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及财商现状调查分析

2010-08-15 00:49张碧华
关键词:消费观念财商情商

张碧华

大学生消费及财商现状调查分析

张碧华

大学生“财商”欠缺将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消费支出缺乏理性和理财意识,对其学业和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对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他们的消费及财商现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财知识水平和理财能力。

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财商培养

财商是指人在经济社会里通过获取金钱反映出来的生存能力,包括对金钱的认识、如何发现并把握商机,如何创造财富等驾驭、控制金钱的能力。一个人的金钱观和财富观将直将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句话说得好,“智商”是成功的基础,“情商”是成功的发动机,而“财商”则是成功的翅膀!因此与智商、情商并列,财商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是智商、情商、财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如果财商匮乏,首要的也是最现实的后果就是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消费支出缺乏理性,消费观念不正确、不健康,造成不合理消费,如缺少计划性、奢侈浪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理、丧失人格甚至荒废学业,走上犯罪的道路等等。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现状,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与理财意识。由此我们针对高职院校进行了一次在校学生消费及财商情况调查活动,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在长沙几所高职院校随即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3份。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掌握学生的消费观念及财商现状,进而提出有效性的建议,促使大学生健康消费、适当理财,把他们培养成智商、情商、财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消费与财商现状及其分析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其他消费几个方面。反映出来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消费观念不够理性、理财意识淡薄,财商明显不够。

(一)消费方面

关于家庭月平均收入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56%的同学家庭处于中等消费水平,家庭生活相对拮据的同学仍占一定的比例,家庭生活相对宽裕的同学还是占少数比例。在消费来源中,高达92%的同学是来自父母的,只有5%的同学是依靠兼职的,这说明大学生的消费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经济独立意识较差,经济上的独立性不够,给家庭带来较沉重的负担。具体消费项目情况如下:

1.基本生活费。基本生活费占大学生月消费总额的30%。基本生活费包括了大学生所必须衣、食、住、行等费用。每个学生的消费习惯不一平,其所必须的生活费也不一样。在本次调查中,最高的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费为1500元,最低的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费低于300元。

2.学习费用。学习费用占大学生月消费总额的40%。学习费用包括了学费、书杂费、考试费用等。高职院校学费一般每年在2500-4000元之间。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教材之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书目上。

3.通讯交通类。在被调查的同学当中,有97%的同学拥有手机,可见手机在大学校园内的普及之广。但是,手机的使用也引出了不少麻烦。而且随着手机式样增多,档次提高,在小部分学生中形成攀比现象。

4.人际交往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占大学生月消费总额的10%。主要用于好友相聚或同学生日聚会送礼等。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主要的人际消费在恋爱,在调查表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5.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占大学生月消费总额的12%。休闲及娱乐生活最经常做的事就是上网,买杂志,听音乐,进酒吧,唱KTV,开派对等等。而娱乐费用这一数额相当可观。15%的同学月休闲娱乐费用在100元以下,70%大学生的休闲娱乐费用在100-200元之间,有12%大学生的休闲娱乐费用在200-300元,3%大学生的休闲娱乐费用在400元以上。

(二)财商方面

1.理财意识淡薄,理财知识贫乏。调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学生不了解财商;有85%的学生未曾利用余钱尝试过储蓄、炒股、买基金、炒汇或者其他投资;有92%的学生回答不会计算银行贷款利息或信用卡的循环利息。

2.消费不理性,导致消费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过分追求名牌、时尚,存在攀比心理。当被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为了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找各种借口向父母要、向别人借钱,甚至使用不正当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充分反映出大学生消费的无计划与非理性。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等理财意识。

3.大学生对财商培养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与愿望。

面对理财知识的匮乏,有88%的被访学生对于理财教育充满兴趣,认为大学生需要进行财商培养,认为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重要,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理财相关知识与技能。

4.学校对培养学生财商重视性不够,学生接受理财教育的渠道少。当被问到“你所在学校是否能够对你提供理财相关教育和知识?”时,有近90%的学生回答很少或从来没有过,认为学校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理财相关教育和知识。这说明很少有学校给学生提供了这方面的系统知识。

5、大学生对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显示多元化

当被问到“你希望通过何种渠道获取理财相关教育和知识?”时,有42%的学生回答希望学校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条件;有20%的学生希望通过自学获取;还有18%的学生回答通过父母获取;另有20%的学生表示更愿意通过讲座、网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及财商现状的因素分析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同时家长关注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理财从来就与孩子无关。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调查显示,80.3%的大学生表示对他们影响最深刻的是父母。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念。一个从小接受父母良好消费观念与理财意识熏陶的学生,不论其家庭环境如何都会合理消费,相反一个孩子从小在花钱方面就没人管,长此以往极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更谈不上理财。

(二)社会环境原因

一方面,市场的日益繁荣,为大学生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主要表现在扩大了消费范围、拓展了消费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因此社会要倡导一种正确的消费理念,遏制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确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大学生自身或心理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到真正成熟的阶段。从小到大,家长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家庭的经济状况,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更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又没有及时的得到理财教育,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很难做到理性消费。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讲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创伤,再加上虚荣心理作怪,他们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因此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及品牌消费。

(四)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

现在大学生的财商不高,不会理财,消费非理性,这与教育和管理薄弱有关。一些媒体如报刊、电影、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再者,高校的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针对学生财商的培养与教育方面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大学生财商培养建议

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增强理财意识,培养与提高理财能力,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几方面入手,其中学校责无旁贷,应该唱主角,可以大有作为。因为学校是大学生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门槛,大学的这几年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得到财商的教育,学会把知识变成财富和管理财富的技能,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加强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研究。定期对大学生消费状况以及消费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特点,即使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础。

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崇尚科学消费。学校要充分开展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习一些消费知识和科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指导日常消费活动,以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再次,要增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能够意识到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是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这样的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而财商反映的则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经济社会里不能没有财商。尤其是当今普遍以拥有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背景下,拥有高财商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开展理财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高校应该借鉴外国的理财教育理念,充分认识财商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尽管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却没有认识到财商的提高对于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和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应该把引导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高财商的消费者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教育任务、教育目标来抓,这样才能迎接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宣传栏等传播媒介进行正确的直观形象的消费与理财教育,教育大学生们制定每月的消费计划,合理开支,量入为出,避免出现“财政赤字”;同时,又要做到对那些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知识技能的发展性消费舍得投入,敢于花钱。使大学生在消费时做到消费有计划、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科学、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文明、消费观念正确、理财能力提高。

另一方面将理财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高校中实施财商培养与教育课程,以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以投资、消费、理财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活动,给学生传授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务筹划、金融、保险、投资等基本理财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财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基本掌握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财商现状。其一,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其二,大学生普遍财商匮乏,理财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识与能力,在迈出学校踏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培养他们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让他们成长为智商、情商、财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1]蒋才梦.关于大学生“财商”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8(10).[2]谢杭.大学生“财商”教育必要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6).

[3]董玉刚.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原因分析及其引导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07(5).

[4]罗丽榕.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集美大学学报,2004(3).

[5]李岩.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观察,2006(3).

[6]曹素芳,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F014.5

A

1673-1999(2010)02-0087-03

张碧华(1965-),女,湖南常德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4)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及理财。

2009-10-19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财商情商
开启财商教育,打造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堂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黑龙江省“95”后大学生财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二则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