

表1 哮喘患儿的检查情况[n(%),n=89]

表2 哮喘患儿的治疗情况[n(%),n=89]

表2 (续) 哮喘患儿的治疗情况[n(%),n=89]

表3 哮喘患儿的监测及储雾罐使用情况[n(%),n=89]

3 讨 论

3.1 哮喘患儿的治疗现状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认为吸入ICS是目前支气管哮喘最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本表2显示,有10.1%的患儿中从未听说过 ICS,8.9%的患儿听说过但未吸过,只有80.9%患儿吸过 ICS;在 80.9%使用 ICS治疗的患儿当中,间断使用者70.8%,仅有29.2%的患儿能规律用ICS治疗,较本市大医院3年前报道的41.0%还低[4]。分析原因如下(1)患儿及家长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症状缓解即停药;(2)患儿及家长担心长期吸入ICS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3)儿童对ICS吸入不配合,因此不易长期坚持;(4)认为吸入治疗花费较高;(5)医护人员对哮喘的治疗认识不足,宣教不够。另有报道长期口服孟鲁司特钠能明显改善轻、中度持续哮喘患儿的症状、肺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5]。本表2显示有38.2%患儿口服过,还有53.9%的患儿未听说过。本调查显示特应性体质患儿为56.2%,做过过敏原检查的患儿仅为40.4%,听说过未做过过敏原检查的患儿为38.2%,还有21.3%的患儿从未听说过。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惟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6],本表2显示进行过脱敏治疗的患儿仅为7.9%,多达61.8%的患儿从未听说过。究其原因:(1)家长对哮喘病因认识不足;(2)家长不愿孩子受痛苦;(3)本院无专职医师定期做过敏原检查及脱敏治疗。儿童哮喘非药物干预的重点之一是指导哮喘患儿如何参加体育运动。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哮喘患儿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增强患儿身体素质、改善肺通气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巩固药物疗效和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7]。本表2显示有11.2%的患儿已采用哮喘运动方案,但仍有68.5%的患儿未听说过,需多做宣传工作。

3.2 哮喘患儿的长期管理 病情监测是哮喘长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肺功能检查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患儿的病情,指导临床用药。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有85.4%的患儿进行过肺功能测定,可以看出家长重视肺功能测定对哮喘诊断的价值,但作为随访中病情监测的内容,与大医院有很大的差距,林江涛等[8]调查北京城区有46.1%的哮喘患儿在过去的1年中进行过肺功能测定,并且有23.1%患儿拥有峰流速仪。而本表1显示仅有14.6%的哮喘患儿进行过两次以上肺功能测定,本表3显示有95.5%的患儿从未听说过峰流速仪和ACT,只有1名患儿作过AC T,无患儿拥有峰流速仪,说明医务人员对峰流速仪和ACT应用价值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峰值呼气流速(PEF)是主要反映大气道阻塞程度的一项指标,它比临床症状更为敏感及客观地反映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程度及病情变化,国内外已将PEF监测作为对哮喘患儿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9]。AC T是近年才推出的简易评价方法,所含的问题简单明了。AC T联合峰流速仪测定PEF,并且再测定PEF变异率就更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病情,既能适用于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评估;也方便患儿的自我评价,同时须反复监测,定期评估,以便于调整个人最佳治疗方案,达到哮喘的临床控制[10]。因此,在哮喘防治工作中。首先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哮喘知识的更新和培训;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患儿家长哮喘知识的教育,强调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建议患儿定期行肺功能检查,同时大力宣传峰流速仪、ACT的实用价值,并用其监测哮喘病情及评价疗效、预后,使儿童哮喘得到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1]Moonie SA ,Sterling DA,Figgs L,et a1.Asthma status and severity affects missed school days[J].J Sch Health,2006,76:18.

[2]赵京.儿童哮喘分级治疗管理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721.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病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之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4]程晓明,黄英,顾顺华,等.重庆市4家医院173例患者哮喘治疗状态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13):1301.

[5]曹慧敏,杨玲,施萍.长期口服孟鲁司特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7,30(9):669.

[6]高金星,郭璐,余晓军,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探讨[J].重庆医学,2009,37(9):1073.

[7]Basaran S ,Guler-Uysal F ,Ergen N ,eta1.Efects ofphysicalexercise on quality of life,exercise capacity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sthma[J].J Rehabil Med,2006,38:130.

[8]林江涛,何权瀛,姚婉贞,等.北京市城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7):494.

[9]朱恬华,汤彦.峰值呼气流速测定对哮喘患者的临床实用意义[J].临床荟萃,2007,22(8):599.

[10]夏云丽,查小芳,林艳华,等.哮喘控制测试(AC T)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66.

猜你喜欢
本表儿童哮喘流速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爱虚张声势的水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
居民消费水平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