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国的兴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10-08-15 00:49黄春林
关键词:殖民地殖民岛国

黄春林

英帝国的兴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黄春林

在19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人统治着世界的一大部分地区。除了欧洲,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诞生都与英国有着一定的关系,大英帝国对现当代世界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岛国的心态;英国殖民思想;大英帝国;基督教精神

英国是地处西欧一隅的岛国,无论是资源、环境还是人口,它在欧洲诸国里都没有优势。但中世纪的英国,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也走在了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前列,其极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英国人与欧洲大陆既相似又不同的国民心态,为其日后成为首屈一指的殖民帝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其后来的式微埋下了隐患。

一、岛国心态和地理环境

(一)开阔的眼界和基督教精神的引导

英吉利民族之所以能从众多欧洲民族中脱颖而出,英国之所以从一个西欧岛国不断地向外扩张并最终建成一个拥有众多殖民地、势力范围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与其国民心态有着必然的联——岛国心态及其地理环境优势是其殖民扩张的条件。

英国的殖民事业是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当时,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很有实力的殖民帝国,英国只有采取小规模的海盗掠夺方式增加财富,但英国不满足于现状,欲加入殖民国家的行列。一般而言,大陆国家的居民大多安土重迁,很少想到去海外谋生,而且,政府也会进行种种限制,制约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的发展(中国就是在这种以陆为主的指导思想下渐渐丧失了自己的海外发展优势)。另一个方面,西方社会在希波战争后,东西方分水领已经确立。西方社会受重商主义传统的影响,与农耕社会相比,重商主义把商业看作是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英国正好继承了这一传统,为其殖民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英国的殖民心态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我们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史中可以看出,这两个老牌的殖民帝国对殖民地实行的是竭泽而渔的殖民政策,他们丝毫没有扎根殖民地的意思(从印第安人的几近灭绝也可以看出)。于是就有后来的奴隶贸易,这给西欧其他后起之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英国就从奴隶贸易中获得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作为西欧的一个岛国,英国在与欧洲大陆国家的交往与碰撞中本是同根同源的,但随着其在法国的最后一个据点的失去,它便与欧陆的其他国家有了不同,它的民族特性中有了较早的海洋意识。对英国而言,殖民不仅可以解决国内矛盾,还能促进经济发展。从这个方面来看,英国人是极具远见的。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后来又打败了荷兰,确立了其海上的霸主地位。

英国人在海外殖民是以谋得生活资源为主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改变在本土的生活状况,取得一个新的开始,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扎根下来的思想。于是,他们把殖民地当作自己生存的根本,当作自己的家园,为了保卫它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是英国与其它欧陆国家的不同之处。可以说,英国的海外殖民不仅仅是一种政府行为,更是民众积极参与的一项事业,由此也不难得出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最终是英国取胜的原因。法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国民心态来说,法国人更愿意呆在国内,而不愿意去海外冒险,于是,英国排挤掉法国独占了北美的殖民地。

盎格鲁撒克逊人固有的种族优越感,整个民族对海外冒险和进取精神的崇尚,帝国的存在及其对千百万英国人的生存方式以及观念的影响,渐渐促成了英国人的国民心态(当时英国人所表达的英国是一个帝国概念,指的是一个独立的、主权的民族国家,而非后来的拥有广大殖民地的大帝国)。一个叫金斯利的英国诗人用自己热情洋溢的诗句,将英国人企求到海外建功立业的雄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勇敢的年轻的英格兰,渴望飞跃岛屿束缚的道路,去发现、去开拓、去殖民、去传播文明。”诗歌反映了英国人对外扩张的野心。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sovereign state),英格兰人追求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享有同等的民族权利,包括从事海外殖民扩张活动权利的民族国家意识[1]8。虽然当时的英国只是想在偏僻的岛屿上向欧洲大陆显示一下自己的地区强国地位,但这种思想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与亚洲诸国不同,在欧洲,只有商人才能获得稳步增长的政治权力以及经济力量并参与政权,这样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关系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更加支持商人的利益。而英国就是欧洲这一传统的最大受益国之一,英国后来的海外冒险事业也得到国家支持[1]25-27。同时,基督教的传入对英国的国民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71年,英国完成了宗教改革并建立了新的安立甘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的英国国教,英国摆脱了教皇的影响,国王的权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当世俗精神终于把商业扩张和宗教扩张混淆在一起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2]119。更重要的是,英国国民在支持王权对神权的斗争过程中,民族意识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进一步勃兴,英国率先步入了民族国家的行列,从而抢占了发展的先机。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

作为一个岛国,英国的物产不是特别丰富,自然资源和产品销售市场相对缺乏,但相对于其他殖民国家来说,英国有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它有许多天然良港,造船业也相对发达,所以当资本主义时代来临时,它很自然地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同时,由于英国人没有安土重迁的思想,他们不用政府费力宣传,便在新航路开辟后积极从事着殖民活动。英国的土地资源本来就很有限,岛国的土地归封建主所有。新航路开辟后,由于对羊毛的需求加大,一些贵族便利用自己的权势将土地变为牧场。在高利润的刺激下,圈地运动迅速发展,政府也支持圈地,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出现了城市人口压力,其中以伦敦最为突出。为了转移国内过剩人口,为“大量无所事事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贸易机会[3]558。都铎王朝时期,政府为了解决盲目移民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缓解国内压力,开始进行有组织的海外殖民。亨利七世时,英国在朴茨茅斯建造了第一个干码头,加强建设当时还规模很小的英国海军。

二、英国对待殖民地的态度及殖民地对英国的影响

英国人的殖民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英国政府也积极支持。伊丽莎白女王大力扶持英国的商人进行海外商业活动包括殖民,鼓励英国商人闯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所垄断的航路和殖民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甚至对霍金斯在非洲与西属印度之间的奴隶贸易和德雷克的海盗活动及环球航行 (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垄断新航路),女王也不遗余力地支持赞助。虽然英国人早期的殖民探险在建立殖民地方面成果很少,但是它毕竟拉开了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序幕。

史学观点认为,殖民国家对待殖民地都是残暴的压榨和掠夺。不可否认,殖民的过程伴随着血与火,给殖民地的土著带来了杀戮和死亡,但是英帝国的殖民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正是这些不同,才成就了其全球霸业。“1603-1660年的对外贸易史与殖民地史关系密切,难以区分。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5]321北美的殖民地——美国就是典型代表。正如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长迪金逊先生所说,英美之间只是对待自由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战争,而并非一般所认为的对殖民地的压迫。在通常意义上,英国对待其殖民地与葡萄牙、西班牙还是有一定的不同。葡、西两国的殖民地主要为其宗主国提供财源,而英国大规模的移民使其殖民地成为了大英帝国的一份子。

欧洲群雄逐鹿北美,特别是法国占有广阔的地区却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在北美站住脚,原因就是英法两国的殖民方式有着明显不同:英国人所建立的是真正的移民殖民地,而法国人却主要是少数商人在广阔区域内与印第安人进行毛皮贸易,他们从没有真正大规模定居下来,更谈不上像英国人那样进行垦殖,以殖民地为家。另外,移民的定居需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劳动,如果没有早期移民们的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精神,英国的移民殖民地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英国人在殖民时代表现出的顽强进取精神是北美殖民地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因。

但是英国这种为了殖民而殖民的心态,使其最终迷失在殖民战争中并导致了自己的衰落,这就是一个岛国国民固有的心结和魔咒。这和后来亚洲的日本有相似之处。但是日本结局要惨得多,因为英国崛起时世界秩序还没有完善,而日本是则是火中取栗。

英国在与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争夺战中也获得了大发展。英国人在尝到殖民地带来的丰厚利润甜头后变得异常贪婪,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殖民的地方,甚至不惜从其他殖民国家手里进行抢夺,以至于消耗了自身的实力,英国就在这种消耗中渐渐地衰落了下去。

[1]劳埃德.1558-1983年的英帝国[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2]晏智杰.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雅依梅·科尔特桑.葡萄牙的发现:第1卷[M].邓兰珍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4]James A.Williamson.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Expansion.London,1927.

[5]戴维斯.早期斯图亚特王朝:1603-1660[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9.

K561.4

A

1673-1999(2010)02-0138-02

黄春林(1982-),男,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1)社会学院世界史2008级硕士研究生。

2009-08-24

猜你喜欢
殖民地殖民岛国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